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大集团BGI
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队伍,开展一系列重要动植物、人类健康、生物能源的基因组研究,致力于人类健康服务事业和科技应用领域的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物探索  ·  Cell | ... ·  4 天前  
BioArt  ·  专家点评Cancer ... ·  5 天前  
BioArt  ·  Science丨田申/Antónia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大集团BGI

新华社《环球》丨从田园到餐桌:一条农业链串出的“科技宴”

华大集团BGI  · 公众号  · 生物  · 2024-12-11 16:16

正文

《环球》杂志

一株“野草”,从非洲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实验室,变成一粒米,又回到非洲的广袤大地,背后是科研团队和科技企业20多年基因育种、实验筛选的过程
一个汉堡,面包、生菜来自北京,酱料来自河北,而牛肉来自澳大利亚,这些天南海北的食材通过100多个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最终汇聚到一起。
餐桌上的每一道美味,其实背后都藏着一场超级复杂又精彩的“产业链之旅”,这些链条不仅将世界各地的新鲜食材紧密链接在一起,还通过链上企业的协同创新与技术迭代,将基因科技、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等一项项“顶天”的前沿科技“种”在农田里。从田园到餐桌,这条农业链条既“顶天”,又“立地”。


一粒米的基因密码


人类经过上千年将水稻驯化成今天的样子,未来的水稻会长成什么样?答案竟然是“韭菜”!
“这个长得像野草一样的植物,就是培育多年生稻的父本——长雄野生稻,它来自非洲,有地下野生茎,呈狼牙状,叶面窄小,不见稻穗。”深圳华大万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万物”)总经理刘欢向《环球》杂志记者介绍,“如今,我们通过选育一年生亚洲栽培种与多年生非洲长雄野生稻的远缘杂交后代,培育成能多年生的水稻品种,让水稻就像韭菜一样,可以实现一次种植多次收割。”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的华大集团展区内,这株像韭菜一样可以一次种植多年收割的水稻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目光。透过玻璃器皿可以清晰地看到水稻根部分布着一层层被割过的稻茬,“理论上,多年生稻一次种植,每年两收,可以连续多年,目前试验田已收获8年。”刘欢说。
经年累月行走在稻田间,刘欢的皮肤被晒得黝黑。生长在云南农村的他,深知田间耕作的辛劳,考大学时本想离农业和土地远一些,不承想最终还是以这样的方式回到了农田。
小小的一粒稻米为何会用到基因科技?刘欢解释,多年生稻需要通过跨种远缘杂交让稻子长出地下茎,从而实现“多年生”的能力,全世界第一株成功的多年生稻由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培育。而从2012年,华大万物就跟胡教授团队共同进行长雄野生稻基因组研究,通过基因测序解读地下茎的遗传机制。
“例如水稻的杂交育种,传统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杂交,一代代地培育、观察,选出优良品种,育种过程受到经验及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刘欢说,“而通过基因测序,我们能找到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让研究人员进行精准培育,使育种周期大大缩短,育种成功率大大提高”。
一棵来自非洲的“野草”,经过20多年的杂交培育,变成一株多年生稻,并在中国13个省份试种推广,让中国人更有信心端牢自己的饭碗,同时有望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中国方
在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的布隆迪,有一块方整的水稻田,刚完成2024年的第二次收割,再过一段时间,无需再播种,稻茬上就会长出新绿。而管理这块稻田的则是两名中国人——华大万物国际项目经理张婉灵和农业技术专家陈启荣。
布隆迪属亚热带及热带气候,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充沛的阳光下,玉米、豆类、香蕉等当地作物茁壮生长。但是,受农业技术发展的制约,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国家。
一个月前,刚从非洲回来的刘欢,对那里的饭蕉依旧印象很深。“那是一种淀粉含量更高而糖分较少的食物,对许多居住在贫困地区的非洲民众来说,每天几根饭蕉便是他们所有的能量来源。”于是,让非洲朋友吃上大米,成了刘欢和他的伙伴们共同的愿望。
布隆迪国家项目负责人普鲁登特·纳塔尔·马赫罗梅扎表示,多年生稻不仅简化了水稻的生产流程,还大幅提高了产量。试验田的收成显示,第一季的产量是布隆迪传统水稻的两倍,未来随着种植技术的继续优化和推广,他期待在全国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6月,非洲布隆迪多年生稻试种田取得丰收

除了布隆迪,在非洲的乌干达、马达加斯加和马拉维等国,多年生稻也在落地生根。一粒米的环球旅行,不仅为非洲带去了先进的中国技术,也将中非友谊融进了土壤里。

*本文内容摘自《环球》杂志,文/《环球》杂志记者 张海鑫,编辑/胡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