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梦想改造家》的老粉,第五季十二期“广州铛房”,真的是我这五年看过的最开心的一次。
没有狗血的至亲反目,没有设计师客户互撕,更没有各种催人泪下的感动中国故事。
但我就是莫名其妙地,看得有滋有味,反反复复刷了挺多遍。
小夫妻其实住的地方条件特别差。
从俯拍就能看出来,居住密度堪称“广州市中心的贫民窟”:
虽然是独门独栋,但都是几十年前的自建房,一栋紧挨着一栋,手牵着手,像个围城一样:
最窄的过道只有80cm:
进门一楼暗无天光:
顶楼天台破的,感觉抖两脚就会往下掉渣:
且占地面积很小,一层也就22平,空间的划分能力非常有限。
因为太窄根本不能用,形同虚设的厕所
在一楼会客,在二楼睡觉,在三楼炒菜,在四楼洗澡。
屋主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这整栋楼都是她爸爸自己造的,所以动线异常混乱。
二楼的楼梯建在屋外,每天炒完菜要从三楼端到一楼,到了桑拿天四楼的浴室就又闷又热,根本不能用。
小孩子的居住条件也很脏乱差
当然这些也就算了,忍忍还能用。
最坑的是,她家这四层楼,每一层楼梯的踏步高度都不一样!
谢耳朵12岁的时候就知道了:楼梯即使仅有2mm的差距,也能毫不费力地把人绊倒。
谢尔顿的理论了解一下
屋主自己怀孕的时候,某天下楼梯,一个不小心,从三楼直接滑到了二楼。还好老公恰逢休假在家,及时扶她起来去了医院,真的是非常危险。
这个楼梯后面还会被cue到,简直是本期装修最大反派角色。
你看,居住条件都差到堪比贫民窟了。 换做小王,估计每天都不想回家。
可是乐观的屋主夫妇,仍心存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楼虽然无采光,那就买个二手的投影仪,关上灯就是天然的电影院,
卧室虽矮,但是天花板上贴个壁纸,可以数着星星睡觉。
给木门刷上颜色,把墙砖敲掉几块来透光,给大白墙贴上各种小装饰,变着法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好不好看先不说,光就是这份儿认认真真,想让生活变得更有色彩的心气儿,大多数人估计都很难做到。
像我一个上海土著朋友就是,居住条件比这家不要好太多,三室两厅大平层。但就是不肯花时间和精力去收拾自己的房子,杂乱且丑。于他而言,这里就是个睡觉的地方,房子嘛,凑合着能住,就算是完成了基础使命。
所以说,有时候,
钱跟生活品质,其实不一定是正相关关系。
刚巧,这次请的设计师也这么认为。
看到这片香港铛房一样的片区时,他的
第一反应居然是,这个地方真是太好了,大隐隐于市,简直是世外桃源啊:
尤其是顶楼,闹中取静,非常难得。
他认为,“
生活幸不幸福和有钱多少有关系,但是没有直接关系。你不见得是最有钱,但是生活品质却可以很高
。”
说起来,这个设计师本身就很有梗。
首先是他的发型特别像假发。
弹幕里就有人说,孟老师的假发出道了。
发型不正确,容易显假
其次是他话特别多
。这一集都没几句解说的画外音,所有的知识点都被博学的孟老师包了。反正就是一位清华建筑系毕业的大师级建筑师,对于设计和美学的认知。
看完这一期,你会感觉自己上了一节建筑的通识教育课。
最后是他特别淡定。
淡定到什么深度?
可以这么说,
整栋房子的建造过程之艰辛,用“困难重重”都略显单薄。
楼间距最窄只有30cm,要敲墙,就只能一个人横着塞进去。工人敲到最后都快哭了,说老板我不干了……
55555老板我不干了!
施工队没办法,只能瘦子们轮番上阵,半小时换一个。
胖一点的工人都很庆幸自己的体型,因为根本进不去。
好不容易敲完外围,楼梯又遇到了问题。
屋主爸爸打死不肯拆,说是这个楼梯当时造的时候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乃他此生心血之作。
设计师一度很担心自己要是拆了楼梯,屋主爸爸会把自己杀了
经过一番辛苦的沟通,爸爸终于点头让步。
后来把楼梯拆掉的时候,建筑师感慨,整栋房子都没这个楼梯结实:光是楼梯的垃圾处理,就花了17w。
由于街道太窄,这些垃圾,都是工人一袋子一袋子往外背出去的
花完了17w,订好了新楼梯板,施工队又发现,整栋楼的外墙竟然都是歪的!歪的!
如果以外墙为基准,那么楼梯也是歪的,根本无法垂直于地面。
于是大家决定换个方案,忽略外墙,以楼梯自身做垂直校准。
就在第二套楼梯板到货,准备往二楼焊楼梯铁板的时候,施工队又发现,tmd这楼连内墙也是歪的!
