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大匠
最新研究热点,免费干货神器,硕博交流社群;网罗古今中外,集聚科研大牛和小白;有料、有用、有趣,先成大匠,方能大师;科研路上,助你一臂之力!后台回复‘神器4.0’有惊喜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NaturePortfolio  ·  古老潘多森林里,只有一棵树 ·  3 天前  
募格学术  ·  江苏大学情况通报 ·  2 天前  
研之成理  ·  河南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Angew.: ... ·  3 天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审稿专家:实验漏洞多过我爷爷背心上的网眼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大匠

著名细胞生物学家翟中和院士逝世!他编写的教材影响了几代人...2023年已痛别19位院士

科研大匠  · 公众号  · 科研  · 2023-02-12 22:38

正文


2月11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网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杰出的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翟中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10日14点4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2023年,我们已痛别19位两院院士!(名单详见文末)


翟中和院士


  

翟中和先生1930年8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溧阳县。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学系,1951年被派往前苏联留学,1956年从列宁格勒大学毕业后回国,在北京大学生物学系任教曾任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科研规划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召集人,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组织联盟副主席,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和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大会组委与顾问。


翟中和先生是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和“细胞增殖与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创建者之一。从建设学科、编写教材,到建立博士点,他为中国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翟中和先生学术造诣精深,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科技奖、钱临照电子显微学奖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终身贡献奖,并于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翟中和先生主编的《细胞生物学》教材,对提高国内细胞生物学教学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教材曾获得2002年及2022年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提到翟中和,就无法避开生物界几个耳熟能详“首次”:首次研制成鸭瘟细胞疫苗,在动物病毒复制与细胞结构关系方面取得突出成就;首次在国际上证实原始真核细胞存在染色体骨架与核骨架;首次在国内建立非细胞体系核重建的实验模式,直观地显示了重建核的核骨架体系。


作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电子显微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翟中和曾两次前往苏联求学进修,只为叩开科学研究的大门。第二次赴苏的经历,让他掌握了当时很先进的“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细胞超微结构”技术,并将电子显微镜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在细胞生物学方面做了很多系统而有特色的工作。他利用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病毒与细胞关系”这一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多种致病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装配及其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后来成立的细胞生物学专业打下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随着DNA结构的发现,分子生物学在国际上发展迅猛。翟中和意识到我国的生命科学发展已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当时已经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他,在年届55岁时,决定远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细胞核骨架及其与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学习。归国后,翟中和决定选择“细胞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体系”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之一,并与他的五、六届研究生经历了十多年的艰苦奋战,将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真正做到了与世界接轨。


“我并不聪明,我相信勤能补拙。”翟中和在北大老生物学系的小楼里完成过许多重要的实验,因为他的实验室是晚上最晚熄灯的,所以他被称为北大“生物学系的最后一盏灯”。从197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85年成为博士生导师,三十多年里,翟中和共指导了8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他的学生们都记得,做课堂报告时,翟中和甚至对灯光亮度、窗帘是否拉上的细节都很关注。他常教育学生,“除了手要巧,头脑要灵活,细致是基本的治学态度。”


从建设学科、编写教材,到建立博士点,翟中和为中国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他主编的《细胞生物学》教材,对提高国内细胞生物学教学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教材曾获得2002年及2022年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多年来,翟中和先生为北京大学、中国细胞生物学教育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电子显微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在讣告中表示,翟中和潜心教学、严谨治学、开拓进取、甘于奉献、正直诚恳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师生们砥砺前行。


2023年,我们已痛别19位两院院士:



  • 1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范维唐,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 1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赵其国,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 1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核集团快堆技术首席专家徐銤逝世。


  • 1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材料与工艺专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武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9岁。


  • 1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葛修润,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 1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陆熙炎,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 1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杨福愉,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 1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第七一九研究所研究员张金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


  • 1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 1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原院长钱逸泰同志,因病于合肥逝世,享年83岁。


  • 1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防空导弹领域专家梁晋才,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 1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蔬菜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方智远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 1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工程及通信技术专家胡光镇院士逝世。


  • 1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军地雷、爆破技术领域专家李钊院士逝世。


  • 1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半导体光电子学家王圩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 1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科学家、著名教育家、我国生物化工工程研究和工程教育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欧阳平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


  • 1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国际小行星“黎介寿星”被命名人黎介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8岁。


  • 2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利专家吴中如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4岁。


  • 2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翟中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北京大学等,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