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导体行业观察
半导体行业第一垂直媒体,30万半导体精英的共同关注!实时、专业、原创,专注观察全球半导体行业最新资讯、技术前沿、发展趋势。欢迎订阅摩尔精英旗下更多公众号:摩尔精英MooreRen、摩尔芯闻MooreNEWS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Fweek维科网  ·  CEO换帅!又一光伏龙头重大人事变动 ·  16 小时前  
低维 昂维  ·  Nat. ... ·  昨天  
低维 昂维  ·  Nat. ...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国资委发声!事关AI ·  3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腾讯突发重磅!已仅次于DeepSeek ·  2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中微公司:30亿项目签约成都!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导体行业观察

中国半导体步步紧逼,三星谋破局

半导体行业观察  · 公众号  · 半导体  · 2016-11-25 08:34

正文


在斥资
80 亿美元买下哈曼国际工业不到十天,三星又敲定了另一笔收购。在 11 24 上午,三星方面证实,将会收购显示技术研发公司 QD Vision ,押注量子点。结合之前联合海力士成立半导体发展基金、成立单独晶圆代工业务等相关报道。

我们可以看出,面对中国半导体迅速崛起,台积电等竞争对手的步步为营,蓝绿厂和华为的迅突围而出,加上受韩国国内贿赂事件影响的三星急了,于是发起一连串的动作,谋求转型。


内忧:自身表现不佳

作为业界唯一一个几乎拥有电子全产业链的企业,三星在智能手机爆发的那几年活得很滋润。凭借在存储、晶圆代工、显示、处理器等多方面的布局,加上终端的智能手机机海战术,三星在过去的几年收入水涨船高,并在 2013 年营收和利润达到顶峰。当年的营收达到了历史巅峰的 228.69 亿韩元,利润也高达 36.78 亿韩元。

三星电子 2007-2015 的营收利润表,单位:( in billions of KRW

但进入了最近这两年,三星进入了多事之秋。

首先 就是“干政门”被调查。

因为在去年涉及向崔顺实(韩国总统朴槿惠是她的忠实信徒)和其女儿郑某在德国成立的“ Widec 体育”公司汇款 280 万欧元(约合人民币 2090 万元);另外,韩国《朝鲜日报》也曾曝光,三星集团曾经通过其子公司向崔顺实掌控的 Mir K-Sports 两大财团提供了接近 200 亿韩元的资金。这些资金的最终成为崔顺实女人的马术训练相关费用。

韩国检方因为这事,认为三星借机向总统朴槿惠贿赂,获得相关的利益交换,而起诉三星。这对三星来说,是一个坎。

其次, Note 7 爆炸”事件的影响

今年八月份,三星公布了其最新一代期间 Galaxy Note 7 ,凭借着超高颜值和超强性价比,本来可以在苹果 iPhone 7 发布之前,争抢一部分市场份额的,而从其当时的预定数据来看,市场表现也非常不错。

但是从八月中旬开始,由于设计上的失误, Galaxy Note 7 爆炸事件开始在全球各地上演,然后事件愈演愈烈,到十月下旬最后不得不全球召回。

三星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 NOTE 7 事件,令公司的猛兽了 50 亿美元的损失。作为近年下半年冲销量的唯一旗舰,三星对这个结局是始料未及的。

再加上中国华为和 OV 兄弟的攻势猛烈,三星在手机领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日前市场研究公司 Strategy Analytics 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最近一季度里,三星在全球手机利润排名中首次跌出前五名,仅位居第九,利润只有区区 1000 万美元。苹果依然高居榜首,而华为则首次成为全球利润最高的 Android 智能机厂商。前四则分别为苹果、华为、 VIVO OPPO 包揽。对应的利润占比则分别为 91% 2.4% 2.2% 2.2%

这块业务也给三星敲响了警钟。

第三, 晶圆代工厂或错失苹果 A 系列订单。

众所周知,由于苹果手机的庞大出货量,成为苹果的供应商就代表着巨额的利润。三星的晶圆代工厂则在上一代的苹果 A9 处理器上又从台积电嘴里抢下了 60% 的订单( A8 是台积电独家代工的)。于是苹果 A9 则有了两个版本。

iPhone6S 发布以后,外媒用测试软件 Geekbench 对使用两个版本的 iPhone6S 进行电池续航发现,发现当两台手机电量消耗到 50% ,台积电版 6s 花了 2 小时 34 分钟 44 秒,机身温度只有 30 摄氏度,而三星版 6s 只用了 1 小时 44 18 秒,机身温度稍高一些,达到了 33 摄氏度。这意味着后者的续航时间可能比前者要少很多。

