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一直被称为“上海之根”
历史悠久,是上海人的骄傲
在这里,有一座古老的园林
曲栏横槛、回廊曲径
处处都透露着古色古香
园内古木葱茏,亭台密布,古迹甚多
至今仍保存有堂、轩、亭、舫、榭等古建筑
保持着明显的明清江南园林风貌
它就是上海五大园林之首——醉白池
(豫园、古猗园、秋霞圃、曲水园及醉白池)
由于现在的醉白池建筑带有明显的明清风格
原是清代工部主事顾大申的私家园林
很多人都以为醉白池只有三百多年历史
但其实如果从它的前身算起
那可将近有九百余年历史呢
▲ 清朝末年的醉白池 | 醉白池资料图
当时的醉白池还不叫醉白池
是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
名叫“谷阳园”
后来人在“谷阳园”的基础上不断扩建
直到传到明朝末年礼部尚书董其昌的手里
他是当时松江著名的书画家
在此又主持建造了“四面厅”、“疑舫”等建筑
用来吟诗作画,在这里产出了很多佳作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
著名画家顾大申将此处
列为私人别墅重加修建
从松江秀丽的风光中获取灵感
利用竹、梅、假山、奇石等相互配衬
最终将这里打造成了名动江南的好园林
而之所以改名叫现在的“醉白池”
据说是因为园林的主人在修建好之后
觉得园林真是太漂亮了
即使是大诗仙李白再世
一定也会被这园林的美景给迷倒
所以就将这座园林取名“醉白池”
嗯……虽然感觉是蹭了偶像的热度
但这名字的确令人印象深刻啊
说起醉白池这个园林
其实可以分为内园和外园两部分
外园是新建的,内园即是原有的经典园林
从人民南路的西大门进去
咱们就可以正式逛起来了
进入外园,迎面是一座砖刻照壁
雕刻手法精湛,手艺纯熟
充分展现了醉白池的优美风光
看过砖雕,通过检票口往里走
就可以看见两条岔路
一条通向清代古典民宅“雕花厅”
另一条可以看见神奇的“泼水观音”
雕花厅为清代建筑风格的民宅院落
整座建筑为二庭四厢
别看门厅朴素无华,没啥繁复装饰
二厅至三厅以及两厢的门窗上
可是处处透露着精细
上面刻有许多博古花卉
和整套三国演义人物等精美的木刻浮雕
刀法纯熟形象生动,一定不要错过
厅内的木雕“赤壁大战”很值得一观
上面无论人物的面貌还是服饰
都雕刻得十分精致
将宏伟又凶险的战场展现得淋漓尽致
“泼水观音”,顾名思义
就是以水泼石,将石头泼湿之后
石头会显现出一副观音大士的画面
观音半侧面坐姿形象,形态安详
栩栩如生,令人称奇不已
这块石头是一块椭圆形的大型岫玉
被小心地放置在精雕的莲花底座上
人们心中对它充满了期盼和虔诚
常在池边的香炉里焚香祈福
还有人会将硬币抛向莲花座上许愿
头条菌提醒,别看距离不远
抛中莲花座,绝不是容易的事哦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这里的茶室又名读书堂
读书堂内还有很多报纸杂志等可以免费取阅
很多大爷喜欢来这里
一边晒晒太阳一边喝茶聊天
在茶坊后面是一处水廊
双面开敞,下有立柱
东西两边各有一座小亭子
每一个亭子顶上都有一只仙鹤停靠
一个的叫做鹤唳亭
一个的称为湘真榭
游客可以在凉亭内休息小憩
或是欣赏对岸的蜡梅,怡然自得
亭子的对面是古藤长廊
盛花期犹如悬挂了紫色瀑布
如梦如幻,是不可错过的美景
即使是冬季这里也是古色古香
还有美丽的小姐姐在这里拍古装照呢
逛完了外园逛内园
醉白池的内园其实才算得上
是整个园林的精华所在
中间有回廊等相互连接
主要有雪海堂、四面厅、池上草堂
轿厅、宝成楼、乐天轩等建筑
这些楼阁多为清代建筑,分外古朴雅致
内园整体布局以一泓池水为中心
