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炮评级
国内数字币领域第一自媒体,文章涵盖区块链技术原理、币情分析、币圈资讯等,论点力求深刻毒辣、入木三分,不求中庸圆滑和面面俱到。主笔王大炮为中大计算机硕士,前阿里巴巴某架构组成员(组内一员,非架构师),自13年起对区块链保持高压关注,从未间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疯狂区块链  ·  今年楼市不会好的三大原因 ·  18 小时前  
二郎专注互联网  ·  小白不知道的 web3空投!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为什么你需要耐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炮评级

【大炮专访】QTUM 帅初:量子年底上万否,不是我们的关心所在

大炮评级  · 公众号  · 区块链  · 2017-11-26 11:21

正文

大炮专访第四期

专访嘉宾:QTUM CEO 帅初

项目官网:qtum.org

项目类型:国内两大公链之一,兼容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诸优点


本次专访全程视频,前方高能

温馨提示,专访中核心问题包含:

  • 帅初对中东区块链潜力的看法,QTUM在中东是否有相应推广计划;

  • QTUM独特的创新或优点;

  • 区块链中各类platform在当前生态中是否已经达到完善,它处于什么阶段,之后会怎么样发展;

  • QTUM当前进度,今后的规划和里程碑版本;

  • 主网上线稳定后,QTUM的工作重心是否会有明显变化,是否会保持更新迭代并加入新功能以适应区块链技术的进展;

  • 帅初在币圈和链圈之前的从业经历;

  • 帅初对基于量子生态链的应用的看法,有哪些进一步的打算;

  • 对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会有哪些应对;

  • 帅初对近期二级市场回暖的解读;

  • 帅初在未来一到两年内看好哪类项目;

  • 帅初想对大家说的话以及对行业的展望;

大家好,这里是《大炮专访》第四期,今天我们的嘉宾是国内两大公链之一Qtum的创始人及CEO帅初。帅初早于我进入阿里巴巴,我跟有幸跟他在同一栋楼工作,根据阿里文化他是我的正牌师兄,也是我王大炮的偶像,1989年出生的帅初年轻有为,已经入选2016年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的精英榜单。量子链也是当前以太坊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有望成为下一代公链的标杆之作。更多详细信息您可以通过QTUM官网(https://qtum.org/zh/)了解。

以下为访谈实录,为了阅读体验,已将对话内容做适当整理。

大炮专访-从此您与区块链零距离

王大炮


我们今天这次来迪拜是来参加Halalchain的发布会,身处迪拜这样一个中东最繁华的城市,师兄有什么心得体会想分享给大家?

帅初

QTUM CEO

大家好,很开心有机会可以借着镜头和大家做交流,非常感谢大炮的专访。我们现在在迪拜,迪拜的一政府部门想了解区块链技术最新进展,于是我们来做这方面的分享,也希望能把Qtum的想法传递给更多人。Halalchain在伊斯兰经济体中正在做出比较好的创新,自己有幸参加他们的开幕仪式,整个迪拜非常的开放,也看到了一些区块链的企业,我觉得是非常不错的。




王大炮


师兄认为以迪拜为中心,中东是否能成为下一个区块链的潜力爆发地区?

帅初

QTUM CEO

刚过来几天了解得不是特别深刻,但从之前新闻报道来看,迪拜政府对于区块链确实比较开放,欢迎各种各样的创业公司来此扎根和落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如果相应的立法和监管可以跟上,中东地区和迪拜是有可能可以成为区块链创新源头的。


王大炮


量子在中东有相应的推广计划吗?

帅初

QTUM CEO

暂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计划,只处于一个接触的阶段,但昨天量子链和迪拜一地方经济发展部门签署了一些合作备忘录,希望在未来迪拜的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我们能发挥一些作用。


王大炮


我们来问一个量子链基础相关的问题。白皮书中称量子链将致力于开发兼容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全新生态系统,那么除了兼具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优点之外,量子链是否有一些独特的创新或优点?