驻场建筑师一脸万念俱灰。
圈圈里就是生无可恋的驻场建筑师
但也没办法,心里再苦,工作还是要继续的,他只好跟厂家定制第三套楼梯……
就算是写小说,转折点估计都没这么密集。
但是孟设计师也就闲暇的靠在墙边上,面带微笑,云淡风轻的说了几句,“这个项目确实不大好做,现场和图纸随时都要调整。”
感觉在他的眼里,这些根本都不是问题,控场能力极佳,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除了淡定,孟老师还是个真正懂得聆听的设计师。
这个“聆听”,并不是说简单的跟业主聊聊天,谈谈需求,或者是做个调查表。
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不停的
学习
业主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习惯,抓住业主的真实喜好。
设计师这里用到的词,是“学习”。
他通过老房子原来的屋顶和门,知晓了屋主喜欢蓝色:
通过跟屋主细致的聊天,知道马赛克是他们的最爱:
屋主偶尔提到的一句对于光线的渴望,他也牢牢记在心中。
为了改善光照条件,设计师自己研发了光斗,可以把外面的光线引入到采光较差的室内:
改造前的光线
加了光斗之后的光线
就算是那个黑暗如“天然电影院”的一楼,也终于有了天光。
像一开始自己所说的,他这一系列设计,真正的做到了:
于小中见大,于闹市中取静,于陋室中取景,于方圆中取得居住品质。
一楼做成了厨房+餐厅+客厅+厕所,修正了做饭和客人来访的动线,再也不需要做一顿饭跑三层楼了:
楼梯终于不再是刺头,放在了室内,层高也都一样了。而且白色扶手+原木踏面,与周围的墙面融为一体,可以提升室内的亮度、扩大心理空间:
二楼是大人和小孩子的卧室,颜色也是清淡为主:
无处不在的大玻璃窗,保证了采光和通风:
屋主非常感慨,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今天才第一次知道,自己家窗外的风景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如画的采景窗
三楼原本是个利用率超低的杂货间+十分不方便的厨房,被设计师改成了主卧,并且满足了屋主想要个大浴缸的愿望:
四楼本来是基本上废掉的淋浴间,以及一个特别狭小的阳台。设计师隔出了一个玻璃房,里外皆留白,因为还得给梦想留点空间:
通过换成透明玻璃,加了一块影壁,阳台的面貌也从危房屋顶,变成了景色无边的观赏台:
整栋楼的外立面也是做到了修旧如旧,砖块的颜色与之前的老房保持一致,很好地融入了周围的环境中,新,但毫不突兀。
是个真正的世外桃源了。
除了屋主诚心不作妖,设计师淡定又懂得交流,这期还有一个很打动我的点,就是周围居民对于这栋房子的态度。
可以这么说,梦想改造家每一季里,都会遇到花式阻挠业主装修的邻居。毕竟施工噪音或者是对于公共场所的占用,打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尤其是这一期,房子内部空间过于狭小,各种材料装配根本施展不开。施工队只能在并不宽裕的巷子里干活,周围来来往往其实很不方便。
但是左邻右舍们都表示理解,并且乐呵呵的跑过来观光,看设计师的作品。
还有人特别羡慕地说,你们装修的真漂亮,搞得我也想装修了。
建筑师也感慨,这栋房子建好,肯定会对周边环境有一个影响。
他所希望看到的情形是,这个街区会有更多的、像本期一样的“
自更新
”案例出现,以来得到更丰富多样的街区风貌。
而不是靠简单粗暴的拆迁,来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
既有真正实用的
设计,又兼并了人文关怀,
这个节目,对得起“梦想改造家”这个名字。
豆瓣9.3,名至实归。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这段时间在香港引起极大争议的刘德华。
为了解决市民无房可住的现状,他坚决地站出来,呼吁香港行政区政府填海造房,增加保障房土地供应面积,让住在铛房中甚至露宿街头的底层居民,有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香港人工岛项目
我想,《梦想改造家》扮演的就是刘德华一样的超级英雄角色。
他们站出来,
为普通人编织梦想。
让大家意识到,
小人物也有权力过上体面又舒服的日子。
让我们在或琐碎、或逼仄、或绝望的居住环境中,看到一丝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让整个社会都了解到,设计代表的不仅仅是房子的更新,也是对于当下生活的逆境追求。
当然了,像超级英雄一样从天而降的梦想改造家,并不能拯救所有人。
综艺节目里的设计,最终也只是美好的个案。
想要解决真正底层人民的住房困扰,让
居者有其屋,还能居者优其屋
,最终依靠的依然是更完善的社会公共保障体系。
我们期待着。
最实操的家居技巧
百万用户真实体验 不看实物也敢买
2018空调
|
中央空调
|
风管机
新风系统1
|
新风系统2
|
呼吸宅
全屋净水
|
净水器
|
净水机
|
地暖
洗碗
机 |
垃圾处理器
|
集成灶
|
水槽
空气净化器
|
烘干机
|
吸尘器
|
吹风
机
|
洗衣机
小家电
|
护眼灯
|
智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