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灰色的秘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EO品牌观察  ·  深耕户外领域逾20年,牧高笛MOBI ... ·  昨天  
中国能建  ·  闻令而动!中国能建紧急驰援宜宾筠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灰色的秘密

人生七年,你属于哪个阶层?

灰色的秘密  · 公众号  ·  · 2019-05-16 12:33

正文


项目多在微信发,原因嘛大家懂得,公众号常来点正能量


下方是老司机非常喜欢的纪录片

《人生七年》

在人类的历史演进中

有这样一部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纪录片

耗费半个世纪取材、拍摄、制作

这部纪录片的价值

已经远远超过了拍摄每个人物的意义

这部名为 《人生七年》 的系列纪录片

目前为止共有8部

通过 记录14个孩子的人生轨迹

呈现了英国社会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

导演观察了十四个来自英国不同阶级的小孩子,有上层社会的孩子,有来自孤儿院的孩子,七年之后导演重新找到这些小孩,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轮回,七年又七年,他们的人生如何发展?

这是孩子们7岁时的模样:

来自伦敦东部贫民区的Tony~

来自利物浦中产阶级的尼尔~

高富帅三人组,从左往右:约翰、安德鲁、Peter~

工人阶级姐妹花,从左往右:Jackie、琳、Sue~

农二代:Nick~

富家千金:Suzy~

孩子们家庭背景不同,言谈举止大相径庭,但都同样的无忧无虑,惹人喜欢。

他们有人想上牛津剑桥,有人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有人想周游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帮助难民,有人想当宇航员...

人生和未来对他们而言都仿佛是一幅无限延展的卷轴,只等他们随手涂抹几笔就能成为波澜壮阔的篇章。


在这些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中

他们有的家境优渥,有的出身贫寒

从1965年开始,7岁,14岁,28岁…一直至56岁

我们在荧幕上窥见他们半生的缩影

当岁月流逝、沧桑变化

现实比任何虚构作品都更残酷

导演的初衷是通过现实来展现英国的阶级分化,最后得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结论,14岁那年,孩子们似乎也按照导演预设的剧本演了下去:富二代们都按部就班上了贵族学校,工人阶级姐妹花则顺理成章的去了职业学校。

无论贫穷或富贵

年少的每个人都意气风发

但当原本鲜亮的彩色记忆

被影像中黑白的色调取代

他们眼里再也没了

孩童时憧憬未来的星光

只剩下一个个曝露在时间长河中

有去无回的老人

睿智而寡言少语的农二代Nick甚至懒得面对镜头

高富帅三人组也不卑不亢的批评了导演,纷纷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钱人家的孩子”。


“我们把这些孩子们聚到一起,因为我们想在2000年时看看英格兰的一个缩影,2000年时的工人和主管,现在都只有七岁。”

纪录片一开始,上层阶级的 富家三兄弟 已经让人印象深刻。

在私立学校读书的三人, 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他们每天有着规律的作息,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所中学,进入牛津剑桥然后成为社会精英


7岁的查尔斯、安德鲁、约翰

当富家三兄弟每天阅读 《金融报》、《观察家》、《泰晤士报》 的时候,伦敦东区的工人阶级三姐妹则自由了许多。

7岁的女孩子们,会凑在一起 谈论喜欢的男孩,兴高采烈地讨论以后要生几个孩子,幻想未来生活的景象


农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个没按照预设剧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脱了阶级枷锁。

但当导演问起他成功秘诀时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28岁时,因为英国紧缩学校经费,于是移民美国做核电研究,并来到 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教书

我们看着曾经害羞,不自信的Nick在走出牛津校门以后成为了一个充满自信,令人如沐春风的学者,见证了他从乡村小子到大学教授的转变。



童年的尼古拉斯天真烂漫

孤儿院长大的保罗

片中唯一的少数族裔,父亲是黑人,母亲是白人从小在孤儿院长大

在英国, 阶级文化被认为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如同英国人对茶与蛋糕的热爱,融入在了血液中

虽然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但从第一部纪录片开始,就已经感受到了不同阶级间深刻的差异。

教育是家庭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这14个人中, 大多数孩子的人生轨迹,就如同导演所假设地如预期发展

以下图片为Paul从7岁到56岁

上层社会的家庭给了子女们更多的人生引导, 父母的 眼界、格局、能力和人脉 ,直接影响了这些孩子们的人生轨迹。

从小富家三兄弟就 了解社会竞争,懂得合理规划 这些孩子更早掌握了出类拔萃的诀窍, 一直走在求学路上的他们,有的成了律师,有的成为电视制作人,过着上层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

21岁起,失意和无奈便充斥了每个孩子的生活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不轻松。

最先品尝到失意的是查理和尼尔,他俩都高考失利,没能进入梦想的牛津,退而求其次去了别的学校。

查理21岁后便不再参与纪录片的拍摄,这其中高考失利的因素到底占了几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尼尔则比查理凄惨的多,他自21岁起心理就出了问题,辍学、失业、流浪、孤独、抑郁犹如多胞胎般纷至沓来,将尼尔纠缠的动弹不得。

他也对生活投降了,一边倔强的对镜头宣称自己很快乐,一边领着政府救济金四处漂泊,过着谁都看得出来并不快乐的生活。


直到40岁后,他在朋友的帮助下才慢慢捡起了对生活的信心。

(21岁、28岁、35岁、42岁)尼尔在深渊里挣扎了足足20年。


女孩那边同样不轻松,最典型的恐怕就是Jackie,她28岁就经历了婚变,成了单亲妈妈,模样沧桑的像是中年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49岁时她的两段话让我洞悉了她的内心,

她先是对着镜头咆哮:

我现在身体不好,政府却不发给我放补助了,摆明了让我出去工作,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吗?你说我的身体状况怎么去工作,你说?

导演问她:

你有什么后悔的事情吗?

她长叹了一口气:

我上学时候不应该这么懒,若再活一次,我一定更努力学习。


随意地辍学,早早地进入社会,经历了辍学、早婚、多子、失业,步入底层命运

中年,那些因各种原因放弃求学的采访者,多数会感慨上学时如果好好学习,就不至于 为生活所迫,延长退休,靠政府救济金为生 ,也会有更好的出路。

工人阶层三姐妹中的Sue,和她的另外两位朋友一样,成年后的她们遭遇了 贫穷、离婚与单亲的苦难

Sue和孩子们在一起

年轻时, 她为孩子的成长牺牲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工作机会,但孩子也在她困难时给予了很多希望。

家庭的原因让她没有上过大学,但通过努力Sue找到了大学管理员的职位,在校园中工作。孩子成年后,她又重拾舞台剧、唱歌的爱好。 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自信乐观的性格让她平凡的人生闪亮着耀眼的光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