帅初

QTUM CEO

量子链做到现在,15年有idea起就开始筹备。16年3月份立项正式开发,做到现在差不多有一年半。整个发展的过程还算比较顺利,量子链的特点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建立在比特币和以太坊基础上取现有的优势做融合,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创新并得到认可,比特币按照货币的理念和角度去设计,是一个非常简单安全稳定可靠的货币体系,以太坊站在平台的角度去设计,两者定位不同。以太坊上过多的灵活性有时反而成为问题,前段时间Parity钱包被盗,并不是说智能合约的编程语言不安全或代码没写好,最本质的原因是设计上,不应该把大量的资金放在合约层或软件层保管,这具有巨大的风险。相对来说比特币对资金的管理和处理都非常标准化。比特币作为底层货币,以太坊声称作为平台,两者一个是Currency,一个是platform,Qtum更多是在此基础上取折中,基于比特币安全稳定可靠的货币协议,加上有限的灵活性重新实现货币加平台的理念,这是量子链做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另外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点是POS,目前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都处于POW挖矿阶段,而Qtum从一开始就是基于权益证明的系统,在技术上取得领先。此外很多区块链网络仍然是中心化的治理方式,比如说比特币分叉或不分叉是听谁的声音大,以太坊的分叉或不分叉都听Vitalik。分布式的网络如果采用中性化的治理,未来会有非常巨大的问题。而量子链上我们做分布式的治理协议DGP,有一套决策系统,大家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为网络做决策,这是对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创新,很多人可能对量子链有或多或少的误解,但是从我个人理解来说,我们走在了一个正确的软件开发道路上,不重复去造轮子,不重新去做一套代码。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量子链的开发是建立在400位非常聪明的比特币开发者和100位以太坊开发者的基础上,贡献独特的创新,相比很多项目从零开始只有两三个开发,这是更正确的软件开发途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自己,包括我们的团队,非常看好量子链未来生态的发展。


王大炮


师兄发表这个言论非常精彩,我非常认同,我本身也是做技术出身,在我们程序员行业内,重复造轮子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假设有些你的底层已经做好,为什么需要重复造轮子呢,完全没有必要且不一定造的好。那么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刚才师兄提到以太坊是作为platform的定位,那能否谈一下区块链中platform在当前生态中是否已经达到完善,它处于什么阶段,之后大概会怎样发展?

