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来约,不让你失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蛇年搞钱第一步:重塑你的财富观 ·  2 天前  
深夜书屋  ·  教员自述,太有力量了! ·  2 天前  
ONE文艺生活  ·  插足、借钱、冷暴力 | 27次友情祛魅的瞬间 ·  3 天前  
洞见  ·  乙巳年:活着的顺序,不要搞反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文摘

该投诉的时候投诉,才是真正的善良

青年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5-22 11:56

正文

1


上周的某个晚上点了个外卖,订单显示商家距离我不到一千米,配送时间是30分钟,但一个半小时之后还是没有送来。于是我打了很多电话催他,但每次都说让我再等等,最终还用非常不耐烦的态度接起电话:“我给你放小区门口传达室了,后面还有几家快没时间送了,你自己取一下吧!”我还没来得及回话,他就把电话挂断了。

 

我其实一般不太愿意给这些很辛苦的服务行业者投诉或者差评,但这次我不得不承认,我被他的态度惹毛了,只能投诉他。

 

很多人说,外卖送餐员工作非常辛苦,工资低社会地位也不高,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点尊重和体谅。我同意。我点过很多次外卖,知道外卖小哥很辛苦,他们每天骑着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去,为了按时送餐稍不留神还容易发生车祸。所以我会在雨雪天气备注让小哥注意安全,晚一点也没关系;大夏天小哥满头大汗给我送餐的时候,我也经常会准备一瓶矿泉水给他;有时候小哥道歉说路上太着急把我的汤碰洒了要给我重新换一份,我也会告诉他没关系。这是对服务行业者的尊重和体谅。

 

2


微博上曾经有过一个点击率很高的视频,讲一个外卖小哥因为暴雨天气送餐晚了,被顾客指着鼻子破口大骂,还把外卖扔在地上。我当时也义愤填膺,也觉得这位顾客太过分了,做得不对。但如果谁要说因为他们辛苦,所以在他们做得不对的时候不应该投诉他们,这我不同意。我尊重所有劳动者的工作和人格,但既然他们受到尊重的身份是“劳动者”,那他们是否同样有义务保质保量地付出应有的“劳动”,尊重劳动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契约精神?

 

中国是一个比较注重“情面”而非“规矩”的国度。大部分人都有根深蒂固的印象,觉得投诉或者差评这种“当面批评指责别人”的行为很难以启齿,特别没有“人情味”。

 

其实许多看似严酷无情的规则反而是真正有人情味的。不少人喜欢说:“算了算了,他们也都不容易。”但到最后你发现,作为消费者的你才最不容易,不仅没有按时保质保量吃上饭的权利,还没有投诉和差评的自由。

 

再这样下去,消费者不爽,势必会越来越不信任外卖,损害的是他们整个行业的利益,可能会让所有外卖小哥收入都降低。而对我们来说,饥肠辘辘不停打电话催促的我们也挺不容易。

 

既然都不容易,为什么不能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规矩,然后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有规矩可遵循的领域里,事情是最好办的。即使是对于服务不到位的外卖员,投诉机制的使用,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他们只需要在职业范畴中受到惩罚,而不是被顾客随意欺凌——就像是那个顾客辱骂外卖员的视频下面,许多网友都说,对服务不满意可以投诉,但不能骂人。在这里,投诉反而是对外卖员的保护。

 

3


几千年前,鲁国国君下令如果看到本国人在其他国家为奴,将其赎回可以得到赏金。子贡将一名为奴的鲁国人赎回后拒绝了赏金,被孔子得知后,不仅没有赞赏子贡,反而严厉地批评他:“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救了溺水者之后接受了对方赠送的一头牛,孔子很欣慰:“鲁人必拯溺者矣。”

 

你不领取报酬,给其他人树立了过高的道德标杆,以后就不会有人再去做好事了。人的本性都是利益驱动,有偿行善,赏罚分明才是大多数人推崇的规则,孔子贵为圣人,却同样可以理解普通人的道德标准。

 

孔子还有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有人认为,“包容”服务不到位的外卖员,给他们好评是一种“善行”。但和“真”背道而驰的善行能走多远呢?你对服务恶劣的外卖小哥“行善”了,你对更多兢兢业业的外卖从业者,对其他看到这条好评的消费者行善了吗?你总是在抱怨现在的真相越来越罕见,真诚越来越难得,需要你在评论中说真话的时候,你为什么又要以“行善”的名义来逃避真实呢?

 

所以那些看起来不善良的功能,在你该用的时候都应该用起来。该投诉投诉,该拉黑拉黑,这才是最大的善良。


青年文摘·彩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