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药渡
药渡以自有药物大数据为依托,对上市及临床在研药物、药物研究进展和重要药物市场商业动态作出信息整合分析,传递最新最快最具价值的药物创新一手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sight数据库  ·  制药巨头 2024 年度成绩单(附 19 ... ·  3 天前  
药明康德  ·  首款!FDA今日批准辉瑞/艾伯维小分子疗法 ·  3 天前  
云南药品监管  ·  甲磺酸吉米沙星片说明书修订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药渡

核药:首个十亿美元分子诞生!

药渡  · 公众号  · 药品  · 2025-02-10 07:30

正文


核药赛道首个十亿美元分子诞生。

近日,诺华公布其2024财报。数据显示,其引进的核素偶连药物 (RDC) 产品 Pluvicto (177Lu-PSMA-617) 年销售额达13.92亿美元 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

这是全球核药赛道首个十亿美元分子。自19世纪末居里夫人首次提取出放射性元素镭,到20世纪放射性碘首次治愈甲状腺癌,再到后来随着靶向发射性核素疗法 (RLT) 兴起,治疗型核药开发速度不断加速,这一领域逐渐受到MNC的关注,自2010年后拜耳、诺华等均陆续开始布局核药。但尽管得到了财力雄厚的MNC的青睐,该领域整体发展在过去未见显著突破,并未出现商业潜力较大的单品。

Pluvicto里程碑式的突破在业内预料之中,且从目前诺华对这款产品的布局来看,其销售额有望再攀高峰。 近期, iSpot.TV (一个专注于电视广告的追踪和分析平台)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诺华Pluvicto的广告宣传费用超过4700万美元,超过了艾伯维的Skyrizi,位居榜首。更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Pluvicto的广告投入排名第五,11 月排名第七,而在此之前这款产品的广告花费未曾进过前十榜单。逐步增长的广告费用或许正透漏了诺华将集中资源进一步“力捧”Pluvicto的态度和决心。

首个十亿美元核药分子的来时路

了解Pluvicto的读者应该了解, Pluvicto并非诺华自研产品,为收购Endocyte公司所得 。但其实Pluvicto也并非Endocyte公司自研产品,由其于2017年从德国公司ABX收购而来。得益于这笔收购,原本眼看要偃旗息鼓的Endocyte公司股价飞涨,一年时间里涨了约10倍。

诺华于2018年10月Endocyte公司股价涨至高点时,以每股24美元的价格收购 Endocyte的所有已发行普通股,交易总金额约21亿美元。经此次收购,诺华获得Pluvicto和225Ac-PSMA-617。当时,Pluvicto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mCRPC) 的III期VISION 研究已经启动,且FDA已同意将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 (rPFS) 作为试验中OS的替代主要终点。

2022年3月,FDA批准Pluvicto上市 用于治疗晚期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阳性 (PSMA阳性) mCRPC成人患者。此项批准基于III期 VISION研究的积极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与使用标准治疗方案的患者相比,使用Pluvicto联合治疗方案的患者的总生存期有所提高,死亡风险降低38%,rPFS具有统计学意义降低。作为首款获FDA批准用于治疗mCRPC患者的RLT产品,Pluvicto的成功为核药赛道的其他选手打了个样。

从首次获批至2024财年结束,Pluvicto已为诺华贡献26.43亿美元营收,收购交易早已回本。 根据诺华信息,上市首年 (2022年) Pluvicto总销售额为2.71亿美元,2023年该款产品的总销售额9.80亿美元 (同比增长261%) 。上市第二个完整年,即2024年,Pluvicto总销售额为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42%。

根据诺华管线披露情况,目前针对Pluvicto仍有四个适应症在研,其中针对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 (mHSPC) 的研究处于III期临床阶段,预计于2025年完成并计划提交申请。结合Pluvicto当下强劲的放量势头和诺华对其在适应症扩展、准入地区扩张和商业化上的进一步布局,该药未来可期。

核药,热度持续高涨

20世纪四十年代,医生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这是核药 (治疗用) 最早的临床应用记录。21世纪,科研人员在放射性同位素的基础上添加了靶向结构,即抗体导向放射性药物,相应的上市产品有Zevalin 和Bexxar。

2010 年之后,随着RLT的快速发展,MNC快速涌入核药赛道。 其中,拜耳是一众MNC中最早入局的,其和Algeta共同开发的氯化镭[ 223 Ra]于2013年先后获FDA、EM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伴症状性骨转移且无已知内脏转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将治疗用核药推到了大众眼前。当时,不少分析师对这款药的年销售额做出了预测,认为氯化镭[ 223 Ra]的年销售额将达到约6.7亿美元。近两年,拜耳又陆续收购了Noria Therapeutics、PSMA Therapeutic和Bicycle Therapeutics,持续加码核药。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除上文提到诺华和拜耳外,礼来、阿斯利康、BMS、默沙东、强生等均通过并购、引进、股权投资等方式入局核药。 其中就交易而言,金额较大的有: 1) 2023年10月,礼来14亿美元 (溢价87%) 收购 Point Biopharma,获得POINT的核心资产PNT2002 (β放射性核素) 2) 2023年12月,BMS 41亿美元收购RayzeBio (创始人为NewCo红人Ken Song博士) ,核心管线被设计为锕基载荷; 3) 2024年3月,阿斯利康24亿美元收购 Fusion Pharmaceuticals,核心管线被设计为锕基载荷; 4) 2024年5月,诺华17.5亿美元收购Mariana Oncology,核心管线被设计为锕基载荷。

从这几笔大额交易也不难看出, 药赛道当下热点聚焦于α核素放射性药物,尤其是锕-225 。相比于β放射性核素,α 放射性 核素射程短,对正常组织损伤极小且几乎无副作用,安全性更高,适用于小肿瘤或微小转移灶的治疗。

不过因产品的特殊性,核药赛道目前也面临诸多困境。其中,被反复提及的便是 运输限制问题 。放射性同位素活性会在特定时间段内衰减,因此要及时递送至患者并进行施药治疗。由于给药窗口有限,核药的分销往往需要严格考虑运输距离以及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配套。有多条核药管线在研的诺华目前已在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分别设立了多个放射性药物生产基地,并于2024年中旬在浙江省海盐县启动中国首个放射配体疗法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尝试用密集的生产基地网络跑赢产品保质期,进一步扩大产品市场。

参考资料来源:
1.各公司官网
2. 其他公开资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