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 61 老板的慷慨,让我在昨天沉浸式体验了 90 分钟的 Vision Pro。本来是抱着体验至少 120 分钟再走的,没想到确实撑不住了,这个后面说。
另外也感谢 61 老板的摆拍,构图精彩:
以下是非常个人向的体验感受,供参考。也可以对照之前看到发布会之后的感受:
Apple Vision Pro:没有新东西,又都是新东西
第一,交互可称满分。
在之前的文章猜想里提到了,苹果的新交互叫人眼前一亮。而任何语言都很难形容,当你真正戴上设备,轻轻捏和手指,发现这个数字世界就被你掌控时,产生的震撼,堪比震楼机。
哪怕我是多年的 Oculus 用户,也被这种新的交互打中了。
再稍微多说两句,交互的具体方式很多,包括:
-
-
-
(类比手机和平板)手指捏和并移动,替代了屏幕滑动和移动组件;
-
交互的多样性也让体验更友好了。比如如果感觉靠眼睛视线对焦按钮不舒服,经常对不准,那完全可以把屏幕拽到眼前来,直接用手点;如果感觉虚拟键盘敲击的触感很差,准头不高,也完全可以放弃用手直接敲那个键盘,换成用眼神去跟踪按钮。等等。切换也十分自然顺畅,就像在物理世界里跟真实的物体交互。
而且最大的震动还是,手指捏和操作的优雅,比宣传片里的,还要超出预期。手指可以完全松弛地平放在沙发上,简单晃动,就有哈利波特里释放魔法的感觉。
一开始我是抻着脖子、高举双手去够很多按钮的,61 见状还提醒了一下,没必要,就懒洋洋躺在沙发上,眼球捕捉和手部动作的捕捉就能实现了。
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代交互,要碾压任何用物理设备的控制器。
就像乔布斯当年扔掉了触摸笔一样。Vision Pro 很好地继承了这个理念。
这跟我在(
Apple Vision Pro:没有新东西,又都是新东西
)的预感类似,交互还是苹果最擅长、完成度也最高的部分。
第二,
内容由于清晰和稳定,观感完全不同。
接下来就说到,由于价格摆在这儿了,Vision Pro 的视觉观感是完全不同的。
Vision Pro 体验官方的宣传片《Encounter Dinosaurs》,可以看到恐龙身上的细小鳞片,真实感很强。虽然很难说是 Retina 的程度,但临场感要远超其它价位的 VR 设备了。
尤其是渲染起来不费劲的 APP 图标和文字界面,看起来已经到了苹果其它设备能做到的程度。整个的舒适度极高。就像我们用习惯了 Retina 屏幕,总以为无非就是清楚了一点点,但要退回去用能看到文字锯齿的屏幕,是万万不能的了。
另外,还是由于堆料,Vision Pro 的计算能力很强,能完成很多过往的设备不好做到的事情,尤其是 VR 之外的,跟 AR 有关的。比如水果忍者。
水果忍者(Fruit Ninja)的空间计算可以识别目前你在的空间里有什么物体,会让水果的汁液「溅到」物体上面。如图所示,左边沙发上的汁液是跟着沙发的形状走的,这个是实时演算,我玩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的。
这未必代表水果忍者可以怎么样,代表的还是未来的大量与现实交互的可能性。比如未来的剧本杀和桌游,岂不是可以有非常强大的沉浸感?
第三,生理舒适度是最大瓶颈。几乎无法办公
。
文章一开始就说了,本来是想多体验一会儿的,但实在戴不动了,90 分钟就败下阵来。感受到了之前影视飓风的 Tim 那次知名的戴 Vision Pro 挑战的痛苦(BV1EJ4m1t7YS)。
Vision Pro 很重。600g 这个重量看似还好,可是是绑在头上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再加上哪怕是有高分辨率和刷新率,依然还是虚拟出来的数字画面,人眼会有天然的不适。结果就是,90 分钟后有点头晕脑胀。拿下机器后,眼睛下方会有明显的压痕,这才是 90 分钟。
本来想用 Vision Pro 改改稿子试试的,Vision Pro 官方宣传的一个「妙用」就是把电脑屏幕放大,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在虚拟画面里看东西的体验折损,远不是把屏幕放大就能找补回来的。
拿下机器后,看整个世界,都觉得美好了很多。真实世界,这分辨率,这刷新率,才是终极体验。
不知道这种舒适度的天花板是怎样的,这一定将会是限制 Vision Pro 使用的最大的瓶颈。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只会成为游戏设备和观影设备,还不能一次看完整部影片、一次肝完很长篇幅的游戏。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几个小的体验问题,肉眼可见的未来应该会解决的。
「尿袋」很麻烦。
这个移动电源要一直携带,并且续航也不算太高(话说回来,目前舒适度有折扣,续航似乎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