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women who doesn't wear perfume has no future.
Coco Chanel
颂元,是第一个出现在Esxence上的中国香评人,写香评已有10年,从世界各地收藏的小众香水已经超过了1000瓶,她写的小众香水入门书《唯有香如故》一度成为亚马逊中国香料和化妆品分类下的销量冠军;蔡昕昕,第一个在欧洲沙龙香品牌里长期工作的中国人,凭借着他对于中国市场的了解,帮助所在品牌成功打入中国高端沙龙香市场。两个最懂小众香水的人做了一个能测出“你的最配香水”的试香平台。
小时候喜欢香水,迷恋的是各式各样的瓶子,以“最容易接触的奢侈品”进入我的柜子排列成形,也算是一个摆起来很好看的个人收藏。越用越多,在接触了更多有趣的气味,与更多有同样爱好的朋友相识后,才发现了香水中有那么多的门类,我们所接触的产品,只是复杂产品中很少的一部分。而从整体的品类来细分,倾向于以“商业香水”和“沙龙香水”作为基础区别门类。
沙龙香水相较商业香水把销量放在第一位,以工业化原料(批量生产)制造四平八稳的品牌化产品,沙龙香水的使用过程更像是一次次探险。在尝试过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作品后,对自己喜欢那几味香料有了全新的理解,才能发掘真正适合自己的独特味道。更高阶,是掌握了调香师的调香喜好(虽然也有很多调香师完全不按套路走),追随他们个人风格,会有意外的惊喜发现。沙龙香水品牌给了调香师一个更宽广的平台,让他们可以肆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故事在先,味道在后。这种情境下产出的味道远远深厚于商业品牌先有产品。
大家很难找到自己适合的味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根本不了解自己对于原始香料的喜好。拿麝香来举例子,各家品牌各有麝香,如Kiehls的原创麝香闻起来像墨水、卢丹氏的忽必烈麝香则是温柔皮革、Nasomatto的银色麝香纯净又如雪花……更不用说其中更让人晕头转向的动物麝香与人工麝香……那被商业香水荼毒多年的鼻子,若是再不去尝试,凭借网站上简简单单的三行前中后调进行盲买,可能还是碰壁的机会多。
于是有了ScentPage,在经过数月后的积累后,我们将每一款香水进行数十个项目的赋值,给他们以不同的标签,于是有了这个站在网站背后的SARS(Scents Automatical Recommendation System)香气自动推荐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订阅前的问卷进行测试,会显示出适合需求的沙龙香水结合该产品与您匹配的分值,最高为100分。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这个大样本机器也在不断学习,生成的就是越来越精准的香水大数据。这也是我的一个好奇,我想知道你们每个人在这样一个大数据为王的时代,机器会为你筛选出什么样的产品。
▲
SARS大数据
SARS系统完成自动推荐服务之后,用户可以选择按月订阅试香。ScentPage的运营人员会根据你的SARS测评结果和你订阅的会员等级及香气库存情况,从最高分开始为你每月定期寄送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