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朱门大叔
阅读即进步,时间就是效率,欢迎关注微博@噗嗤大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上个公厕,夫妻接连感染此病毒!紧急提醒 ·  2 天前  
湖北经视  ·  明起预约!这笔钱别忘了领 ·  3 天前  
湖北经视  ·  刘诗诗、吴奇隆,突传消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朱门大叔

26岁白领患胃癌离世:那些被“重口味”祸害的中国人

朱门大叔  · 公众号  ·  · 2019-04-29 18:25

正文


文 | 小椰子

来源 | 精读(ID:Jingdu999)


0 1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26岁的沈阳姑娘小薇,经常肚子肿大、疼痛难忍。

被家人送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肚子里都是腹水,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小薇是广告公司的策划,每天三餐都不定时。

更甚的是,她最爱吃重口味的食物。

麻辣烫、酸辣粉、水煮鱼天天吃得不亦乐乎。

让她常常胃痛,饮食习惯扛不住了就吃点止痛药。

直到腹部凸起,一到晚上就痛得受不了,才告知家人。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薇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不幸离世。

她的主任医师说,小薇并没有胃癌家族史。

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是主要的病因。

梁文道说过这样一句话:

近三十年来,中国最大的变化之一,是越来越重口味。

麻辣烫、水煮牛肉、辣子鸡、小龙虾、香锅、烧烤、火锅、各类川菜湘菜馆......

中国人最爱的食物,往往是高盐、重口味、钠含量超标的。

有位网友这样描述了当代年轻人无辣不欢的状态:

菊花已经冒血,香锅依旧不停。

哪怕明早腚痛,今夜还要再来。

世界越来越丰富,我们喜欢的口味却越来越贫瘠。

殊不知,你的重口味,正在慢慢毁掉你。


0 2


17年4月,江苏一位27岁的女子,连续吃了四个月的麻辣烫。

之后发现自己肠胃不适,一吃就吐,暴瘦40斤。

患上厌食症的她,情绪低落,更伴有停经,人生从此被毁掉。



17年9月,南京一位30岁的男子,因酷爱烧烤,患上肠癌晚期。


他7天内,至少有5天在吃烧烤。半年前开始便血,以为是痔疮,没太在意。

送到医院就诊,已是肠癌晚期,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了。



18年1月,湖南一位15岁的少年,在吃了15包辣条后,被送去医院急救。


他的肝、肾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小便呈酱油色,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无效。



19年2月,浙江一家五兄弟,四人接连得胃癌。


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特别爱吃腌菜等高盐食品,酸菜、豆腐乳、腊肉是他们每天不可缺的一部分。

有这样一项研究表明:

每年世界上新增的胃癌病例,有超过半数来自东亚地区。

陈宝塔做过一个总结特别触目惊心:

得胃癌的人到处都有,但东亚尤其多;

因胃癌而死的人到处都有,但中国尤其多。

爱吃辛辣的食物,会刺激增多消化液的分泌,使得肠胃道粘膜充血甚至水肿;

爱吃高盐的食物,会诱导胃粘膜的癌变,还容易引起记忆损伤及老年痴呆等疾病;

爱吃重糖的食物,会增加血管压力,诱发心脏病、糖尿病、头痛、脂肪肝,还会加速衰老。


重口味,对味觉的刺激来得更直接,也更容易抓住年轻人的心。

然而,这样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只会慢慢腐蚀你的生活,带走你真正重要的东西。

相比之下,邻国的日本人为什么那么长寿?



100种说法里,有99种都归功于他们清淡的饮食。


他们一天要摄取多种食材,包括蔬菜、豆类、杂粮、鱼类、海藻和少量的家禽及乳制品;

他们烹调少油少盐,尊重食材原本的味道;

他们喜欢将生菜、胡萝卜、黄瓜等拌入调味汁直接生吃;

他们经常采用蒸煮的食材加工方式,既减少高温热油对营养素的破坏,又减少油类摄入;

无数名家大厨都说:日本料理的精髓在于保留原汁原味。

长期重口味的人,味蕾已经麻木了,吃什么都想加一勺老干妈,根本尝不到食物本真味道的美好。



0 3


不光饮食上的重口味,我们的文化,也正在慢慢变得越来越重口。

你发现了吗?

充斥于世面上的各种海报、产品包装,总是喜欢用上饱和度极高的大红大黄大绿;



打开电视电脑,各种艳色的又土又丑的广告代言;



每天上下班的时候,都要被投放在电梯里的广告给恶心一番:


一群人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大吼大叫,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拍婚纱,让人视觉听觉都不堪其扰。



不光如此,自从各类短视频软件越来越火之后,我们变得越来越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了。


各种重口味的视频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大脑分泌出多巴胺,得到短暂的满足。

于是我们越来越喜欢去追求各种快感,看明星八卦、看色情段子,看重口味吃播、看各种游戏爆头......

回想一下,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去读完一本没有爽点、充满干货、能丰富你的知识框架的好书了?

你有多久没有完完整整、不快进地看完一部有些枯燥、却耐人寻味的好电影了?

重口味文化的洗脑,让我们所有人感官的敏感度都在下降。

耳朵开始听不进复杂的东西,眼睛看不到复杂的东西,大脑都开始在简单化。

《娱乐至死》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深以为然。


0 4


重口味,甚至让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贫瘠。

拾遗君讲过这样一个例子。

去年年初,平昌冬奥会男子花样滑冰项目中,日本选手羽生结弦蝉联金牌。


央视解说陈滢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赞美道:

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索契冬奥会冠军在平昌面对四周小将们的挑战,让我想起了一句话:

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

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

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



她的解说在日本彻底火了,无数日本网友惊叹:


“中文实在是太美了。”



“汉语的确是优美流畅的修饰啊。”



而被重口味网络语言洗脑的我们,又会怎么夸呢?


“太给力了。”“666。”“卧槽,太牛逼了”......


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

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

古人形容开心会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只会“哈哈哈哈哈哈哈”。


语言可以传承文明,让后代人站在前代人的肩膀上。


重口味降低了交流的门槛,却也暴露出现代人语言上的饥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