帅初

QTUM CEO

大家谈论区块链的时候其实有非常多的误解,15年以前整个中国市场上是没有区块链这个概念的,当时大家谈到的都是比特币和各种山寨币,然后我们把各种cryptocurrency背后的技术理念抽象出来,才有了blockchain这个概念,现在blockchain我觉得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cryptocurrency  ,一种是platform,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当你去谈论一个加密货币或者cryptocurrency的时候,可能更多谈论的是其中货币的属性。区块链当中货币属性最强烈的就是比特币以及以比特币为基础的其他货币设计,比如莱特币或狗狗币,技术上来说这些货币本身没有太多本质上的区别,不论是比特币也好,其他的比特币的分叉版本也好,它们的差别可能也就是几十行甚至上百行代码的差异,都是基于中本聪的工作去做的一种演进。而为什么市值上出现差异呢,更多的是由于投机性价值的不同决定了marketcap的大小。所以单纯从货币的角度来看的话,你不能把blockchain等同于一个货币体系。目前来说货币的理念在整个区块链行业当中被证明是work的,所以加密货币的市值也在不断上升。我觉得以太坊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在灵活性上做了拓展,有了智能合约,但如果按照平台的角度去要求那以太坊仍然是远远未成熟的,它也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因为如果声称自己是平台,那对你的要求和对货币的要求将截然不同,平台需要能够支持未来成千上万的dAPP应用,并且每个dAPP应用需要真的在现实世界当中有落地场景。对平台的要求还有几个非常关键的指标,第一个指标是TPS速度和你的处理能力以及可拓展性,这是平台最最根本的要求,平台要能够承载起未来长出成千上万应用的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强大的处理能力。第二点是平台上不同的应用应该独立,独立的前提需要一套非常完善的隐私保护机制,这也是一个非常根本的要求。第三个要求是平台需要有有好的经济模型,一个平台就是一个生态,一个生态要有好的经济模型去不断维护经济体的壮大,包括它入支的的模型,founding的model等。对平台的技术要求和对货币的技术要求是不同的,对平台来说可能共识机制不一定像比特币一样需要完全的去中心化,因为作为一个平台大家相信你,那有时候中心化的机制反而能取得更高的效率。
从这个角度看,现有的平台都不成熟,不论是以太坊还是量子链都一样,如果按照小学到大学毕业的正常教育历程来看,现在所有平台都处于小学阶段,以太坊的TPS每秒钟只能处理15到20笔交易,相比支付宝或者现有的很多安卓的平台,每秒钟都是处理成千上万比甚至几十万笔的交易,这是远远不够的。此外现有平台上并没有一套成熟的隐私保护机制,大家都是in paper,第三点是平台上除IC0外没有真正能work的model。在手机上同样没有可以使用的,大多都是投机价值。无论从技术的角度还是商业的角度,平台都是非常早期的阶段。如果抛开平台不谈我们去谈货币,你的速度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不能期望比特币每秒能够处理一万笔交易,对货币来说最重要的是去中心化的信任,decentration的程度是它的核心指标。怎么去衡量去中心化的程度呢,第一点是网络中全节点的数量,第二点是进入门槛,如果是一个很高的门槛才能进入,那就和现有银行体系一样,但是在整个加密货币领域里,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去参与到网络中对等的记账权利。总的来说,去中心化的程度非常重要,货币本身的资金管理方式也很重要。比如说多重签名机制,资金payment的支付标准等(比特币有五种标准的交易类型),标准交易类型对货币体系来说非常重要,第三点可能更重要的就是payment service,也就是支付的生态,比如说比特币可以买东西可以去真的和现有经济体融合。很多人说比特币非常慢,但其实快慢不会影响一个货币的价值,比如你要运一吨黄金从上海到北京,可能要一两个月甚至一两年才能clear。相对来看说比特币还是非常快的,出于大家对其的认知的差异,对比特币有不同的定位,这也是为什么有了BCH的原因。


王大炮


刚才师兄提到包括以太坊和量子链在内的Platform当前都处于比较早期阶段,那么量子链当前进度如何,以及是否能简单规划一下之后还会有什么里程碑的版本?

帅初

QTUM CEO

在量子链上面我们采取的更多是一种渐进的方式,即Currency加上Platform,这是我们的定位,因为底层的Currency协议和比特币非常类似,有很多技术创新我们可以移植过来,加上通过虚拟的账户抽象层支持不同的虚拟机和不同合约,在定义成platform的角度上, 相比以太坊有很多差异化的策略, 我们在朝着自己的路径在演进。以太坊还在挖矿而我们已经是POS,POS机制下的智能合约层面我们已经有时间上的优势和领先性。此外以太坊的EVM支持的编程语言通过solidity写智能合约,但是我们Qtum自己目前在做的X86的虚拟机,采取一种比较经典的通用计算机的架构,可以支持各种各样主流的编程语言写合约,这对平台的建设尤其重要,找到通过solidity写好合约的程序员其实要求非常高,因为该语言太小众,掌握并能够很好写合约的人非常非常少,而C++、Java这些主流的编程语言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很多的程序员都熟悉,我觉得这是一个更正确的演进方向。我们真的把传统IT开发者给带到区块链行业里面,让他们一起去建设区块链生态,所以说Qtum的路径上我们在向更主流的软件开发产业靠近,去吸引传统的开发者能够进入这个行业,然后一起去建设Qtum的生态。


王大炮


我关注到很多很多类似的公链在主网上线之后就一直在做一些边缘性或外围的开发工作,比如开发钱包浏览器,主网基本就停滞不前,也没有代码的系统维护,所以我想了解量子主网上线稳定之后,你们的工作重心是否会有明显的变化,是否还会不停的更新迭代以及加入一些新的功能来适应区块链技术的进展?

