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3DCV」
公众号
选择
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新智元,编辑:Aeneas
添加小助理:cv3d008,备注:方向+学校/公司+昵称,拉你入群。文末附3D视觉行业细分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3D视觉从入门到精通
」知识星球
,星球内凝聚了众多3D视觉实战问题,以及各个模块的学习资料:
近20门独家秘制视频课程
、
最新顶会论文
、计算机视觉书籍
、
优质3D视觉算法源码
等。想要入门3D视觉、做项目、搞科研,欢迎扫码加入!
【导读】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2790亿美元,创下美股史上单日最大跌幅!一天的损失,都赶上卖出的所有AI芯片了。「打倒英伟达垄断」的汹涌民意,终于有了具象化的一天。同时,英伟达已收到美国司法部传票,可谓噩耗连连。
市值暴跌9.5%,创下了美国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纪录。
AI大佬马库斯调侃道:英伟达今天的市值损失,可能比他们向GenAI公司卖出的所有芯片总和还要多……
要知道,OpenAI目前的估值也才刚达到1000亿美元,相当于英伟达一夜之间损失了将近3个OpenAI。
除了投资者对于AI更加谨慎之外,另一个原因,恐怕就是司法部升级了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
据悉,美国司法部已经向英伟达发出传票,寻找这家芯片巨头违反反垄断法的证据。
英伟达被怀疑有如下「罪名」:让客户更难转向其他供应商,且将不全部使用其AI芯片的买家置于不利地位。
就在上周,英伟达公布财报,营收增长122%,净利润增长至168%至166亿美元。
就在昨天,英伟达的股票暴跌了9.5%,市值一夜蒸发2790亿美元。
这个单日股市市值跌幅已经打破了美股纪录,甚至超过了Meta在2022年2月3日,因发布悲观预测而遭受的2023亿美元大跌。
显然,经济数据疲软后,投资者对AI不再那么乐观,从而引爆了市场的全面抛售。
在辉煌时,AI曾一度推动了今年的美股大涨;但上周英伟达财报发布后,未能达到投资者的高预期,因此股价一路暴跌。
Strategas Securities的ETF策略师Todd Sohn解释道——
过去12个月里,大量资金疯狂涌入科技和半导体领域,导致交易完全扭曲,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巨大的蝴蝶效应。
比如,英特尔CEO基辛格和主要高管打算向董事会提出一项计划,以削减不必要的业务,从而摆脱困境,此举就让公司一度下跌近9%。
今年7月,在创纪录的高点收盘时,英伟达的市值在2024年几乎翻了三倍。
而即使算上昨天的暴跌,英伟达比起今年年初,依旧上涨118%。
当天,英特尔下跌近8%,Marvell下跌8.2%,博通下跌约6%。AMD下跌7.8%,高通下跌近7%。
本来,AI热潮引发的乐观情绪,让芯片股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呈上涨趋势。
公司们竞相抢购更多的半导体和内存,以跟上AI应用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
在AI数据中心芯片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当然就是英伟达。而其他芯片公司,也都分得了一杯羹。
英特尔和AMD也在销售AI芯片,尽管市场渗透率有限;博通支持谷歌的TPU芯片;高通则将其芯片宣传为在安卓手机上运行AI的最佳选择。
而英伟达在财报中预计的「本季度销售额增长80%」,令投资者们失望了,因此竟牵连道了其他芯片制造商。
巨额AI投资,何时才能获得回报?
其实,不仅英伟达,所有曾经最受华尔街青睐的公司,包括微软和谷歌,都在面临着交易价格走低的困扰。
巨额的AI投资,何时能带来回报?这一质疑的呼声,如今越来越大。
华尔街需要证明,仅靠AI带来的收入,能否证明对应资本支出合理性。
肉眼可见,被AI泡沫冲昏了头的投资人,热情已经渐渐冷却下来。
冷冰冰的数字告诉我们:每年要挣6000亿美元才能支付的巨额硬件支出,换来的却只是OpenAI 34亿美元的收入,而绝大多数初创,连1亿美元都达不到。
部分高盛分析师认为,AI目前根本没有赚到任何大钱,杀手级应用如今尚未出现,即使在未来十年,AI的经济上升空间也极其有限。
红杉资本的分析师也发文提醒:如今AI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和实际的AI生态实际收入之间,鸿沟已经大到不可思议。AI行业需要每年赚取6000亿美元来支付巨额的硬件支出,人工智能泡沫正在接近临界点!
