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一切行业之母,房子不是卖给建筑工的,金融产品的利润是来自实体的。没人干实体了,资本市场还会好吗?炒房炒股还能持续吗?
春节后我的两个朋友都先后从公司离职,这两位朋友都是企业高管,总经理和总监级,年薪在20—30万,这个水平在成都地区算是比较高的了,至今赋闲。
经济下行还在寻底,中小企业正在经历寒冬,减员等同于企业在止血,尽量延长生命,在破产之前寻找机会。
这两个朋友,就是职业经理人,习惯了正规公司程序严密的管理流程,做任何一件事都像流水线生产产品一样,他们只熟悉自己的岗位,现在离开这样的公司平台,如果没有公司聘用他们,他们还能做什么?除非自己做,自己创业。
实体经济步入困境,其后果就是失业大军增加和就业难两大社会问题显现
。没有大量的实体哪里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在中国做实体有多难,难在成本太高,比如: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10%。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成了不能承受之重。
在这种生态环境下还想赚钱是不是难上加难。
都知道,高税负和高地租是所有企业主的噩梦,而说到底,病根还是在中国整体的财税框架上。其中,央、地事权、财权的不匹配加剧了“土地财政”,这一点已经无需赘言。
还有独一无二中国的税制。
简单来讲,税收分为间接税和直接税。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都是采取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比如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企业和个人,有盈利、有收入才征税。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直接税占整体税收的比重多半超过70%。
而间接税则直接对经济活动征税,比如增值税,只要有经济活动,无论盈亏都要征收,咱们国家现在就是。至于比例,那就刚好倒过来,间接税和直接税的比例为7:3。
对于制造业来说,什么都在涨。
工资社保,每年涨个12%-15%轻轻松松,食堂菜、水、煤、气同样涨个不停,房价房租要涨更是当仁不让。再算算物流成本,中国到处都是收费站,产品要出去都得中转三、四次,割三四次肉。
结果呢,唯独就是出厂价格持续下跌,小老板真的是欲哭无泪。
很多企业主干到最后发现,陪酒陪笑到头来还得赔钱。
说到税制问题其实也是个金融问题。税收的调控功能,驱赶着资本的流向。
政府说要扶持实体,但看到税怎么都减不下来,企业就算亏钱都还得交税。在这种情势下,资本不可能青睐实体经济。
在直接税领域,两大和财产性收入有关的主体税在中国基本不用征收,一是二级市场的个人资本利得税,二是房地产持有税。资本前仆后继。
在二级市场,中国仅对个人征收红利税,却不征收资本利得税。也就是说分红才征,而A股刚好不爱分红。
资本大佬不论他炒股套现赚了多少钱,都不用交税。A股广受诟病的个人大股东减持,之所以成为一种流行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税负太轻,套现诱惑太大。
当然,不对A股个人征收资本利得税,还有一些政治目的,毕竟股市事关国企融资。如果加以个人资本利得税,将严重打击股民涌入股市,为国企或一些背景深厚的大股东提供“无偿”股权融资的热情。
楼市的道理也一样,房地产持有税的缺位,必然是“土地财政”的税制基础。因此,尽管房地产持有税在美国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但在中国基本上没有正式征收,一些地方仅仅是“试点”。
从表面上看,以上两个税种不过是刺激股市投机和楼市泡沫。但从深层来看,政府的做法其实是在鼓励“食利阶层”的崛起,助长着整体社会“脱实向虚的倾向”。
大家最好都去炒股、炒房,干实业是又苦又累最后还不挣钱。
国企、银行以及股东、庄家成为了股市的赢家,批量炒房的个人和团体成为了楼市的赢家,食利者一片狂欢!实体成了最大的输家。
春节前后,民间舆论传“曹德旺跑了”,央视采访了他,曹德旺在美国投资了一个玻璃厂,看看他自己算的一笔账,和国内投资成本的比较:
1、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
2、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3、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
4、电力/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以上;
5、蒸汽成本:中国是美国的1.1倍;
6、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3.2倍;
7、税收成本:美国税收优惠力度大,在中国,各种税收不断,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广州一家物流公司,运送一批货物到海南,总收入为1.9万元,但利润仅有216元,其中上税需要1260元。
而美国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业,常常给予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比如房产税优惠30年内有效,如果公司达产,30年内将给予30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
8、清关成本:美国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
9、人工成本:中国成本优势趋弱,尽管美国劳动力成本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国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国内两条月总产量为4500吨的生产线用工250人,美国设备改进,同产能两条生产线才用工180人。
按照目前国内工人工资上涨趋势,如考虑国内5年工资再翻倍、10年工资翻两番计算,那么中国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优势了。
10、折旧成本:美国是中国的1.7倍;
11、厂房建设成本:美国是中国的4倍;
曹德旺说,他比较了一下,世界上税收最高的就是中国了。
《史记》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本的流向总是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曹德旺放弃国内投资而去美国建厂,也不是没有原因,很容易理解。
都明白制造业是一切行业之母,房子不是卖给建筑工的,金融产品的利润是来自实体的。
没人干实体了,资本市场还会好吗?炒房炒股还能持续吗?
过去几年,从事实体经济的人被互联网和金融人士嘲笑为老土,但“老土”才是中国经济的基础。
如果实体不行,最大的输家不是企业家,而将是中国的经济和未来!
【作者:
松竹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