帅初

QTUM CEO


对的,其实我们的开发团队从主网上线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过,可以看到量子链的开发团队是整个行业里最勤奋的,为什么我可以自豪的这么说呢,因为可以看我们Github更新的界面,从17年3月份发布的一个demo版本到现在,我们已经发布了13个版本,这意味软件的协议已经迭代了13次,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指标,我们在一年里面已经自我迭代十几次,而不是说我做完一件事情就停止不前。我们周边的开发工具也在不断的实现,比如各种版本的Qtum钱包,因为我之前在阿里做过一段时间的产品,我个人可能更偏向于用户端,深刻能够理解到行业现在对普通用户的距离有多么遥远。我非常希望我们的各类钱包服务总有一种能让用户喜欢。我们的QT钱包基于比特币钱包做了很多改进,有很多智能合约的功能。在移动端也做了非常多的探索,在整个区块链行业里面第一次在移动端去实现智能合约的功能,这也是量子的所做出的很好的创新。我们还做了WEB端的钱包,不需要下载全节点就可以使用服务。开发了Ledger支持的硬件钱包模块,Qtum的Electron版本也在github上(Electron是比特币生态里最安全最好用的钱包服务,天然地支持多重签名),更多第三方钱包服务会支持Qtum的移动端。我们的核心协议也在不断的迭代,目前专注两个方向,一是lighting network闪电网络,这方面我们已经有Alpha版本,如果做得比较快可能今年就会出beta版本,届时就可以在Qtum网络上面实现闪电网络的传输。 我们现在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开发新型的X86虚拟机上,这是整个行业里面非常重要的创新,我认为它将成为整个区块链行业和传统软件行业相对接的拳头级产品,从我的角度来理解它是一个game changer,会带动整个区块链行业向主流软件开发行业融合,我们希望它未来能成为比EVM更加主流的虚拟机标准。

王大炮


我们很多读者都好奇师兄之前的经历,因为有些媒体称在开发量子之前师兄也开发过一些币种,师兄是否能简单介绍一下在量子之前你在币圈或者链圈的一些从业经历呢?

帅初

QTUM CEO

其实也不是完全开发过一些币种,更多是当时的一些探索而已,我是从12年开始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当时在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从11年开始硕博连读,12年开始从技术的角度去了解了区块链,当时就觉得和自己做的方向比较相关。当时博士课题做的是点对点网络下多媒体音视频的安全稳定传输,后来就发现比特币网络,也就是说最开始从技术和学术的角度上做了很多研究,也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挖矿,挖矿的时候也做了很长时间的软件开发,比如说矿池、区块链浏览器,对整个行业的软件开发非常熟悉,因为14年的时候整个行业比较低谷,整个行业都是在炒币,币价也到达了冰点,从13年的8000跌到1200再到900,所以14年其实是整个行业的冰封期,很多人都离开了,当时我就在学校里面做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兼职工作,比如帮别人做开发。当时很多项目都有所参与,但更多都是一个技术顾问和技术支持的角度。有些项目成功了,有些项目失败了,我觉得也比较正常,因为当时自己也不作为主要的leader或者founder去运营项目,更多的是做一些技术方面的支持。在14年底15年初的时候去了阿里,15年出来之后还加入了一家公司做co-founder,也做过行业上包括供应链,包括溯源等方面的应用,在15年底16年初的时候就有了量子链这个想法,从那之后基本上就是full time到量子项目里,大致是这样的从业经历。

王大炮


当前有很多交易所已经增加了数字货币对量子的交易区,这是否代表着量子已经初步获得了和比特币以太坊一样成为下一代基础货币的资格呢,是否能谈一下对此的看法?

帅初

QTUM CEO

对,这个也是我们的一个策略,量子链既有货币的属性又有平台的属性。如果站在平台的属性上来说,我们确实非常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dAPP上面进行开发和发行,dAPP里内置的token天然地就会和qtum形成交易对的关系,其实某种意义上当越来越多的dAPP以Qtum作为价值锚定的时候,Qtum就有机会成为基础型的货币,也真正可以真正实现我们在白皮书里面所描述的,建立除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外的第三种生态系统,这是我们期望看到的事情。


王大炮


作为国内两大公有链之一,那么师兄能否从自己的角度来对量子和NEO进行比较呢?