大家冷静下来一想,都明白了:大量泡沫和炒作之中,唯一赚得盆满钵满的,就是英伟达的老黄。
台积电的先进制程芯片产能,全世界AI公司的算力命脉,无不在它的掌握之中。
这种长久的绝对垄断,已经在行业内滋生了大量愤懑和不满的声音。
所有做大模型的都在亏钱,只有一家在赚钱。行业内很多人就此发声:「英伟达的利润率让所有客户都很难受,很伤害AI行业!」
如今,「围剿英伟达」的呼声,已经上升到了官方层面。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司法部已经向英伟达及其他公司发出传票,以寻求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的证据。
此前,司法部就曾向公司发送问卷,此次发出的则是更有法律约束力的传票,要求提供信息。
此前,英伟达CEO老黄曾表示,自己会优先考虑使用公司产品的客户。
这就让反垄断官员担心,英伟达会惩罚那些不专门使用其AI芯片的买家。
比如,监管机构一直在调查英伟达四月宣布的对RunAI的收购。
这家公司开发的是用于管理AI计算的软件,监管机构担心,这种合并会导致客户更难转向使用非英伟达的芯片。
另外,英伟达是否对专门使用其技术、购买其完整系统的客户提供优先供应和定价?这也在监管机构的调查中。
总之,此消息传出后,英伟达股价立刻经历了创纪录的暴跌。
对此,英伟达的回应是:公司之所以能占市场主导地位,是源于过硬的产品质量,能提供更快的性能。
「英伟达凭借其基准测试结果和对客户的价值赢得了市场,客户可以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
自从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芯片制造商和AI支出激增的主要受益者以来,英伟达一直受到监管审查。
黄仁勋曾表示,会优先考虑理解在现成数据中心使用其产品的客户,这样可以防止囤积,加速AI的广泛应用。
毫无疑问,英伟达让竞争对手们难以超越,虽然他们一直在努力推出英伟达GPU的平替。
比如微软和Meta,就不得不将硬件预算的40%以上,花在英伟达的芯片上。
而在H100短缺的高峰期,单个H100的零售价就高达9万美元。
据分析师预计,英伟达将在2024年实现1208亿美元的收入,相比起2020年的160亿美元,大部分收入都将来自其数据中心。
仅看今年的利润,英伟达已经超过了最接近自己的竞争对手——AMD的总销售额。
如今,随着AI对经济实力和国家安全日益重要,获取AI能力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政府的重点关注事项。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9-03/nvidia-gets-doj-subpoena-in-escalating-antitrust-investigation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nvidia-chip-index-tumble-investors-pause-ai-rally-2024-09-03/
https://www.cnbc.com/2024/09/03/nvidia-tumbles-leading-chip-stocks-lower.html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
3D视觉交流群,成立啦!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3D视觉方向多个社群,包括
2D计算机视觉
、
最前沿
、
工业3D视觉
、
SLAM
、
自动驾驶
、
三维重建
、
无人机
等方向,细分群包括:
工业3D视觉
:相机标定、立体匹配、三维点云、结构光、机械臂抓取、缺陷检测、6D位姿估计、相位偏折术、Halcon、摄影测量、阵列相机、光度立体视觉等。
SLAM
:视觉SLAM、激光SLAM、语义SLAM、滤波算法、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标定、动态SLAM、MOT SLAM、NeRF SLAM、机器人导航等。
自动驾驶:深度估计、Transformer、毫米波|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传感器、多传感器标定、多传感器融合、自动驾驶综合群等、3D目标检测、路径规划、轨迹预测、3D点云分割、模型部署、车道线检测、Occupancy、目标跟踪等。
三维重建
:3DGS、NeRF、多视图几何、OpenMVS、MVSNet、colmap、纹理贴图等
无人机
:四旋翼建模、无人机飞控等
2D计算机视觉
:图像分类/分割、目标/检测、医学影像、GAN、OCR、2D缺陷检测、遥感测绘、超分辨率、人脸检测、行为识别、模型量化剪枝、迁移学习、人体姿态估计等
最前沿
:具身智能、大模型、Mamba、扩散模型等
除了这些,还有
求职
、
硬件选型
、
视觉产品落地、产品、行业新闻
等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