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犬(Army dog)“海伦”身体贴着地面,眼睛紧盯前方,静静的移动着身体,棕黑色的皮毛让它完美地融入了环境。
在发现了藏在帐篷中的“敌人”后,它站了起来,仍然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它发给埋伏在几百米外的解放军战士杨余海目标已锁定的信号。26岁的杨余海跑到帐篷边,大声警告敌人投降,海伦也跟着在原地狂吠了起来。
“敌人”选择反抗逃跑,杨余海一声令下,海伦飞奔过去纵身一跃咬住了“敌人”,直到它听到了放口的命令。
这只是每天在北京军犬繁育基地的近千条军犬和他们的训犬员兼战友和最好的朋友的一次训练。未来,他们的训练项目和配合将更接近于实战(actual combat)。
201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犬工作规定》将军犬定位为特殊战斗员和军队战斗力的组成部分。
军犬基地训练处处长张可说:
“军犬的使命任务将从警戒(on guard)、巡逻(patrol)、搜救(search and rescue)等传统常规用途,向作战(combat)、反恐(counter terrorism)以及维稳(maintain stability)等领域拓展。我们还要培养特战军犬。”
虽然是个比利时牧羊犬帅哥,但是“海伦”却有着一个女生的名字。这是杨余海起的,他只是觉得好听。那个时候“海伦”还是个跑步都会摔跤的小奶狗,所以也没有什么发表意见的机会。但从”海伦”在基地出生的那一天起,它就成为了一名特殊的军人。
尽管我军的高精尖武器装备越来越强大,但是军犬仍是不可替代的军事力量资源。它们有着目前任何科技无法效仿的灵敏嗅觉(sensitive sense of smell),可以走在部队前面定位爆炸物(locate explosives)。它们还可以按要求放置炸药并引爆。
最重要的是,它们忠诚不畏惧,即便面临生命危险。基地曾经向云南边防部队输送过一条叫“班德”的军犬。在2012年一次缉毒任务中,“班德”壮烈牺牲,据说它至死还咬着一名毒枭的手没有松口。
作为全军唯一集军犬教学、繁育、科研和训练多样化军事任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这里每年都会向全国各部队输送优秀的军犬。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基地还有一个专门负责退役军犬疗养的区域。
目前,这个军犬疗养院住着一百多条军犬。除了因为年龄退役的,绝大部分是因为性格或身体问题无法完成军事任务而被迫退役的军犬。犬的寿命通常只有10到15年,军犬两岁左右可以正式参加任务,由于训练和工作强度大,一般7到8岁就不能高质量完成任务了。
“虽然它们退役(retire)了,但是它们和现役(in active service)的军犬待遇是一样的。我们会照顾好它们,为它们养老送终的。”基地饲料装备研究室主任罗秉坤说。
从和训犬员上刀山下火海,到安逸的疗养院,犬也需要适应的过程。新的军犬工作规定中明确鼓励训犬员和社会收养(social adoption)军犬。罗秉坤认为退役军犬被家庭收养是个更好归宿,因为有了家庭的爱,它们的生活会更幸福。
由于每条军犬在部队里都是有编制的,部队对于收养退役军犬的家庭有严格的要求,领养后还要跟踪监测(tracking and monitoring),犬死亡也要及时报告部队。
军犬退役后最好的归宿就是被它们爱着的和爱着它们的训犬员收养。“想想,我怎么能舍得它呢。”杨余海摸着“海伦”的头说。
记者:崔佳
视频:崔佳
实习编辑:卢烨
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
(ID:chinadaily_mobile)
为您的英语保鲜
长按可关注本微信号
吃一瓣他们种植的神奇水果,让雾霾的日子好受一些丨解码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