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Wind万得
中国大陆领先的金融数据、信息和软件服务企业,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财经报  ·  债券市场指数小幅波动 ·  昨天  
WhatonBusiness商业评论  ·  黄奇帆:金融的本质,就是3句话 ·  昨天  
中金点睛  ·  中金《秒懂研报》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Wind万得

生成式AI:营销支持新引擎

Wind万得  · 公众号  · 金融  · 2025-01-18 06:57

正文

导读:2024年,AI营销频频引发市场关注,巨头大力投入的背后基于一个基本共识——AI营销是最先落地的AI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营销正逐渐成为现代营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还为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以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式触达目标客户,提升营销效果和投资回报率。AI能给传统的营销带来哪些革新?目前投融现状如何?本文尝试分析和探讨。

01 AI大模型如何重构数字营销

数字营销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数字媒体和数字渠道,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和优化,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也是以数字化形式为企业、品牌、产品和服务寻找目标客户、开展宣传推广和销售营销的一种方式。相较于传统营销,数字营销在信息获取、信息传递方面拥有明显优势,而生成式AI,将放大这些优势,重构数字营销。

生成式AI具备类似人类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在文本、图像和视频理解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数字营销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营销行业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和数据,这些经验可以被量化并存储,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巨大的价值收益,同时也为生成式AI技术在数字营销的落地提供了条件。目前数字营销行业正经历一场由AI智能化引领的深刻变革,引领企业逐步进入一个更加智能和高效的营销新时代。

AI从洞察、创意及媒介三项能力上赋能数字营销。

(1)洞察能力:增强分析能力及效率。AI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总结市场趋势、提出观点,并对关于消费者需求进行深度剖析,并将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可视化展示。这种能力帮助营销人员更高效、精准地理解广告主多元化的营销需求,精准把握市场动态,为营销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创意能力:增强创意扩展能力及生成效率。AI在创意内容的生产商展现出高效的生产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能够极大提升内容产出效率,通过模型训练生成多样化的创意素材,可以提升广告文案效率,同时增强创意扩展能力,为品牌提供丰富的个性化内容。

(3)媒介能力:优化媒介选择。AI可以通过智能推荐、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优化广告投放和媒介选择,提高广告主使用媒介渠道进行营销的能力及效率。

图表 1:AI赋能新型数字营销  

 数据来源:秒钟营销科学院、RimeData来觅数据整理
生成式营销的优势在于主动式营销。2023年前在技术更新下,数字营销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逐渐迈向智能化营销。2023年生成式AI爆发,智能化营销在理论基础、营销对象、沟通方式、协作方式、流程特征、协同角色、竞争模式上均进行了变更,升级成生成式营销。其中最为核心的差异点在于生成式营销是主动式营销,是基于大量数据获取洞察,并基于这种洞察对个体需求进行预判,发掘消费者自我并未意识到的潜在需求,并通过介质进行营销,而非传统数字营销由消费者行动后再响应需求。
图表 2:智能营销与生成式营销对比

 数据来源:明略科学RimeData来觅数据整理
从国内外运用生成式营销的案例来看,主要在六大业务领域进行应用,分别是AI+广告、AI+内容、AI+社媒、AI+电商、AI+用户增长、AI+创新管理,其中广告、内容及电商是AI应用落地较多的领域。
如腾讯妙思可为广告主提供文生图、图生图、商品背景合成、妙思衍生、特定风格LORA等不同场景的创意工具。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创意生产方式,显著降低广告素材的生产成本,并通过AIGC技术解决了广告创意制作的成本与灵感难题。通过模型训练,基于客户对素材的偏好进行优化,使得生产的素材在起量成功率、创意CTE(点击率)、创意条均消耗等指标方面均优于行业平均值。
生成式AI内容端赋能广告主,缩减制作成本。如可口可乐通过与AI创意工具的结合,快速生成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定制广告内容。AI不仅帮助可口可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广告的精准投放,还极大地降低了广告创作的时间和成本。通过AI的创意生成工具,可口可乐能够在短时间内推出符合本土文化的广告文案和视觉素材,使品牌广告更有吸引力。
AI可为电商商家多方面赋能,持续驱动商家经营和触达效率快速提升。如阿里巴巴推出的“阿里妈妈”平台,可为商家提供多方面的赋能。从投放系统来看,阿里妈妈推出了一站式智能营销投放系统,如“万相台无界版”、“全站品效推”及“全站推广”等,这些系统利用AI技术简化了商家的经营难度,提升了多场景经营效率;AI技术来说,研发了针对电商消费营销场景的LMA模型,结合淘系平台的消费者行为数据,完成基础体系建设,并发展出AIGX”全体系应用


02 大厂为何紧盯营销视频

纵观海内外巨头,2024年发力营销趋势非常明显。究其背后的原因,信达证券表示在线广告在作为互联网主要盈利模式的前提下,营销可能是AI商业变现最快的领域。

2024年10月,谷歌备受期待的AI Overviews广告正式上线,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广告形式。据悉,用户在谷歌进行特定的搜索时,将可能在AI生成的摘要中看到相关产品的广告。无独有偶,微软也在其Copilot聊天机器人中引入了广告形式,同样将内容与广告做了结合。

