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岸线上,全新价值高地即将诞生。
最新70万㎡无界客厅规划获批,三水交汇处方案公示,双轨上盖商业综合体竣工,上海酝酿下一个世界级水岸开始。
紫竹研发基地二期核心区控规调整现已获批,分东西两块,位于樱桃河与黄浦江交汇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核心区范围内,总用地面积约70.11公顷。
中心区域有一座15号线南延伸兰香湖南路地铁车站,今年三季度将正式开工建设。
通过规划优化,在规划区域植入会议、展览等功能。核心区将形成服务研发二期片区、辐射大紫竹与“大零号湾”的生产生活配套中心,实践“城市客厅”的多功能全服务体验。
通过对樱桃河两岸进行协同开发,提升核心区的复合功能和城市风貌。通过历史传承、文化彰显和科创引领,展示核心区历史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双重风貌魅力,营造兼收并蓄的魅力人文水岸。
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西延伸公园是落实“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举措,已列为上海市“民心工程”。本次规划落实滨江公园蓝线,确保公园按期开工。
此次规划调整加强了核心区轨交站点与周边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开发,采用互联互通的立体开发模式,实现地块间的无车化慢行连通,提高轨交站点步行可达性,同时加强站点与公共服务设施及滨江绿地的步行联系。
被誉为上海滨江轨交线的23号线,从上海体育场出发,终点站至闵行开发区,一期工程土建6标紫竹高新区站一期基坑正式进入开挖作业阶段。也是目前23号线全线最深车站之一。
23号线的到来,终于在徐汇滨江和浦江第一湾之间实现了一线直通。
从南至北还会途经多个成熟、新兴经济开发板块,包括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零号湾世界级科创湾区、吴泾转型创新区、华泾(徐汇滨江南延伸段),直至徐汇滨江国际大都市卓越水岸。
紫竹高新区现已开通的15号线,也被称为上海“科技线”,也被称为西部大动脉。
未来还将向南延伸,自闵行紫竹出发,一路南下与5号线望园路站交汇,已被列入《2024年上海市重大工程清单》。
紫竹地铁广场是紫竹高新区首个轨交综合体项目,位于15号线和23号线紫竹高新区站上方,近日顺利竣工。
通过轨交升级带动园区产业升级和服务升级。在对研发办公楼进行升级改造时,注入了商业、文化、科技等多元体验内容,并实现地下空间与地铁站点的无缝衔接。
这样的紫竹新门户,将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提供高效率的研发平台、高品质的物业空间、多元化的商业和高水准的城市风貌。
“三水交汇地区”位于闵行、奉贤交界处,形成独特的“三水八岸、十字水系”格局,也将这个区域分为了四个片区,从展示方案中,可以看出四个片区所承担的角色。
自此,黄浦江、大治河、金汇港交汇之处将成为继徐汇西岸、北外滩、东外滩规划后的又一世界级的滨水中心。
“三水汇·全球未来湾”和“十字绿洲·世界级中央生态创新区”两个方案脱颖而出获得展示。这个2500万㎡世界级水岸,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可以预见。
紫竹所处的吴泾片区将以无界智创绿湾——浦江之眼,结合在地科创资源,营造产城融合示范地,嵌入黄浦江优质生态基底,形成无界发展的城市绿湾。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商业地标辐射区域点亮浦江之眼。
闵行南部的大零号湾,奠定了这片区域科创的属性。10多家航天、航空、船舶领域的科研院所、2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两所双一流高校,上海交大、华师大,估值亿元以上企业超100家,估值超10亿元企业约30家,汇聚3000+硬科技企业,未来将吸引约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计划在2035年形成万亿市值高技术企业集群,未来将引领上海的第三次科创浪潮。
紫竹高新区、大零号湾、三水交汇……城市生长就是这样,画龙点睛的一笔笔是在当下,水到渠成后则是价值的“无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