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IS前沿
分享测绘地信资讯,交流行业软件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多款专属周边陪你一起踏上《猫猫的奇幻漂流》! ·  昨天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多款专属周边陪你一起踏上《猫猫的奇幻漂流》! ·  昨天  
佛山电视台  ·  @佛山人,退钱了!快来预约→ ·  昨天  
广东公共DV现场  ·  上个厕所,夫妻俩接连中招!紧急提醒:没有特效药 ·  2 天前  
广州乐居  ·  乐居探春|开年有戏 广州好房给力! ·  2 天前  
广州乐居  ·  乐居探春|开年有戏 广州好房给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IS前沿

CIM+数字孪生古城平台建设:古城保护、规划、建设、管理

GIS前沿  · 公众号  ·  · 2024-09-05 20:40

正文

8月28日,在2024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苏州市姑苏区“城市信息模型(CIM)+数字‘孪生古城’”平台荣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奖金奖。此项目由苏州市姑苏区数据局指导,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姑苏分局实施,姑苏大数据公司、苏州市测绘院共同开发建设,江苏天创提供安全运营保障。



近年来,姑苏区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古城保护,充分发挥千年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坚持“中心+”“文化+”“数字+”策略,聚焦“人本导向、场景牵引、数据赋能”,把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古城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数字‘孪生古城’”为“棋盘”,以古城要素资源为“棋子”,在保护与传承中书写新时代的发展答卷,面向世界贡献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


姑苏区以数字孪生古城为基础,构建古城要素“一张图”。 先后 发布全市首个“区级CIM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和“区级CIM平台数据更新共享规范”,全面推进“数字‘孪生古城’’”平台建设及其在古城保护、规划、建设、管理领域的利用。


平台通过构建姑苏区三维空间数据底座,全面汇聚古城历史影像、438处文控保单位信息、14处古建筑三维模型、7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音等古城要素资源,并提供统一地理编码、空间坐标转换等共性组件,有效支撑苏州市CIM平台、数字姑苏驾驶舱等市、区两级17个部门应用,相关数据和组件日均调用量超2万次。


姑苏区CIM+数字“孪生古城”平台


平台在全面汇聚古城要素资源基础上,以数据要素开发为目标,共谋传承利用“一盘棋”。围绕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努力推动数字文化融合发展,建成“数字城门”“传统院落”“32号街坊”等移动端应用并接入市、区两级城市生活服务总入口“苏周到”App和“惠姑苏”App,实现大众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古城风貌,享受数字孪生技术带来的“可观、可感”的线上文旅体验。



同时, 平台围绕保护更新和文旅融合,结合元宇宙等新兴技术,探索“CIM+元宇宙”建设。 在保护更新领域,利用数字世界的可重复性、可逆性等优势,辅助开展规划评估、计算、推演,打造“历史可追溯、现状可感知、未来可推演”的元宇宙空间,例如在剪金桥巷规划设计中,在孪生空间提前开展方案评估,避免项目盲目上马,有效降低规划试错成本;在文旅融合方面,围绕平江九巷、五卅路子城片区开展“历史之光·瑰丽五卅”“科技雅韵·数字昆博”等多个场景建设,参观者通过手机或穿戴式VR设备,沉浸式体验古城街巷之美和古城历史文脉的魅力。


剪金桥巷未来规划场景模拟


平江九巷元宇宙场景


下一步,姑苏区将进一步强化古城数据资源的集聚共享和开发利用,以做好古城保护“续、多、新”三篇文章为指导,围绕“可观、可感、见成果”的建设目标,进一步推进平台在文旅融合、城市更新、保护规划等领域的应用,将古城保护成果惠及更多居民群众,打造更高品质的福气之城。(李南丹 报道员:雷佳俊)


来源:新华网

- END -





历史干货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测绘方法
41G!全国带高度建筑矢量下载
1:500、1:1000激光雷达生产大比例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文档可下载)
无人机航测从正射、三维建模到房屋、地形、立面采集技术流程(CC+EPS+CASS3D)
CORS账号,价格打下来了!只要0.9元
空域申请 | 无人机航测UOM系统合法飞行申请流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