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影像人
平台主要分享经典影像诊断(Radiology,RadioGraphics杂志原文及精选编译),介绍国内外影像相关研究进展,旨在共同提高医学影像水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值班遇到这种撕脱性骨折,你会漏诊吗? ·  昨天  
火石创造  ·  未来产业 | ... ·  3 天前  
肿瘤资讯  ·  【4135】HER2(超)低表达乳腺癌:从被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影像人

疾病究竟是影像技师扫描出来的?还是医生看片看出来的?| 中国医科大附一院孙文阁专访

医学影像人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06 08:20

正文

来源: 朗润医疗(或授权转载)


“基层医院放射科医疗质量要提高,首先应该重视技师的培养,而不是诊断医生。”




据相关资料统计,2011年到2015年,国产磁共振占有率从4000多台增长到9000多台。

 

随着国产高端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如今这一数字早已不断增长更新。

 

而在30多年前,国内甚至没有磁共振的身影。

 

几十年来,从X光机到CT再到磁共振,这不仅仅中国医学影像设备的升级,更是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

 

孙文阁就见证了这30多年国产医学影像的变化,同时也跟着成长为国内知名的影像技术专家。

 

孙文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技师长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核医学技术学组组长

辽宁省医学会放射技术分会主任委员


“医学影像的发展速度,真的太快了。”孙文阁感叹道。

 

1985年,他刚到放射科工作时,接触到的只有普通的X光机。


到后来,科室有了CT,可是做一个常规头部的检查,就要40分钟之久。


再后来,才有了核磁共振,但是很多扫描序列都有待开发。

 

在他的设想中,未来的磁共振设备,应该会发展成“有着CT的扫描速度,和更高质量的磁共振图像”,这样的全新组合。



尽管国内影像技术发展迅速,但是让更多国产设备进驻到大型医院,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身为影像技术专家,如何让基层医院意识到影像技师的重要性,使用好大型影像设备,如何培养影像人才,都是他的当务之急。

 

“对MR而言,很多时候,疑难杂症是通过技师扫描检查出来,而不是医生看片看出来的。”孙文阁说。

 

目前,因为资源有限,人才匮乏,大多基层医院不得不采用诊断医生替代影像技师的做法。


加上放射科质控体系和标准的缺位,基层医院想要培养影像人才更是难上加难。


这样的影像片子拿到大医院,患者必须重新做检查,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加深了老百姓对基层医院的不信任。


“所以,基层医院放射科医疗质量要提高,首先应该重视技师的培养,而不是诊断医生。”



以下是孙文阁采访实录:




Q:基层医院影像技术具体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有效保证民营体检中心、第三方影像中心、基层医院这些机构的图像质量?

 

孙文阁:近年来,卫计委一直在推行影像资源的共享,但是一些基层医疗单位拍出的片子真的不敢恭维,很多部位的片子,角度和摆位都不规范,让医生怎么诊断?这样的片子拿到大医院,患者只能重新做检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影像技术学会一直在推崇标准化检查,包括DR、CT、MR等。但目前相关部门并没有建立放射科质控体系,这其实是一件迫不及待的事。

 

放射科的工作内容大多可以量化,这种量化非常方便质控体系的建立。

体检机构也越来越多的使用大型影像设备


因此我们(影像技术学会)近期开展了“磁共振规范化成像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在推进磁共振检查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图像的质控也建立了评价标准与评分体系。这对将来整体医疗影像资源的共享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对于基层/民营医院而言,这可以帮助他们规范磁共振操作,建立质控标准体系,保证并提升图像质量。


同时,这对基层医院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Q:作为影像技术专家,您对“磁共振规范化成像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有哪些期待?

 

孙文阁:以前,大型医院一直都在使用国外进口的高端磁共振产品,有些医院,甚至以使用进口设备为荣。

 

但是随着我国医疗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端设备技术含量,已经达到了进口设备的水平。

 

国产超导磁共振


所以,如何引导国内的大型医院多多使用国产医疗设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磁共振规范化成像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会推动我国磁共振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国产磁共振技术和行业的发展。

 

希望通过此项目,基层医院能够标准化地使用设备,建立图像质控标准与系统,弥补放射科的不足之处。





Q:如今技术人才的培养远跟不上设备的发展速度,对于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您有没有一些好的经验与建议?

 

孙文阁:影像技术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凸显出技师的重要。


诊断医生在“后端”,如何做好检查,如何合理使用大型影像设备,如何设计好扫描序列,如何根据病种做好个性化扫描方案,包括伪影的控制,给临床提供优质的图像,这些都依赖技师。

 

拿我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来说,从本科时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就开始实行导师制培养。高级技师每人最多带3个实习生,半年至一年期间都是同一个导师。从理论基础到实践技能,全面培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实行“导师制”人才培养


国外很多医院都这样做,台湾地区也是这样培养的,国内其他院校对规培生会这样培养,但本科生就这样开始培养的,基本没有。

 

对遴选入职后的年轻技师,我们实行定期轮转(一年以上),CT、MR、数字摄影等,等他们成为主管技师之后,再根据需求定岗

 

我们CT、MR、数字摄影等每个技术组的岗位,都有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和技士,这样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保持良好运转。

 

其实,像磁共振这种相对比较复杂的技术,很多疾病都是技师扫描出来的,并不一定是放射科医生看出来的。

 

在大型医院,所有大型设备都是技师们操作。对于有些基层医院,由于技师队伍建设不足,医生会替代技师的工作。

 

“精准影像,技术先行”。实际上,对于基层医院放射科来说,重视影像技术和人才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技师做好规范化及个性化扫描方案,才能得到临床满意的图像。


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吧,顺手点点下方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