帅初

QTUM CEO


这个是我的一个原则,我们不会去评判其他的项目。在整个区块链行业的早期,大家都在一起促进行业发展,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发展,真正应该要做的事情其实是更多的向传统行业学习,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如何把区块链技术落实在很多传统行业的场景里面,我就不评论了。


王大炮


我们注意到量子生态内很多dAPP近几个月都会集中问世,包括我们熟知的Ink也包括对标SNT的Qbao,近期出现的Beechat,今天的Halalchain,还有菩提等,有二三十个,师兄对量子生态链的应用落地是否满意呢?是否有什么进一步的打算?

帅初

QTUM CEO


我觉得从平台的角度上来说,目前我们还在尝试着去接触更多的dAPP的方向,让他们能够在量子链上面不断的搭建新的一些dAPP的idea,我觉得量子链有很多dAPP还是非常优质的,当然以太坊上也有一些优质的dAPP,但是相比以太坊我们和dAPP的关系会更加close,会更加亲近,帮助我们上面的dAPP成长,甚至能够指导他们一些产品的演进和技术的演进。量子链还是非常年轻非常早期的一个项目,目前在全世界有七八个国家有这么多的创业团队和项目对我们感兴趣且在量子上搭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发展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其实量子链也创造了很多行业里面的第一,不论是赞扬或者批评,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往生态里面注入价值,然后把价值做一些沉淀,然后把整个平台的属性做的更扎实,一个是技术上更扎实,另外一个就是生态周边的服务也更扎实,比如说钱包、浏览器、开发环境等,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dAPP的项目,能够在上面非常容易地做开发和部署,这个是我们目前在扎扎实实做的一些事情。


王大炮


这几年量子计算机已经发展得很快了,很多人对比特币或者以太坊能否扛住量子计算机的破解有很强的关心,所以问一下量子链对此有什么计划呢?是否会引入抗量子密码学的一些算法呢?

帅初

QTUM CEO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这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因为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最先挑战的应该不是加密货币这些经济体,而是现有的所有通讯协议以及所有的计算机最底层协议。如果真的出现量子计算机,那我们现在很多加密算法都会失效,但在出现之前,我觉得我们肯定会创造很多抗量子计算机的加密方式和加密算法,去紧跟这个变化,做这方面的适应,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不是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


王大炮


再问一个币圈的问题,17年的下半年,由于ic0的火热以及对二级市场持续的吸血,导致二级市场比较冷,最近一个月来看二级市场似乎有回温的迹象,师兄能否帮广大散户分析一下这种迹象?

帅初

QTUM CEO

每个人有专长,我很难分析出什么道理来。但是从我这4、5年的行业经历来看,最就是未来的趋势,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包括背后的加密货币体系在不断的扩大且不断地繁荣,这是1000年历史以来最大财富转移和财富再分配的历史性机遇,站在这个角度去理解,现在每年的波动都是非常小的,如果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窗口里面看,我觉得完全可以忽略掉这种波动,而应看到它更长远的发展前景。


王大炮


再问一个很俗套的问题,师兄认为在未来1到2年之内,有没有特别看好的区块链项目?

帅初

QTUM CEO

这也是我自己在思考的问题,像我刚才所说的,目前在这行业里面只有两个概念是work的,一个概念就是cryptocurrency,当然里面有非常多的投机价值,很多时候基于社区甚至变成了一种宗教般的信仰,cryptocurrency这个概念是在work的,因为整个加密货币的市值在不断壮大,另外一个work呢就是说ic0的模型成为了非常快速方便的募资渠道,虽然中国有一些监管的原因后这件事情停止了,但是在海外还在不断的发展。除了这这两个概念之外,我们还没有找到其他的更大规模的、能够让很多人参与的这样的一些理念或一些产品。我自己比较看好几个方向,从支付和轻结算的角度来看,加密货币的方向会不断扩大,marketcap也在不断的增大。第二点我也比较看好的是能够和我们整个互联网内容产业做一些融合的项目,比如说音频视频电子书文档游戏的分发,能够和支付体系紧密融合在一起,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分发方式和分发渠道,我觉得这个方向是非常有意思的。


