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京那些事
南京那些事,是南京微友们的分享、吐槽之地,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定期会有微友们发起的聚会活动,还有商家给微友们的免费福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格吃饱了  ·  抢完的好东西新鲜到货了,让我来享受一下 ·  23 小时前  
中国消费者报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昨天  
中国消费者报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昨天  
日食记  ·  换季后,建议养生党把奶茶换成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京那些事

送你一份南京汤包详细指南

南京那些事  · 公众号  ·  · 2018-07-28 19:23

正文


“你见过南京汤包的样子吗?”

“揭开蒸屉,白白圆圆的小胖子鼓鼓囊囊的。按捺不住要咬上一口,汤汁就飙到下巴上。”




傍晚炊烟四起,汤包店铺子门口,也支起了两米长的木桌。手艺人靠着桌子,双手行云流水一般,粗苯的面团便出落成一个个精致的汤包。买个菜的工夫,挤着汤包的蒸笼就从一层变成了一摞。


顺着飘着的白气儿,买上一笼,这就是每个南京人和汤包,每天的约会。



南京人其实从不研究汤包和小笼包有什么区别,反正打小儿见到的汤包,就是这幅样子。但真听人把它俩混为一谈,较真起来,也得和你说上几句。



· 小笼包收口往上,南京汤包则往下。

· 汤包的面皮不蘸汁,吃起来都盈软可口;

小笼的面皮则干巴巴的。

· 南京汤包里会加皮冻,口感糯得嘴唇和皮儿都会黏在一起。



鸡汁汤包 是最能代表南京的。鸡汤和肉汤混合做成汤汁,鸡汁冻又和肉馅混合在一起,清爽不腻人。从1958年创始至今,俘获了南京人60多年。


蟹黄汤包 则沿了江苏的传统。得是时令的螃蟹,蟹黄肥美,蟹肉现剔,加上一口就咻出的汤汁,最为痛快。


而南京人最割舍不了的偏偏是 菊叶汤包 。肥瘦相间的肉馅里,加了菊花脑,腻味减了许多。三四月份的南京,家家户户餐桌上都有一道菊花脑蛋汤,这时的菊叶汤包也最好吃。




第一次吃汤包的人,一定经历过这样惨烈的场景:看着热气腾腾的汤包端上来,咂咂嘴就忍不住先咬上一大口,汤汁咻的一声就飙到了脸上,有时候衣领子和裤子也得遭殃。



如何优雅地吃完一笼南京汤包?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

翻译过来就是……小口咬,小口吸,不·要·着·急。



南京的汤包口味偏甜,觉得腻味,就往碟子上加一勺辣油,倒上一点醋。去过的几家汤包店,汤包总是不愁没有的,倒是那桌上的辣油,不赶早的话一定空了底。


一笼汤包,得配上一碗鸭血粉丝,南京人才觉得来斯。 没有什么非得这样的理由,反正打小儿就这么吃。



哪里有居民楼,哪里就有汤包店。南京人实在离不开汤包,总想着拐个弯就能吃上一笼。因此南京开了数不清的汤包店。初来南京,若想试上一笼汤包,那就去所有老南京人都去的那几家,味道绝对错不了。




老南京心里永远有个“鸡鸣酒家”,鸡鸣酒家虽然不再,但复刻它的鸡鸣汤包就在太平门街上,唤醒着老南京对于汤包的记忆。



永远排着长队,店铺环境不算很好,却溢满了汤包的香气。鸡鸣家的汤包 汁水丰富 肉馅滚圆 ,吃起来 微甜而不腻

太平门街10号




老南京没有谁不知道,鸡鸣汤包的传人是徐建萍。传人开的汤包店到底是不一样的,所有的汤包现点现包,永远不怕匆匆赶去换来一句“卖完了”。等上十几分钟,却能吃到最新鲜的汤包,所以南京人都放心徐建萍家。



她家的汤包 皮薄有韧性 肉馅甜咸适中 。蒸好的汤包,在蒸笼里挨得紧紧的,面皮晶莹剔透,肉馅若隐若现,看着直教人觉得可爱又精致。


热河南路37号中国农业银行南侧巷内




蟹黄汤包虽是靖江做的最好, 但在南京,认准殷高巷的小李汤包准没错。 螃蟹当季时,每每去店里,都能看到门口堆满了刚剥完的蟹壳,伙计在店里面剔着蟹肉,食材新鲜可见。



小李家的汤包, 皮薄而有劲道 ,丰厚的汁水把汤包撑得鼓鼓的。肉馅里加了 皮冻 ,咬上去口感糯糯的。蟹黄汤包蟹味十足, 蟹肉细腻 蟹黄鲜美 ,一口气就能把一笼都吃完。


(殷高巷30号,近集庆路)




鲁氏,就是一个隐藏在居民区里,专注喂胖居民20年的汤包店。 以往只有金陵闸小区的居民光顾,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四面八方的食客都涌向这个位置偏僻的汤包铺子,要上一笼蟹黄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招牌汤包的 面皮很薄 ,筷子轻轻一碾,汤汁就咻地流了出来。点击率更高的当属他家的 蟹黄汤包 ,个头大,味道鲜甜,汁水丰盈。 猪肉选用的是前腿肉 ,搭配着新鲜的蟹肉,每一口都让人高潮。


(长白街17号金陵闸小区,近白鹭洲公园)




尹氏就是 汤包界的苏果超市 ,开遍了整个南京城。他家的汤包说不上惊艳,水准却扎实。皮薄馅儿多,吸足了汤汁,一口吞下整个包子,才是豪爽的吃法。



深得南京人的仪式感,尹氏汤包的桌子上总摆着两种口味的辣椒。 泛着香味的油泼辣子,用来蘸汤包最好;偏酸的那种,则搅进鸭血粉丝汤里。


莫愁路398号


南京人实在离不开汤包,

汤包店总要离着近点,再近点。

市中心的就开到了家门边,

营业了几个月的,慢慢就扎根了几十年。

谁也离不开谁。


在南京的你,心中那笼汤包又是哪家呢?

欢迎评论分享。


素材来源 | 南京吃喝玩乐 南京新鲜事 版权属于原作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