在AI+营销方面,走在最前面的是Meta,其推出Advantage+人工智能广告工具套件后,公司研究发现,Advantage+的广告客户的广告支出回报率提高了32%。扎克伯格表示:“未来几年,人工智能还将能够为广告商生成创意,并能够根据人们的喜好对其进行个性化设置。从长远看,广告商基本上只需要告诉我们业务目标和预算,剩下的事我们会帮他们做。”

国内互联网企业也在同步跟进,抖音、快手、腾讯、阿里等主流广告营销平台都在尝试将AI工具用于营销各个环节。腾讯发布的2024年三季报中显示,营销服务收入299.9亿元,同比增长17%,马化腾表示:“我们持续在产品和运营中部署AI,包括营销服务和云服务,所带来的切实可见效益也愈加显现”。

无独有偶,快手科技CEO程一笑表示,在2024年第三季度,快手还在持续优化基座大模型的性能,深化大模型在内容理解、内容推荐、内容生产及用户互动的应用。使用一站式视频剪辑工具生产的单条视频广告成本,可以从超过200元降低至0.47元。而字节跳动则透露,借助相关工具,可以使素材产能提升4倍。

总而言之,不管是从降本增效的角度,还是广告效果的角度,AI营销都正在成为广告主的必需课。而科技公司还在进一步降低AI营销的门槛,以期望能覆盖全链路,彻底颠覆业务模式,据微播易预测,2030 年中国 AIGC 广告营销市场规模将达到 1500 亿元,相较于 2025 年有 10 倍增长。AI广告营销市场增速远高于总体营销市场规模增速,表明预计更多广告资源投放将转向 AI 相关的应用平台。

图表 3:2023-2030E中国AI营销业务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微播易、RimeData来觅数据整理

不过,在彻底颠覆传统前,AI营销也同样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隐私问题。AI生成内容在效果广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同时也引发了版权与用户隐私保护的新忧虑。欧洲及其他地区的监管机构正加紧对科技公司利用AI训练数据的处理方式进行严格审查,互联网公司依赖个人数据来训练大模型,然而这是否涉及用户隐私仍十分难以判定。
其次是AI技术对传统广告从业者的冲击。随着投放系统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人工服务的空间与价值逐渐缩减。营销公司在“All in AI”战略推动下,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员工数量也在同步减少。这将给传统的广告从业人员带来冲击,他们不得不提升自我以适应新的行业要求。

不过,新兴事物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AI营销在提升生产力、改进客户体验的同时也会面临着各种困境。但我们相信,AI大模型变革者形象已经确定。未来科技巨头们将进一步平衡科技与伦理,最终实现技术的普及,为行业找到新的增量。

03 营销支持投融动态

互联网广告一直是互联网企业重要收入来源,如何定位目标客户,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投放是所有行业参与者共同思考的事情。AI营销为企业数字营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使其从可选项转变为必选项。在营销支持领域,随着AI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在广告、电商等传统行业中,将继续发挥在数据处理、用户画像、智能推荐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升级,市场也在期待行业真正发生变革。

目前AI营销已经从早期的探索和初步应用,发展到技术应用不断深化的阶段,AI技术在营销的各个环节,如用户筛查、内容创作、创意投放、效果监测及行为预测等领域都有所贡献。目前,营销支持主要参与者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这些公司能为广告主提供高效、精准的营销解决方案;同时,专业的营销服务公司通过引入AI技术,也实现了个性化的营销解决方案;此外,部分初创企业推出了新颖的AI营销产品和服务,满足特定客户群体的需求。

下表是我们整理的2024年以来营销支持发生的相关投融事件,可以看到赛道投融火热,知名机构与产业资本争相投入。从交易轮次上看,融资主要集中在A轮及以前早期事件。从融资金额上看,千万级融资事件最多,机构更偏向于投小投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登录Rime PEVC平台获取营销支持赛道全量融资案例、被投项目及深度数据分析。

图表 4:营销支持2024年以来部分投融事件

 数据来源:RimeData来觅数据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来觅研究院撰写,其版权系深圳来觅数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Rime 或 来觅数据)所有。未经来觅数据许可或授权,任何单位或人士禁止转载、引用、刊登、发表、修改或翻译本文内容,及其他以作商用的行为。许可或授权下的引用、转载时须注明出处为Rime或来觅数据。任何未经授权使用本报告的相关商业行为都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来觅数据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内容基于来觅数据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我们力求本文内容的客观、公正,但对本文中所载的信息、观点及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保证,亦不负相关法律责任。受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资源的限制,本报告全部内容仅供参考之用,对任何人的投资、商业决策、法律等操作均不构成任何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对因参考本报告造成的任何影响和后果,来觅数据均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