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杠杆游戏
“杠杆游戏”,资本精英的选择。由前媒体人和经济研究员主笔,致力于用数据读懂经济中的杠杆和泡沫。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51好读  ›  专栏  ›  杠杆游戏

郑州、西安、杭州、青岛晋级!

杠杆游戏  · 公众号  ·  · 2018-12-06 21:44

正文


欢迎各位杆友关注杠杆游戏系列号“ 黄大拿明史拍案 ”,和你读透明史,读懂社会


撰文|杆叔&编辑|欣欣然


杆友 山河 推荐Jason Mraz的《Lucky》 特意来听 (ps:欢迎杆友们点第二天的歌,或将自己的歌发给我们,可以写句简短的话,我们会将音乐下面原文附上)


人才争夺战即将结出最大的硕果。


据悉,今年各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抽样调查已经完成,郑州、西安即将加入常住人口“千万俱乐部”。


杭州、青岛不久之后也有望实现。


图1.2017年我国常住人口(准)千万人口城市  图表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当然,西安目前的常住人口统计,涵盖了托管的西咸新区。这恰恰是西安的努力和雄心。杠杆游戏在2017年写过文章分析,我国将出现10多个2000万人口的大都市区。


这些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将引领我国未来,为我国完成城市化、工业化贡献力量。并最终成长为世界级城市,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


当然,这一切还有个过程。扎实提高人口和产业承载力,做大做强是基础。



1


千万人口只是起步,出现10多个2000万人口体量的城市、大都市区完全可能

我的朋友,“城市战争”创始人孙不熟君认为,未来3000万人口规模的体量,是大省省会们发展,包括房地产未来的超级红利。


这个说法,当然略微夸张,但大方向很对。杠杆游戏一贯认为,千万人口只是起步,我国不少城市群内部出现1、2个2000人口体量的城市、大都市区,确确实实非常可能。


就目前来说,如上图1,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哈尔滨、武汉、石家庄、苏州,城乡常住人口都超千万。


苏州2017年常住人口1068.4万,也达到千万。图1有疏漏。


从市辖区城市常住人口角度,哈尔滨、武汉、石家庄、苏州没有达到千万。


所以严格来说,按照千万人口标准,我国目前有7座超大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


当然,从连片建成区城市常住人口角度说,重庆、成都、哈尔滨、武汉、石家庄、苏州实际没有达到千万。重庆、成都只是无限接近千万。


但未来超大城市远不止这些。撤县、撤(县级)市在我国特大、超大城市中如火如荼。特超大城市的就业和人口吸引力都很大,人口自然增长条件都不错。



就目前来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内部,起码就已经好几个两三千万人口体量的大都市区了。


加上厦漳大都市区、青岛大都市区、沈阳大都市区、武汉大都市区、长沙(株洲、湘潭)大都市区、郑州大都市区、西安大都市区、重庆大都市区、成都大都市区等。


这样一算下来,我国未来必然有10来个,2000万人口左右体量的大都市区。而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和旁边城市的配合,数个超级城市群基本也就成型。


这么说起来,郑州、西安、杭州、青岛,不久后加入常住人口“千万俱乐部”还只是开始,未来必然是更大体量的城市和都市区。


围绕这些超级城市、都市区应该怎么布局很清晰。当然不只是说房子,这么多人要涌入大都市区,有很多商机。


我有一个朋友抓住城市化后的母婴市场消费升级,已经有所成就;我还有律师朋友,抓住城市化基建融资需求,也成了著名的金融律师。



2


从人口角度而言,我国大都市区未来如何排序?


哪些大都市(会)区、城市群更强?其实悬念不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无疑是最强的。


而处在这三大城市群的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广州、深圳;北京、天津、新区几个核心城市,前景自不用说。


此前有人探讨过,我国会出现5000万人口体量的城市吗?上述城市有这个可能吗?


无论国外的超级城市东京、雅加达、德里、马尼拉、圣保罗、孟买,还是我国的北京、上海,这些两三千万人口的城市、大都市区,虽然已经足够大,但要突破四五千万人口,确实很难。


没有先例,不代表一定不可以。人类之所以没有出现过这样超级人口体量的城市(大都市区),很大程度因为少有国家总人口,能支撑起如此大规模的城市或大都市区。


除了中国和印度人口超过10亿,第三的美国只有3亿人出头,接着印尼、巴西之外,剩下的人口大国很快掉到只有1亿多。


而美国有很多特殊性,国家大,其城市化已经很成熟。所以,人类真要出现5000万人口体量的城市(大都市区),恐怕只有印度和我们有希望。


当然,一个城市(大都市区)资源承载能力、交通时间成本,是否可以实现5000万人在一起还勉强能运转,一方面可能和技术进步、城市科学规划有关。另一方面,是否可行,可能本身是个科学问题。


从目前的客观实际来说,上海大都市圈1+7城市人口总量可以达到。


京津、广深佛莞惠,未来也是有可能的,但这是个城市群,说成单一的大都市区(城市)不合适。另外京津毕竟还有水资源承载能力方面的约束。


具体到城市来说,目前,我国城市连片建成区常住人口迈上2000万的,可能只有上海。


北京常住人口虽然有2170.7万,但是北京还有一些郊区农村,所以连片建成区只是接近2000万人。


外界很多看法认为深圳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主要根据的是移动用户数量来判断。


但是从水电气数据看,这一可能不是很大。


考虑到深圳一些工厂外迁、制造业人口较高峰或有所减少。移动用户数量远超官方人口数据,杠杆游戏认为主要因为是,商务人群很多都是2个及以上的手机号。


必须承认的是,深圳人口多是肯定的。而且制造业人群虽然可能下降,白领岗位则多半继续在增长。这是深圳之于大部分城市的不同,初步完成了产业升级。


以深圳人社局最新披露的数据为例。2018年8月,深圳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156.87万人,环比减少17.84万人,下降1.5%,同比增加50.85万人,增长4.6%。


这个同比增幅还是很说明问题,充分说明了深圳的吸纳就业能力。



总而言之,广佛大都市区和深莞惠大都市区,未来肯定也是3000万,甚至更高体量的大都市区。


而我国户籍、城乡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重庆,抛开较远、自成体系的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不算,其大都市21区目前1900多万人,而且尚未形成像上海、北京那么大体量的连片建成区。


目前,重庆大都市区每年都是超过20万人的增长状态。很快过2000万不是问题,最终可能会形成2500-3000万的大都市区。


杭州、南京为核心2000-3000万人口体量的大都市区,也基本没悬念。


同样,目前自身人口较多的成都,未来其大都市区也有望达到类似体量。


武汉大都市区、长沙大都市区、郑州大都市区、厦漳大都市区、西安大都市区等,终极规模大概也会达到2000万人上下。


3


引领中国未来的大都市区,最不该歧视人


作为一名在外打过工的人,杠杆游戏非常讨厌一个城市排外。可喜的是,这轮人才争夺战让人本身,越来越得到重视,不管目的是吸引你买房或者其他。


对人的争夺,无论人才还是蓝领,是城市发展和竞争至关重要的变量。为什么说是变量?


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是相对稳定的,短期内很难改变,唯有人是有主观能动性、想要且可能改变世界的。


2017年开打的人才争夺战,看似很激烈,打到今天,套路其实都差不多。大学生直接落户、简化商服创业门槛、亲商重商,适当弄些人才房……当大家招数一样的时候,其实又有多大个差别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