近日,美国证监会(SEC)又将对
BITWISE
的比特币
ETF
进行裁决,虽然从消息来看,
BITWISE
吸取了之前双子星多次申报的经验,进行了大量监督问题的规范,似乎对这次比特币
ETF
过会信心满满,但我们不得不说,或许这一次
ETF
申报依然会胎死腹中,原因在于比特币目前为止,最核心的问题“操纵”无法得到有效制约。
要谈“操纵”这个问题,就要谈到目前整个数字货币的定位,由于数字货币在全球各大政府眼里都不属于金融资产,而只属于商品资产,因此对数字货币的金融特性并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持,这就堵住了金融机构进入数字货币市场的通道,而那些原本池子里的比特币屯币巨头则成为一支,准确讲是唯一一支掌握了大部分筹码的集团,这个集团内部往往会有大量不受监管的私下联络和交易,这是比特币无法成为国际通货最深层次的病根。而造成这个病根的病源是多方面的,一则是比特币本身,其没有实体的特质,加上仅靠一串代码建立的价值,这给当前发展速度极快的世界带来了不安全感,它的特质不像黄金这么纯粹,这对于政府来说,要利马定义其为金融资产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二则是其背后的犯罪隐患,在政府眼里,“洗钱”两个字是绝不能接受的,而提供“洗钱”渠道的比特币虽然对比传统货币有着众多优势,但仅凭“洗钱”这一点就像是一锅汤里漂着只蟑螂一样难以下咽。因此站在政府角度来说,难以定义比特币的金融属性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不定义其金融属性后,又提供了比特币巨头的生存环境,再然后比特币巨头的操纵又对比特币
ETF
过会造成了致命障碍,这是一个有着闭环性逻辑关系。
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本次比特币ETF申报或许还是难以有个好的结局,但纵观整个国际环境,我们能发现一些非常亮眼的情况。首先,中国开始将央行数字货币投放列入计划表,通过政府不断放话我们可以认定,中国人民币数字货币不会离我们太远,我国若能投入法定数字货币,那么将对整个社会的数字货币发展体系形成巨大影响,届时,之前植根于以太坊网络的
ICO
模式将嫁接到人民币数字货币上,这样一来,区块链技术造福实体行业将成为社会的另一条融资渠道,而社会的认可又会反推数字货币的价值增长,这将是数字货币自上而下,从基层得到养分的过程。其次,过去那些老的
ICO
项目中,通过两年的大浪淘沙,或许会留下一些具有革命性的项目,据币安统计,过去上千个
ICO
项目开始进入相比于
2018
年更为艰难的融资环境,最后会剩下一些真正做事的项目,这就像是
2000
年互联网泡沫一样,大浪退去后,留下的是开始闪光的黄金,这些项目会在未来为数字货币整体环境营造良好的口碑。再次,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