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文辉的电影小站
梳理剧本、分镜节奏剖析、电影剧作深度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要资讯  ·  周度直播预告 | 相约直播间 与您不见不散 ·  10 小时前  
BCG波士顿咨询  ·  中国传统外贸企业的新出海浪潮:渠道篇 ·  15 小时前  
蓝钻故事  ·  42年前旧作被扒,这一幕震撼上亿人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吴文辉的电影小站

《辛德勒的名单》——教科书式的运镜

吴文辉的电影小站  · 知乎专栏  ·  · 2019-04-23 01:05

正文


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反派入场,跟拍,观众认识场景,详细的展示工艺流程,反派的精明与工人的技艺娴熟。机位变化较少,只在人物的一侧。

大全景与特写:第三人称视角,镜头用大全景远攝人群中的小女孩,并在正片中唯一有的色彩(小女孩红色长外套)强调视觉主体,最后镜头跟拍小女孩到面部特写镜头。这给主人公内心极大的撞击,观众与主人公都为这个小女孩的命运担尤。(镜头排列顺序为1:2:1:1:2:1:1:2:1:1:2:1:1。1为红衣小女孩,2 为辛德勒)跟拍镜头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

三角形构图:阵列人群,前面的小孩与后面成年士兵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极其不安的感觉,一种失去理智的颠狂感,一种仪式感,具有非常强烈的寓意。

主人公三次给史登酒喝,都被拒绝,说明史登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一丝不苟、严谨,也说明他思想的顽固。

中景、全景:大屠杀不放过任何一个藏匿的角落,突显惨无人道的屠杀。镜头回避直接枪杀犹太人,而镜头中只有开枪出现的强光(或飞溅的木屑)作为背景,以及开枪声,暗示屠杀要斩尽杀绝。

大全景,近景:场景切换,人物切换。

特写、全景、近景:表作为转场元素,上下事件的重要逻辑联系,辛德勒暗中救人,与纳米党肆意杀人交差剪辑形成对比 。

手部特写:从局部以细节展示主人公出场,显示其身份和及个性特质(他富有,生活精致,最重要的,他是纳粹分子)。固定机位较多,手持感。

面部特写: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展开,多人物入场,并建立人物关系。


中景,近景与特写变化:两组正反打镜头,突出核心人物,构建主人公与伙伴人物之间的关系。

近景:一组近景镜头,同一个机位,利用剪辑形成一组很戏剧的镜头。主人公与应聘者之间的距离,提示了主人公的内心。最后一个镜头,前景与背景人物构成画面的丰富性。

画面主体远离相机,以声音引导视线,形成一个以主体为核心的远景景别。

全景、近景、特写:大仰角开始,突显主人公的高大和强硬的作风,镜头上升到视平线,两人对座,军方强大的权力,主人公只能妥协,最后一个特写,突显主人公的以内不满情绪(两组正反打镜头)。

中景、近景:主人公与阿蒙葛斯少尉展开谈判,以贿赂的方式争取到他可以在集中营之外自己的工厂里继续生产,以保他们安全。前一组镜头机位几乎没变,景别都在中景和近景之间切换。典型的两人三点过肩镜头,突显主人公的位置和主导性。二人同框的镜头可以看出关系的缓和,二人距离越靠越近。

全景:室内小全景,上帝视角,和反面人物的表情给观众很强的压迫感,史登将被反面人物胁迫,对主人公造成一定的威胁。

远景、中景、近景:主人公与史登的谈话,突显史登的重要性,他对于工作中的重要细节如数家珍,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再次被证明,最后主人公目送史登离开面带谈容,这是对史登极大的肯定。机位保持在两人轴向的一侧。

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该片最重要的一场戏,辛德勒说服军方开出人员清单 。

近景、特写:第一个镜头中景名单接上一场最后一个镜头的特写名单,机位没有发生变化,用不同焦距改变景别(特写80mm,近景35mm)。

中景、近景:在窄小空间里,三个人物的用镜,镜头在同一弧线上,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清楚。机位几乎没变(在窗户对面),通过焦距改变景别,最后一个镜头的机位变化较大。

中景,近景与特定变化:新人物入场 ,跟进带入进入场景。三角形人物站位和新人物加入变成四边形人物站位,利用正反打构建人物之间的主次关系。

全景到近景:新人物入镜,在窄小的空间里用镜,同一轴向进行反正打。

推进一格,突出人物表情和局部动作。强调人物给观众的印象(爱酒)。主角强势和谈判,突显生意人的精明与果敢。

全景、中景、近景:枪支意外失灵,暗示纳粹份子将遭受天谴(上帝显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