池内种植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虽然现在已经过了莲花的开花期
不过清池残荷在这冬季里也别有一番雅趣
池塘内千姿百态的残荷茎干
与清澈的池水倒影相映成趣
池内的锦鲤仿佛都被吸引得不肯离去
真像一副生动的水墨丹青
环池三面皆为曲廊亭榭
晴雨均可凭栏赏景
池上草堂可以说是整个园林最知名的建筑了
堂内有书法家胡问遂先生
所书写的“香山韵事”匾额
里面摆放的桌椅和茶几
都是明清时期留下来的
整个建筑横跨在池水之上
古朴雅致,四周有回廊相连
檐下还有著名书画家程十发先生
所手书的“醉白池”三字匾额
来这里的人基本都要拍照留念一下
四面厅,别名“柱颊山房”
是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泼墨畅吟之处
董公曾在此挥毫书屏
“堂敞四面,面石背池,轩豁爽恺,
前有广庭,乔柯丛筱,映带左右”
可见这个位置实在是深受董其昌喜欢了
庭前还有一颗古樟树
距今已有300年的树龄了
枝繁叶茂,两三人都合围不过来
“舫”是一种类似舟辑的建筑物
又称旱船,多设于水中
供当时的人游玩宴饮或赏景
醉白池里也有一处这样的建筑
被称为“疑舫”
盛夏之时推开窗户
就可以看到旁边的荷花盛开
是当年书画家董其昌邀请好友
休闲小憩,吟诗作画的地方
这座屋子比较有历史了
这是宋代进士朱之纯
建造“谷阳园”“文澜堂”的旧址
后来几经修复,才得以保存
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是上海最古老园林建筑之一
轩旁墙侧竹林掩映、松林碧翠
有一颗有着250年树龄的古银杏
还有造型奇异的凌霄石
象征为官者需“为民服务,清正廉洁”
雪海堂,是清末宣统年间建造的
因之前大厅前后广植梅花而得名
厅前一对石狮看似不太起眼
但却是为洪武年间的文物
雪海堂还有一段故事
民国元年12月27日
孙中山先生曾来雪海堂做重要演讲
并在堂前与同盟会会员、地方人士合影留念
这里也曾经是松江救国同志会的重要活动场所
内院南面还有一处“园中园”
风景独特,被称为“盆景园”
这里主要分为山水盆景园和树桩盆景园
摆放着多盆造型迥异的盆景
以中国传统风格为主
充分利用廊亭、景墙、水池等
构筑出了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
让人逛起来觉得处处是惊喜
一点也不会觉得乏味
头条菌在这里友情提醒
进入内园一定要慢慢走哦
千万别错过转角的精美石刻
在这块石头上雕刻着10只雄健的梅花鹿
其中9只却都在转头回望
据说这是因为古时候
松江外出做官或是经商的人
十个人有九个人最终都要回到家乡
十鹿九回头,以鹿喻人
寓意落叶归根,不忘故土
▲难得糊涂碑刻
▲魁星像碑刻
▲竹叶诗碑刻
邦彦画像是一条石刻长廊
是松江著名人物画家徐璋所绘
刻的是松江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如状元、进士、举人等
线条细致流畅,是松江文化瑰宝
在邦彦画像不远处就是
《前、后赤壁赋石刻》
上面刻着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
书写的苏东坡的《赤壁赋》
笔法流动自然,实属精品
喜爱书法的小伙伴真是看到走不动路
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松江独特的地理位置
吸引了大量的鹿和鹤
渐渐地就被称为茸城
五茸砖刻浮雕共有六幅
镶嵌在赏鹿厅回廊之上
周边居民都喜欢来这里晒太阳嘎山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