另外,在 Geekbench 的一般测试中,三星版的多核分数也比台积电版的多核分数要低出一些。就这样,三星似乎失去了苹果的信任。

台湾 Digitimes 网站最近的消息指出,台积电已经成功取得会在 2017 年的 10 周年 iPhone 使用的 Apple A11 的订单,连同在 2016 9 月推出 iPhone 7 A10 处理器,台积电会从 2016 年开始连续两年取得苹果处理器代工地位。就这样,三星刚拿到手还没捂热的订单,又重回了台积电手里。


再加上中国大陆正在大力发展晶圆代工产业,三星也许感受了这股无形的压力。

这是三星的第三重打击。

外患一:中国存储的崛起

不得不说,中国半导体的崛起,尤其是在存储和显示技术方面的大力度投入,让三星紧张了。

首先说一下存储。

众所周知,由于韩国政府的支持和三星自己的努力,三星在存储方面是全球的霸主。在过去几年,其 DRAM Flash 芯片的全球占有率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从三星 2015 年的财报我们可以看出,其包括 DRAM NAND FLASH 和移动 AP 等在内的半导体部门业务营收(下图红框内)为 47.5868 万亿韩元,占三星总营收的 23.7% ,而营收较去年提升了 19.8% ,运营利润更是较上年增加了 45.7%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存储业务是除了三星电子除了 IM 业务(包括智能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以外最重要的营收来源。在前面我们提到三星在智能手机等领域面临极大的挑战,所以有理由相信三星电子未来会重点押宝存储产业。


三星电子 2015 年的营收明细,红框内为半导体事业部的表现

而三星的存储产品,无论是 DRAM 还是 Flash ,也都是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这得益于三星多年来的研发投入。从下面两个图我们可以看出,三星在 DRAM NAND FLASH 都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但不同的形势是 DRAM 的市场份额正在稳步上升,而 NAND FLASH 的市场则受到闪迪和 Toshiba 上升的威胁。


2001 2014 年间主要原厂 NANDFLASH 的市场份额( source :麦肯锡)

2001 2014 年间主要原厂 DRAM 的市场份额( source :麦肯锡)


但是,随着电子终端产业的发展,中国存储消耗量大大增加,根据赛迪顾问提供的数据, 2014 年中国存储芯片市场规模达到 2465.5 亿元,占国内芯片市场比重的 23.7% ,其比重超过 CPU 、手机基带芯片。

而中国所使用的存储占全球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 2014 年中国大陆 DRAM 消耗量已达 102 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 20% NAND Flash 消耗量也接近全球市场的 25%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在这个领域几近空白,市场份额基本都是被日韩美几大巨头所垄断。一个如此重要的市场,却没任何话事权,对于中国产业来说是一个极高的风险。

为此,中国半导体业界掀起了存储产业建设高潮。目前也建立起了三大阵型:一个是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主攻 3D NAND Flash ;一个是福建晋华集成与联电合作的项目,主攻 DRAM; ;一个是兆易创新和中芯国际前 CEO 王宁国所主导的合肥 DRAM 项目。而各自也将取得不错的进展。

长江存储那边声称,其新的存储基地建设将分为三期,总规划面积约 100 万平方米,一期于 8 月开工、预计 2018 年建设完成,月产能约 20 万片。该厂计划从 3D NAND Flash 下手,并预计 2017 有能力推出 32 层堆叠、 2018 年推出 48 层堆叠 3D NAND Flash

至于福建晋华项目,据了解初期将导入 32 nm ,但最终目标其实放在 25 nm 以下制程,以求与其他 DRAM 大厂不致有太大落差,初步产能规划每月 6 万片,估计 2017 年底完成技术开发, 2018 9 月试产,并在 2019 年以前将产线移转至福建新厂。

至于兆易创新在合肥那边的项目,早前兆易创新收购了 美国 DRAM ISSI ,获得了相关的技术,但没有说具体计划。 关于中国存储详情,可看本站特邀作者陈磊之前的一个报道《 在国家大基金推动下,国内存储器公司的状况展望 》。

虽然三星现在在 DRAM 上做了 20nm 工艺的差异化产品,并在谋划 10nm 产品。而在 3D NAND Flash 方面也推进了 64 层产品的发展。

但假以时日,中国存储真的投入量产了,加上国内的扶持,可以预见,会对三星造成多大的冲击。

外患 2 :中国显示面板的扩张

如果说中国存储的发展对三星来说是下了一场雪,那么中国在显示技术方面的大

投入,则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三星 2015 的财报我们可以看出,面板业务是排在第四的营收部门。其 2015 年的营收较上年增长了 6.8% ,这主要得益于其 OLED 业务的快速增长。但液晶面板方面,中国早些年的大投入,已经开始到了收割的时候。

