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代人的爱情观,都随着时代不断变化。
最近10年,经济发展曲线波动,新消费和新业态兴起,互联网与AI技术越发深刻地雕琢生活。变化的环境带来变化的心境,有人表演爱,有人难得爱,有人恋爱困难,有人预制爱情……
人们的爱情观随着时代变化。(图/《下辈子我再好好过》)
曾经,不同年代的“三大件”折射出消费层面的时代变迁;现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三件套”成为丈量时代体温的流行语,当它与情人节相遇,便让人看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送礼方式”。
今年情人节,你将如何表达爱?在新周刊发起的征集活动“爱的100种表达方式”中,不同代际的有情人,分享了他们与爱人的情人节故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情人节故事。
从70后到00后,爱情观的变化在示爱方式上烙下了滚烫的印痕。当情人节礼物成为表达爱的载体,礼品的选择、送礼的形式都如同代际的切面,折射出多彩的真爱之光。
北京SKP商场的梵克雅宝专柜前,44岁的林玲望着玻璃展柜里的四叶草项链怔忡良久。33200这个数字,让她想起2002年冬天,当时还是男友的丈夫,用3个月工资换来的银链子。
那时他们挤在东四环外的出租屋里畅想未来,泛黄的《窗外》书页上映着月光,琼瑶笔下康南老师为江雁容点燃的烟火,曾是这对文艺青年心中最圣洁的爱情图腾。
“女士,需要试戴吗?”柜姐的声音将她从回忆中拉出来。林玲瞥见镜中自己眼角的细纹,想起今早丈夫照例转来的5200元红包——结婚20年,这个情人节定时出现的红包,金额从520一路上涨。
林玲夫妻俩和许多70—80后一样,因时代红利的加持,在爱情之路上走得自得而坦荡。他们或是追求琼瑶式的纯粹爱情,爱得轰轰烈烈、荡气回肠;或是用物质彰显爱情在心中的分量,以奢侈品串联满满的仪式感,仿若亦舒笔下闪着时代光芒的年轻爱侣。
然而,他们的中年与加速的生活节奏、放缓的经济增长和动荡的大环境撞了个满怀。面对婚姻、职场、教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多重压力,他们眼中的爱情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对林玲来说,爱情已经化作亲情,澎湃的新潮也融于温情的日常点滴。星光天地更名为SKP之后,她已经许久未在实体店购买奢侈品,而是习惯了线上购物,以应对加速的工作与生活。
不过,对于情人节,林玲依然有自己的坚持:再忙也要有仪式感地度过。她也许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与千千万万的同代人不谋而合: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调研(下文简称“调研报告”)显示,今年情人节,70—80后最注重仪式感,哪怕线上送礼,他们也送出了自己的风格与主张。
以京东为例,许多70—80后借助今年的送礼功能,用定制化的语音贺卡、趣味口令、收礼人自选和惊喜盲盒,传递自己的心意。
“你是礼物一般的存在,希望我们可以永远是彼此的底气。”在咖啡厅的安静角落,林玲将自己的心声存入语音贺卡,并亲自设计了贺卡的封面。那轻柔而腼腆的语调,那小巧而浪漫的图案,无不在表达她对丈夫的深情。
当林玲在定制代码中寻找仪式感时,1993年出生的陈子恒正在梅里雪山的最佳机位调试设备。
3年前,这位头部户外主播从上海移居杭州,成立了自己的MCN公司。这些天,他受某服饰品牌之邀,到云南测评一款新产品。不远处,婚庆公司精心策划的求婚仪式进入高潮。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嫁给他”“say yes”的弹幕正雀跃地刷屏。
这个画面与5年前重叠——彼时他在莫干山用仙女棒拼出爱心,定制红酒印着他和爱人的卡通头像,深信爱情需要盛大叙事来锚定。直到自己被前司裁员,当时还是未婚妻的爱人退回大牌钻戒:“比起华丽的奢侈品,我更想要走向未来的底气。”
求婚瞬间总是令人动容。(图/《朝5晚9:帅气和尚爱上我》)
成长于中国GDP增速破10%的黄金时代,90后们感受过千禧年的欣欣向荣。如今刚开始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如同《花束般的恋爱》中爱情被现实稀释,这代人将“新旧脚本冲突论”具象化:他们总被理想与现实的拉扯所困扰。