王大炮


有读者让我帮忙问一个问题,量子的POS设计原理是奖励一次四个,挖不到不给,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大户参与挖矿的优势比较明显,因此认为是这样的原因导致全网目前才1400个节点,然后他想问为什么不设计成在线时间奖励,也就是说只要你在线就能拿到奖励,这样一来可能会鼓励更多的节点在线。

帅初

QTUM CEO

这么来看整个POS的发展路径吧,最早中本聪当时设计比特币算法的时候,理念是就是一个CPU一票,为什么要做到一个CPU一票呢?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网络实现完全的去中心化和完全分布式,而且每隔十分钟网络会选择一个记账节点去验证过去十分钟所有的交易,但是记账的节点选择要保证足够的随机性,你不能特定去选择某一个节点,如果特定去选择一个节点就会有很多DDos攻击,可能对特定的节点会造成威胁,节点或整个网络就会崩溃。早期比特币网络也确实是这么发展的,但是中本聪没有预料的一点是ASCII集成电路的出现让网络变得越来越趋向于中心化,从这个角度来理解Qtum的POS,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按照去中心化的理念设计的,其实最早这个想法是来自于2012年在bitcointalk上有人发帖说找到一种模拟POW的设计方法,最早期的完善是来自于peercoin上做的第一个版本的实现,后面都是此基础上做了很多小的改动,最终从理论变成了现实的一个东西,这个想法非常简单,就是说原来比特币挖矿就是实现两种目的:一是实现比特币的分发,挖矿奖励就是一种分发机制。第二种是实现网络上随机找一个节点记账以保证网络的随机性和安全性,其实Qtum也实现了这两个目的,比如说Qtum通过POS也实现了新货币的分发,因为每个block会奖励你四个Qtum的coin,而且会在未来的500个block里面去奖励,也保证网络的随机性。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Qtum的全节点的数量应该是仅次于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的。比特币全球应该有将近12000个全节点,以太坊可能大概1万多个,Qtum将近有1400,高峰的时候到1600个全节点分布在全球57个国家,就分布式的程度来说是非常优秀的。
Qtum网络的进入门槛非常低,我觉得这是衡量一个区块链网络去中心化程度非常重要的点,进入的门槛需要足够低,任何一个人如果愿意加入这个网络就可以加入,而且一旦加入了这个网络,而且一旦加入当中就享有对等的权利,很多人不能get这一点,因为很多共识机制中你没有权利成为一个对等节点,所有基于Ripple的这种比较中心化的机制中你不可能成为记账节点,包括所有的基于PBFT或BFT的系统也是一样,它的记账节点还是被垄断在几个甚至几十个节点里。如果一个区块链系统有一定的中心化的趋势后,它的token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相当于一个中心化系统里面的积分,其实你买的并不是一个cryptocurrency,而是一个第三方公司发行的积分,而且此积分可能还价值几百上千块,我觉得这个是非常荒谬的一件事情,但是很多人其实不能够理解这一点。所以说全节点数量和进入门槛对一个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非常重要,在Qtum网络当中并不要求你一定要有多少个coin你就能够挖到矿。我们当时做过一个统计,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全节点,只要下载一个客户端就可以,那如何能够参与到网络记账当中呢,当时统计过最少的挖到block的人可能他只有八个qtum的coin,从概率上的可能性去保证了所有人都有均等的机会,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只要愿意参加就有权利成为一个对等节点,给了一条路径可以走,但是有很多区块链的系统里并没这种路径的,那它就是一个中心化的数据库或者说是一个强有力控制的计算网络,它本质上和区块链的精神是相违背的,仅仅是一套中心化网络中的积分体系,这套积分体系能值多少钱呢?所有的cryptocurrency没有估值模型,这是整个区块链行业里面非常荒谬的一件事情。


王大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