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入群
(如群满请加微信:asdsgz,备注关键词“孙中伦”)
如何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
嘉宾:孙中伦
时间:2017.7.17 20:00-21:00
【活动简介】
“我会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可我并不知道那是谁。”
也许每个年轻人心中都有着这样的决心和困惑。
孙中伦曾也不例外,但他做出了选择。
2015年夏天,21岁的他大三结束,决定中断学业,从美国波莫纳学院休学一年,回中国打工,成为了东莞工厂的流水线工人,大理民宿的店小二,甘肃定西的初中老师,成都漆器厂的学徒工,北京某网站的新媒体编辑……他将这一路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结集成书《回来》(理想国,2017年6月出版),完成了一次何伟“寻路中国”式的观察和探索。
这是一次寻找自我的旅程——
“我会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可我并不知道那是谁”,带着这个最初的疑问,孙中伦开启了这段走访旅程,并将自身的青春迷惘和价值困惑融入其中。在他人的故事里,在对自我的不断追问中,他最初的疑惑是否得到了解答?
7月17日(下周一),我们将邀请孙中伦做一期微信群交流,关于新书《回来》,关于他的见闻,更关于选择,关于做自己。欢迎大家一起来和他聊聊。
【嘉宾简介】
孙中伦,生于1994年,美国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学生,主修PPE(政治经济哲学)和德语专业,罗德奖学金最终候选人,入选剑桥大学2017年社会人类学硕士项目。
【相关图书】
《回来》孙中伦 著
理想国,2017年6月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
《回来》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也是作者孙中伦的处女作,记录了他休学一年、回国打工的经历与所思。
2015年夏天,21岁的孙中伦大三结束,他决定中断学业,从美国波莫纳学院休学一年,回中国打工。他去到东莞、大理、定西、苏州、北京、成都,做过流水线工人、民宿招待、初中老师、新媒体编辑、寺庙居士、漆器厂学徒,一边流浪一边工作。
在东莞的流水线上,他追问工人们的生活与理想;在大理的民宿中,他遇见不得志的诗人;在北京的编辑室里,他对青春的痛与梦有了深切的感悟;在成都的漆器厂里,他理解了坚守和匠人的意义;在定西的孩子、父母和老师们中间,他重新认识了生命的真谛、贫穷的代价,以及人与人之间难能可贵的相遇和相知……
除了这一年的经历,他在给未能出生的胞兄的七封信中,写下了一个青年人对生活的困惑、对世界的求知和对自我的质疑,青春的迷茫、张扬和省思,在字里行间娓娓道来。而在想象中的胞兄的七封回信里,他似乎终于完成了一场与自己、与家人、与世界的短暂和解。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转载:联系后台 | 微店: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