少年时代,陈子恒和多数90后一样,都曾渴望一眼定终身的爱情。而伴随时代变迁,生活迫使他们直面现实,将客观要素纳入爱情的考量。他们希望保持精神层面的纯粹与浪漫,又希望物质层面给足保障。
陈子恒的幸运在于,他比一些同代人更早地挣脱了悖论,在人生的低谷中触底反弹,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他的枕边人则在时代变革与个人成长的进程中,摒弃了对外在的虚妄追求,更注重内在的成长与富足。
前些天,陈子恒收到了爱人精心挑选的户外装备。在京东服饰美妆情人节送礼功能生成的语音贺卡中,她这样说道:“比起更高的事业成就,愿你攀上更巍峨的山峦。”带着这些装备,他顺利完成了梅里雪山的工作。
回到住处,陈子恒打开京东服饰美妆情人节送礼功能,在“N选1”礼盒中放入联名款护肤礼盒、新款自拍神器和现金红包。
他想,护肤品能带来更自信的状态,自拍神器可以记录爱人幸福的样子,现金红包则增加了她追求自我的底气。
这样的礼物是对内在富足的提升与见证,也体现了90后们不再攀比礼品价位和品牌,更倾向于悦己消费,在现实悖论中达成自洽的观念变化。
00后:既要二次元的完美“爱人”,
也要现实中的保值黄金
面朝雪山的窗户旁,手机屏幕的微光照亮了陈子恒的笑容。而成都电竞酒店的LED屏前,2002年出生的苏奕辰正在给角色加上猫耳和机械义肢,突然想起上周拒绝他人追求的告白:“真人哪有纸片人香?”
这个00后女孩有套独特的情感公式:在B站收藏520个手办开箱视频,给《恋与制作人》氪金2万元,却把现实中追求者送的
项链挂上二手交易平台。
“实体礼物就像游戏里的限时皮肤,过季就贬值。”她更愿意花半个月工资定制AI语音模型,用AI克隆暗恋学长的声线制作生日祝福。“真人恋爱就像开荒副本,要组队要配合,不如我的二次元‘老公’永远秒回。”
在电竞女孩眼里,“纸片人比真人香”。(图/图虫创意)
多数00后同苏奕辰一样,在衣食无忧的环境里长大,很少钻物质的牛角尖。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用层出不穷的新奇玩意对00后进行投喂,赋予他们自我的、超前的、抽象的思维和精神状态。
在他们构建的世界里,琼瑶的三角恋进化为《恋与深空》的“牵绊值”培养,朱德庸的婚姻困境幻化成《原神》里尘歌壶的共建,情侣约会演变为coser委托和化妆技术的比拼。
然而,在步入社会、走进职场的过程中,很多不曾为物质忧愁的00后,也开始注意到务实的重要性。假如不想啃老,期待经济独立,他们就必须学会使用生活的计算器。
这一变化反映到送礼观上,形成了调研报告中的一组数据:
黄金饰品和金豆豆成为00后最爱的情人节礼物,45.8%的00后将黄金产品作为情人节礼物的首选。
黄金产品成为年轻人中意的情人节礼物。(图/《闺蜜》)
于是苏奕辰看到,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幅奇妙的景象:许多朋友晒出京东的情人节送礼功能截图,缤纷的惊喜盲盒和电子贺卡将情绪价值拉满;礼物N选1时胜出率最高的黄金饰品和金豆豆,则体现了这代人越发坚定的务实心理。
而她本人,才不会将游戏CP的语音贺卡与他人分享。那句动人的“一万份开心,都与你有关”,是她想要私藏的情人节回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爱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送礼方式。
当70—80后发现“玫瑰与面包从来都要自备”,林玲们用线上送礼的仪式感延续浪漫;当90后终于理解《好东西》的爱情新脚本,陈子恒们找到了自洽的支点;当00后认识到赛博世界与现实不可分割,苏奕辰们用黄金替代氪金……
这些故事让我们明白,尽管每代人的视角、处境、诉求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人类对联结的本质渴望从来一致。
联结让两个人成为一对爱侣,让一次相遇发展为一段关系,在这个过程里,情绪的作用与价值不容忽视。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当下,物质价值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增加,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自己更有主导权的情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