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小米集团抛出一则回购公告,董事会正式决议按最高总价120亿港元公开市场购回股份。闻此消息,股价盘中最高涨近7%。就在昨日,小米股价盘中低至8.28港元/股,相较发行价跌幅51%,创出了上市以来新低。
小米120亿回购稳“军心”
小米集团在发布中报不久后,于9月2日盘中创下8.28港元的上市新低,较发行价已经腰斩。9月3日,小米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议行使股份购回授权,按最高总价12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董事会可能会根据市况进一步行使股份购回授权。
公告称,董事会认为,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即“智能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的推动下,于现况下进行股份购回可展示公司对自身业务展望及前景充满信心,且最终会为公司带来裨益及为股东创造价值。公司现有财务资源足以支持股份购回同时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2019年小米集团中报显示,公司目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349.2亿元,如果加上短期投资,银行存款等现金总储备人民币511亿元,短期债务67亿元,长期债务71亿元,因此120亿港元股份回购属于可承担范围。
受回购消息影响,小米股价今日盘中涨近7%,截至收盘,报8.7港元,涨幅4.19%,目前总市值2086亿港元。
光大新鸿基股评人温杰向小编表示,小米回购是希望稳定价格,让市场相信现价偏低。考虑到其长期增长潜力,小米股价现时处于偏低水平,但目前投资气氛欠佳,投资者入市意愿偏低,特别对盈利增长前景不明朗的科技或新经济股持审慎态度,这些都会拖累小米短期股价表现。
小米股价为何与业绩背道而驰
截至2019年6月底,小米实现营业收入957亿元,同比增长20.2%,经调整后净利润为57亿元,同比增长49.8%。小米CFO周受资此前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上半年总体处于稳健发展态势,净利润超市场预期。
对于股价与业绩背道而驰的问题,在业绩会上小编曾问过小米CFO周受资,为何小米业绩一路向上,颇多亮点,股价却一路向下?当时周受资如此回应,“股价下行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小米始终坚持给用户带来高质量服务,相信业绩最终会体现在股价上。“
中泰国际(香港)分析师颜招骏向小编表示,抛出120亿港元回购计划,主要就是为了稳定投资人信心,毕竟小米上市至今股价表现一路向下。但是中长期股价能否扭转跌势,需要观察公司在互联网业务上能否重拾高速增长。
公司第二季度手机及AIoT表现较市场预期好,但互联网收入增长缓慢,不能令投资人信服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另一方面,需要观察公司未来回购行动是否具有持续性,比如汇丰控股在2016年抛出具有持续性的回购计划,而且业务基本面有好转,带动其股价向上。但单纯依靠回购并不能长期支撑股价,阅文集团今年6月抛出5亿港元回购计划,股价在一个月急升后无以为继,现价更明显低于6月的价格。
Wind数据显示,小米自今年以来一共进行22次回购,合计回购金额10.84亿元。
从实际效果来看,小米持续性的回购并没能对股价带来中长期提振。颜招骏认为,一方面是受外部因素影响,导致港股成交量低,投资人入市意愿低,但更为重要的是,来自员工大量行权及前期股东抛售的压力。
根据港交所信息披露,小米总裁林斌于发布二季度财报后连续三日卖出共计4130.34万股小米股份,售出均价分别为每股9.07港元、8.92港元和8.92港元,套现约3.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超3.4亿元。林斌此次出售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48%,其持股比例从11.67%减少至11.47%。颜招骏认为,虽然林斌发了公告未来不会减持现有持股,但是技术上可以通过行使员工购股权在市场上套现。
小编查阅港交所披露易发现,今年8月1日以来,小米员工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员工股份奖励计划行使购股权,其行使价部分不足1港元,相当于现价折让超过90%,参考小米2018年年报,员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目达到14.3亿股,每份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只是0.1美元,从过去一年小米的回购看,每次回购带来短暂升势后,员工也趁机会行使购股权并在市场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