三星电子 2015 年的营收明细,篮框内为面板业务的表现

在发展早期,液晶面板基本上是日韩台的天下,也就是 LG 、三星、夏普、友达和奇美等厂商在竞逐的战场。根据 2009 年的数据,三星同样是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

2009 年液晶面板的市场份额( source DisplaySearch

后来,随着华星光电和京东方等的快速崛起,中国液晶面板厂商在全球也取得了重要的位置。

据研究机构 WitsView 此前发布的 2015 年大尺寸面板出货调查报告显示,韩国面板厂商三星和 LG 共计占去 40% 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的京东方市占率为 13.21% TCL 集团旗下华星光电全年出货较 2014 年小幅增长 3.5% ,达 2552 万片,位居全球第六。

由于中国面板厂商的大批量供货,并借助成本优势,用价格优势拉低了三星和 LG 等的利润率,三星的液晶面板产业大受影响。在今年八月份,三星宣布将在今年底关闭 G7 生产线,该条生产线占全球大尺寸面板产能的 4% ,是面板制造史上关闭的最大规模工厂,这将导致 2017 年大尺寸面板产能仅小增 1%

虽然在液晶面板方面的表现欠佳,但是三星在 OLED 方面的提早布局,不但让其面板业务有了增长,更让其 2015 年的利润较上年增长了 247.7%

OLED 具有轻薄,鲜艳、自发光等优点,这就让其可以做的很薄,符合现在移动设备、 VR 和可穿戴设备的主流发展需求。于是国内 VIVO OPPO 和华为等厂商开始将这个显示屏导入其旗舰产品中。获得中国最强三大手机供应商的订单让三星的 OLED 业务一路飙升,根据韩国市场咨询公司 UBI Research 就对 OLED 屏幕出货量进行了统计, Q1 全球 OLED 屏幕出货量约为 9130 万块,其中三星占了 95%

在液晶面板上面尝到甜头的中国厂商,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再加上传闻苹果将会在下一代 iPhone 中采用 OLED 面板,包括京东方在内六家国产面板厂商也踊跃加入 OLED 这个蓝海市场。预估截至 2020 年左右为止,合计投资额将超过 2 万亿日元的规模,以期望借由大规模投资、对抗三星电子等韩厂。具体布局如下:

京东方正在四川成都兴建月产规模达 1,000 万片 ( 以智能手机换算、以下同 ) OLED 面板厂,投资额超过 5,000 亿日元,该座新厂产线将阶段性启用,预计 2019 年正式进行量产 ;

华星光电 (CSOT) 也正在湖北武汉兴建和 BOE 同规模的 OLED 面板厂;

天马微电子已将在武汉兴建的液晶面板工厂转换成 OLED 专用工厂 ;

和辉光电和维信诺显示技术也将兴建新工厂。

从现在的投产情况可以看出,如果中国厂商如计划生产 OLED 面板的话,预估总出货量 ( 以智能手机换算 ) 足以供应全球 3 成以上需求 ( 即全球市占率挑战 3 成以上水准 )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三星在 OLED 面板方面也许会面临液晶面板同样的结局,所以对三星管理层来说,这又是另一个挑战。

面对危机,三星奋起一击

为了应对中国半导体的威胁,三星开启了各种应变措施,首先就是联合 SK 海力士建立半导体发展基金。

据南韩经济日报报导,这个半导体希望基金规模约两千亿韩元,三星将出资 500 亿韩元, SK 海力士也将分摊 250 亿韩元。南韩企划财务部副部长周亨焕( Joo Hyung-hwan )表示,期望半导体希望基金能成为促进南韩系统半导体企业发展的催化剂。

市场解读,南韩“半导体希望基金”的成立,除了因应美光收购华亚科股权之后,产能、市场份额同步提升的竞争压力之外,也是为了防范大陆官方力挺存储器产业,可能带来的威胁。

其次,三星电子准备收购美国量子点材料开发商 QDVision ,布局量子点面板。这个布局相信就是为了应对 OLED 可能中国攻克之后,转向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根据 NPD Display Search 的数据显示,全球量子点材料的市场需求从 2015 年的不足 250 万平米增长到 2020 年的近 2500 万平米,年平均复合增速超过 50% ,到 2020 年全球量子点显示技术市场规模将达 25 万亿美元,增长潜力巨大。因此三星才那么紧张去布局。

另外为了应对中国台湾晶圆代工厂商台积电的步步紧逼,三星也做了一个决定去应对这种情况。那就是将其晶圆代工业务分离出来,以更灵活的态势和竞争对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