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二(2月4日)晚间,美国邮政服务(USPS)宣布,从2月4日起暂停接收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寄出的包裹,直至另行通知。
该决定与特朗普政府2月4日生效的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同步实施,被认为与特朗普政府最新生效的贸易政策直接相关。
24小时不到,USPS网站又更新公告表示收回这一禁令,“自2025年2月5日起,美国邮政服务将继续接收来自中国和香港邮政的所有国际入境邮件和包裹”。
第一道政令还没有走出白宫大门,否定第一道政令的第二道禁令就跑出来了。什么叫美国版朝令夕改,这是一次完美的路演。
而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孤例,此前几日,特朗普政府还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征收25%关税,同样也是一天之内,在与加拿大和墨西哥领导人通话后,又宣布暂缓30天执行这个行政命令。
这就是特朗普政府的决策风格,见好就收,见不好就立刻撤回,你可以称之为“极限施压”,但是从国家治理与政府决策的角度,这属于典型的不成熟决策行为:脑袋随时一拍,随时就一个主意,也不进行可行性论证,更不会周密考虑具体实施与决策损失,充满了权力的任性与随意。
以这样的标准看特朗普刀刀向内的政治改造,包括以马斯克为刀砍掉美国救济署等动作,以及在军队、政府、学校和安全机构等更多领域里大胆激进的改革行为,这些决策勇则勇矣,但其稳定性与实施成效,还有待拉长时间通过结果检验。
从很多维度看,特朗普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人物,他抗压,坚韧,性格强势。他焦虑于自己国家在民主党领导下的持续堕落,对国家治理与国际政治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上任后更迅速兑现竞选承诺,把这些承诺一一转化为国家政策,他确实深刻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世界。
在这些层面,他超越了这个地球上的绝大多数政治人物,特别是经由选举产生的政治人物。
但是,他性格中不稳定的一面,构成了他施政的最大短板,很可能会让他不仅遭受来自政治对手和传统建制势力的抨击与质疑,还会导致政策半途而废,甚至像本文所举的两个案例一样朝令夕改。
而他还有来自联邦政治和政党政治的更大制度性挑战。美国没有中央政府,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地方政府在法律范围内具有极大的自主自治权力,特朗普的政令可以在联邦政府体系内得到实施,但在各州及州以下的政府体系,其影响非常有限,甚至几乎不会留下任何改革痕迹。
再就是政党政治的复辟行为。美国采取的是两党制。两党制有两党制的好处,比如可以及时匡扶上届政失,通过及时纠偏减少政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同时进行相对有效的政治监督。而且这种竞争式政党制度,可以有效保证普通大众的政治参与,避免权力窒息社会,使得社会更有活力,更具备创新能力。这些优点确非其它制度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