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黄生看金融
原创分析,货币、金融、投资、财经探索,安全边际守望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Wind万得  ·  突变!最强指数2个小时从涨4%到绿 ·  7 小时前  
中信建投期货微资讯  ·  临近交割月,你的保证金还够吗? ·  7 小时前  
金融早实习  ·  源乐晟资产2025春季校园招聘 ·  15 小时前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技术理想主义的梁文锋,如何思考创新、人才和AI未来 ·  2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米哈游(mihoyo)招聘战略投资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黄生看金融

又一个中产家庭倒下:真的别乱买保险,坑你没商量!

黄生看金融  · 公众号  · 金融  · 2021-05-13 00:00

正文

成年人的无奈,往往是从缺钱开始......

想给孩子美好的未来,好学校动辄几十万的门槛;想住的宽敞舒坦,百万房债压得几代人喘不过气;负重前行,生病不敢请假,万一失业日子怎么过?房贷车贷,补课费,赡养费,柴米油盐......开门都是钱。


钱也许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生活很现实,我们日常生活,吃穿用都离不开钱这样东西。

而成年人面对生活中的无奈,或多或少,都和钱有着紧密关系。


最近收到留言,他叫刘鑫(化名)34岁,本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在短短的2个月之内发生巨大改变...

他和爱人原本都就职于事业单位,收入稳定可观,一家三口算得上是一个中产家庭。

想不到孩子突然生了一场大病, 手术费加上后续治疗费用,保守估摸着要80万


最后 父母拿出自己大半辈子的积蓄来救急。 但没过多久,母亲又倒下了—肝癌晚期, 才住了30天院,就花了120万。

家里也已经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母亲几次哭着跟 刘鑫 说:

“算了吧,治不好了,别白搭钱了。”

一旦迈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每天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自己的人。 而看似稳定的中产家庭在 大病面前“ 一夜变破产”,那普通人呢?


ICU住一晚要2万多,和一些进口特效药一样,社保都没法报销。

一旦罹患重疾,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治疗费用,普通家庭根本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来。

所以在医院,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病人明明有医治的方案,却因为没钱,只能选择放弃治疗。

大病面前,几十万、上百万谁可以借钱给你?也许只有保险公司了。 保险不能改变你的生活,但可以防止你的生活被改变!


很多人会想买保险,但我劝你不要着急买!

保险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 种类繁多,容易掉坑,买一份保险花几千块钱是常见的事儿。

为此,我专门邀请了我的好朋友: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的李建华 ,请她从客观中立的角度来给大家讲讲保险有哪些陷阱,避免大家日后被坑。

本文不推销保险! 干货满满,请大家一定认真看完。(文末有福利哦~)

01

保险买不对,多花冤枉钱

我的大学同学Selina,刚过完28岁的生日,就职于上海某金融机构,算得上是高收入群体了。

不幸的是,她被诊断出患有“滤泡型淋巴瘤2级”。

心想还好自己提前在代理人手里买过保险,不用在身体饱受折磨的同时,再为治疗费用发愁了!

结果,申请理赔发现自己买的是理财险,一年好几千,交了8年,加起来好几万了,一分钱不赔还得接着交保费,而重疾的 保额只有1万元!

在癌症平均治疗费用30万的今天,1万块够什么用呢?


其实市面上的保险种类很多,以30岁为例:
200块就可以买保额50w的意外险,500块可以买到保额200w的医疗险,一份成人重疾险一年也就几千块。

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像Selina这样被忽悠了!

此外,有人购买重疾险时,过分追求保障疾病数量,认为保的越多越好。

但很多人不知道, 国家早对保险公司的疾病进行了统一,前25种重疾病种各家保险公司定义都是相同的。

所以,我们 看重的数量应该是,重疾条款中附加的轻症和中症的项目。

要不然,我们花再多钱也是白搭,更达不到风险防御的效果。

02

90%的人,都有可能掉进这些保险陷阱

1、只给孩子买,大人却一直“裸奔”
很多父母只舍得花钱给孩子买保险,却忽视了自己。但其实, 家长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 无论是家庭收入的获取,还是给予孩子的关爱,家长才是应该得到最大保障的对象。所以买保险的正确顺序是先大人后小孩,才能真正给孩子一个安稳的未来。

2、有社保了,就不用买商业保险了吗?
社保只是基础医疗保障, 赔付有很多的限制。 起付线以内、封顶线上以上、报销比例外和社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都要自己承担。罹患重病需要用的进口药、医疗器械,医疗费用动辄几十上百万,医保的报销只是杯水车薪。


3、买了保险,不生病就白买了吗?
数据统计显示, 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 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高达72%。 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终将老去,何不在年轻的时候,为将来做一些确定性的保障准备呢?

4、保险收益率太低,不划算?
保险的本质是保障而非理财,是碰到重大风险时的一定补偿,以免出现“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状态。 购买保险, 首先考虑保障作用,而非理财收益。 市面上有一些返还型保险产品,说是有病了可以拿钱治病,没病可以到期返钱,事实是它在寿险的基础上附加了重疾险,比纯保障型产品贵6-7倍!保障功能还大打折扣。

5、买了保险理赔难?理赔数据告诉你真相。
保险公司数据显示, 实际理赔率基本都在97%以上。 很多人都会因为对保险知识和产品的了解不够,或是隐瞒病情,健康告知不到位等,导致出险后保险公司拒赔。

保险行业纷繁复杂,认知成本很高。很多代理人对产品一知半解,开口就卖。所以, 我们一定要具备基本的保险常识, 理性对待,不要盲从。

03

那么普通人该怎么避坑呢?

怎样做到风险面前的从容淡定?我特别邀请了 毕业于北京大学 的建华 老师 ,送给大家一场 限时免费公开课——《保险避坑指南》 ,现在报名,免费参加!

公开课详情

时间:2021年5月13日(周四)19点


读者特别福利

长按二维码领取

前100名免费

04

小贝是谁?

小贝智友成立于2016年, 具有银保监会资质认证,由携程、去哪儿,红杉资本投资 的保险经纪服务平台。

致力于使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解决因信息壁垒导致的资源错配, 为消费者在保险场景中的决策提供互信优化解决方案。


小贝智友提供 智能风险测评,定制保障方案和保险知识问答 等智力服务。

帮助消费者消除信息壁垒,轻松获取 系统化、个性化的保障知识,智能匹配最佳保障方案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保险决策服务。

中立、客观、专业地站在消费者角度考量, 至今已为330000+家庭提供保障方案。

05

课堂常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