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携手中译出版社发布新书《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探究组织、政府、企业乃至个人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谋求发展,共同构建高韧性社会。
本书版税将全部捐赠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助力社会的包容性发展,为中国高韧性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BCG全新著作《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以下简称:《高韧性社会》)由中译出版社出版。今日,双方于北京联合举办了“构建高韧性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暨《高韧性社会》新书发布会。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先生,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先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文先生,北京韧性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韧性城市建设研究院院长刘伟平,以及本书主要作者、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女士共同出席了活动,并围绕未来高韧性社会建设与中国社会韧性增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引发现场强烈共鸣。
随着经济格局、科技发展、政治社会与自然环境加速改变和相互作用,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2020年以来的全球新冠疫情加速了变局,世界进入更加不确定的时代。如何在更加动荡的世界中谋求发展,构建高韧性社会,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
BCG一直致力于解决复杂和影响力深远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持续关注企业和社会应对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突发危机的新思路。近年,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政府将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和外界危机的冲击作为寻求BCG咨询的重要部分,研究和探索应对不确定性的需求愈加凸显。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BCG中国团队第一时间投入对新冠肺炎应对策略的研究,和全球团队深入讨论人类历史上同级别危机的经验,与各地政府研拟流行病的快速应对和建立高韧性社会行动,和企业客户探讨不确定性下的危机管理和数字化机遇,同时与社会大众分享研究成果。过程中BCG发现,除了政府、组织和企业,个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对建设韧性也有着极大的需求。
作为一本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建言献策的集大成之作,《高韧性社会》针对“如何打造高韧性社会,应对危机实现发展”这一重要议题给出了全面解答。
借鉴跨领域案例
为“高韧性”带来更全面的阐述与启发
《高韧性社会》借鉴了BCG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各行业项目中所积累的一手洞察,融合BCG跨领域的全球意见领袖、行业专家、校友,就自然界、生物界、文化艺术界如何通过韧性,在危机中创造机遇的案例,在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融会贯通,从跨度大、视野广的案例中获得更全面、更广泛层面的启发,成为高韧性社会主体的高韧性个人。
本书提出应对危机的五个关键阶段、八种核心能力和二十一条具体行动方案:
核心能力是“提早预警”,对应的行动方案是进行系统性扫描,建立预警机制,进行沙盘推演和复盘反思。
核心能力是“敏捷反应”、“指挥协作”和“动员沟通”,对应的行动方案分别是建立分级高效响应机制,科学决策、精准出击;形成中央与地方、各区域之间、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统一思想,发动基层,稳定民心、透明沟通。
核心能力是“分散缓冲”,对应的行动方案是建立后备体系,缓冲意外冲击;构建模块化结构,防止系统性崩溃。
核心能力是“多元包容”和“融合创新”,对应的行动方案是塑造多元化的组织,制定统一目标,把具体决策权下放到一线;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打破传统组织边界,大胆推动流程变革。
核心能力是“平衡致远”,对应的行动方案是加强前瞻性思维,培育可持续发展意识,平衡多方利益,设计科学的长效机制。
同时,该书亦结合高质量发展概念探讨中国高韧性社会的建设优势与发展方向,进一步阐释对中国和全球后疫情时代经济与社会乃至个人发展的思考与见解。
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
打造高韧性社会更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