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峡小微
中国三峡为您奉献清洁能源,邀您共建美好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武定鲜花且盛开 元谋黄瓜正当时 ·  19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三峡集团综合快讯 ·  2 天前  
三峡小微  ·  这里的绿电“AI”了“AI”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峡小微

武定鲜花且盛开 元谋黄瓜正当时

三峡小微  · 公众号  · 三峡  · 2025-02-12 19:16

正文

图片

//

线上直播间里,主播正在叫卖着移民种植的释迦果;鲜花种植大棚里,果汁阳台、高原红、弗洛伊德、橙色芭比等各品种玫瑰热烈绽放;蔬菜种植大棚里,翠绿翠绿的黄瓜香气十足,工作人员飞速采摘分拣……新春时节,记者走近乌东德库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元谋县多个移民安置点,看到了一幅幅红红火火的生产景象。

工作人员正在打包鲜花

几年前,大多数移民们还散居在金沙江下游各地,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各家各户依靠种菜种水果维持生计。

“之前我住在金沙江边上,到县城只有一条小路,孩子到县城上学很麻烦。”乌东德水电站江洲社区移民小翠说。“前几年我们都在外面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乌东德水电站金沙社区移民李桂玲说到。

然而,随着乌东德水电站建设以及移民搬迁安置的完成,金沙江库区移民的经济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三峡集团与地方政府一起规划建设了25个集中居民点,每个集中居民点均实现了“四通五化”(通路、通水、通电、通网和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同时,库区调剂2.4万亩生产用地,完成土地平整、熟化和配套完善生产道路、水源渠系等后,分配给移民群众生产耕作。

在电站建设及移民搬迁安置带动下,乌东德库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移民群众积极发展鲜花、蔬菜、水果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收益显著提升。

走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金沙社区,社区旁几百米的鲜花种植大棚映入眼帘,红的、粉的,白的鲜花开满了大棚。

“我们种了将近400亩玫瑰,涵盖市场上大多数玫瑰品种,年均营业额在1000万左右。”金沙社区副书记张波介绍。

工作人员正在鲜花大棚内采摘

金沙社区是乌东德水电站移民安置点,距离昆明市斗南花市只有约一小时车程。当地移民依托这一区位优势和原有的种植经验,发展起鲜花产业。“我今年准备自建大棚,大干一场!”李桂玲信心满满。她此前承租过公司大棚,尝到了玫瑰种植的甜头,如今计划自己建大棚,自己选品种,自己种植,干劲十足。鲜花基地虽然是金沙社区引进的鲜花公司在经营,但他们会承租大棚给移民,免费教授鲜花种植技术。

“我们除了雇佣移民做鲜花采摘、剪枝、施肥、打包等工作外,也支持他们自己种植玫瑰。”鲜花基地负责人陈守冲说。

企业负责生产经营,移民则产业入股、出租生产安置土地和就近务工,从而拥有了“股金、租金和薪金”三重收入来源,金沙社区移民安置点正在稳步实现增收致富之路。

武定鲜花正当时,元谋黄瓜也是一片丰收景象。在乌东德水电站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元马镇江洲社区和金龙社区,瓜棚里的移民们正忙着将采摘好的黄瓜装进背篓中,在棚外分拣处,一根根黄瓜翠绿生嫩,附近移民们正在对黄瓜进行分拣、称重、打包。

“我在这边包地种黄瓜已经四五年了,目前黄瓜价格正在稳步回升中,家家户户大鱼大肉吃腻了,总要来盘黄瓜嘛。”来自河南的种植大户王占国说。四五年前他通过当地的招商引资政策来到此地,在地方政府牵头和三峡集团协助下,开始大范围承包土地,种植黄瓜,每年黄瓜营业额超过百万元。

丰收的黄瓜

“元谋种植蔬菜的历史非常悠久,很多移民之前就有蔬菜种植经验,对外引进各地种植大户进行承包种植,移民们也能在黄瓜棚里务工。”元谋县元马镇江洲社区书记阿亚龙说。

“黄瓜采摘期间,我一直在这里打工,每天七点开始采摘,十一点左右完成打包,下午两三点让大货车来运走,很忙碌,很充实。”正在瓜棚内打工的小翠说。现在搬到新安置点,道路宽敞,离家近,孩子上学非常方便,在瓜棚打工,也能方便照顾家庭孩子,能挣够生活费。

除了采摘外,黄瓜从种植到采摘中间还有很多环节,基本都需要工人。附近移民们跟着种植大户,种植大户去哪里投资,移民们就去哪里做事,完全不愁活干。

瓜棚一望无际,种植大户与移民为解决在采摘黄瓜期间往返问题,在一排排的黄瓜藤中间的小路间,特意安装了运输“小轨道”。刚刚新鲜采摘下来的黄瓜,坐着“小火车”被运送到瓜棚外。这些“小火车”让黄瓜的损耗进一步降低,也极大保障了黄瓜的新鲜度,同时节约了时间和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据悉,元谋县元马镇江洲社区与金龙社区共种植黄瓜将近2300亩,亩产140吨,每天采摘量达400—500吨。

通过“小火车”运输黄瓜

“冬黄瓜的采摘期是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大量上市时间是过年前后,这个时间基本也是黄瓜价格最高的时候。希望大家忙完这段时间后,兜里都有钱,日子更有盼头!”元谋县元马镇金龙社区书记闻启斌说。

“在元谋县的移民安置区,移民搬迁安置与地方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移民搬迁后整合形成的富余劳动力还为当地延伸旅游、服装加工等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移民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安置目标初步达成,有力助推了当地乡村振兴。”元谋县搬迁安置办副主任唐智说道。

春节过后,各地移民安置点产业依旧繁忙。瓜棚里,移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采摘黄瓜,早上采摘,中午装车,下午送达市场,第二天就能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

纵观乌东德水电站移民安置区,蔬菜大棚里,皮球大的青茄正在装车,露天田地里,释迦果在阳光下散发着香气,移民、种植大户、移民个体工商户齐心协力,拉足马力抓生产,让新的一年更加红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