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灼,已然成了托班、小班、中班、大班这些学龄前家长们共同的群像。高企的教育支出,爆棚的预期,极度紧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及非常残酷的申请结果,各个维度的消息交织在一起,让胖宝妈自己也焦灼不已。
可是,你有想过,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基于未来世界和未来教育,孩子们需要的又是什么?如果你想清楚了这些问题,是不是焦灼感就会少一点,目标也会更清楚呢?
蓝橡树本期专栏作者:胖宝妈;公众号“金融辣妈”(ID:jinronglama)。
........................................
最近,胖宝妈所在的几个家长群都充斥着焦虑的气氛,并不时被一些学校开放日的火爆场景描述所刷屏,比如,
上周协和某校区的开放日活动,据说一分钟不到被秒光;
福外正达的开放日信息刚出来2分钟,800个名额一抢而空;
就连2月底参加中芯幼儿园宣讲会的同学,也是焦虑不已,据说学校这一次小班对外招生65人(不含员工子女),到2月份的申请书就收到了600多。
无独有偶,进入2017年以来,几所沪上最热门的双语学校和国际学校也陆续公布了学生大学录取和预录取的情况。但录取情况或许并没有达到一些家长的预期,比如,一所本被大家予以厚望的学校,截止2月底公布的名单中,暂无一人被常青藤录取。。。
高企的教育支出,爆棚的预期,极度紧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及非常残酷的申请结果,各个维度的消息交织在一起,让胖宝妈自己也焦灼不已。事实上,焦灼,已然成了托班、小班、中班、大班这些学龄前家长们共同的群像。
昨天晚上,被焦灼情绪感染的我,找了我的学弟张伟琪。
伟琪比我小两届,是一个在体制内外学习都游刃有余的神人——他曾就读于上海“菜小”,后考入复旦附中,其后作为中国大陆四名本科生之一被哈佛大学录取,2006年-2010年在哈佛大学主修社会研究,本科毕业后在哈佛商学院担任研究员,并创立了哈佛大学中国教育论坛。
后回国就职于上海某国际学校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2014年创立蓝橡树教育资讯平台,彻底扎根国际教育领域。无论是实战,还是对教育行业的洞察,伟琪都是我教育咨询的不二人选。
伟琪说,从结果看,或许你所说的这几所学校目前的升学成绩会低于你的预期,可是,你有想过,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基于未来世界和未来教育,孩子们需要的又是什么?如果你想清楚了这些问题,是不是焦灼感就会少一点,目标也会更清楚呢?
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我是从上海的“菜小”,而后考入复旦附中,再被哈佛录取。求学路上没有太多课外班和刷题,这经历放到现在简直无法想象。
众所周知,现在上海,乃至北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教育已经变天,奥数、刷题、比赛,升学是孩子求学路上的紧箍咒,学生和家长无奈被大势推着往前走。但这样学习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有意义吗?
在谈论未来教育之前,我先摘录一些国际主流媒体关于未来世界的预测:
《华盛顿邮报》援引牛津大学两位学者在2013年的一项研究认为,未来二十年47%的工作将消失。
英国《卫报》认为未来三十年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将失业。
《经济内参》预计的失业比率高达75%。
《福布斯》杂志认为,到2030年自动驾驶将成为现实,而人工驾驶将被限定在特定的赛道上,成为一种业余爱好。
未来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将超乎想象,而这些变化将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成为现实,人工智能和新科技的发展对于我们最大的挑战将是技术性失业。我们大多数人将会亲历这些变化,而这个超乎想象的世界正是我们的孩子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后需要直面的。
未来世界,将会是一个高度关联,无孔不入的智能世界,创造性思维会体现出更大的价值,同时,人们也会更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你认为你孩子现在所受的教育,能符合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吗?
未来教育什么样?
一言蔽之:从知识教育到核心技能教育的转变。
我认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五大核心技能:1、思考力。2、社交技能。3、沟通技能。4、自我管理技能。5、研究技能。
生吞硬记的知识,现在只要用手机就能瞬间找到答案,知识灌输式的教育价值将大大降低。这点我相信家长们都深有体会,如今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和量级已经不能和我们当年同日而语。
知识总量指数级增长,新的知识领域还不断被开发出来,这是一个无底洞,学再多知识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焦虑。必须转变学习模式,从知识教育到核心技能教育,方能解开困局。
“教育最重要的方面不是传授具体的知识,而是学会在需要的时候如何找到知识,吸收知识,对知识加以整合,以及综合新的想法并解决问题。”我认为,家长和学校必须未雨绸缪,以便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未来世界的人才,才能从事目前并不存在的职业。
“我想办一个未来学校。”
所以,在哈佛毕业后,我会选择回国并选择在国际教育领域创业。
我想办一个未来学校。在“培养未来人才所需要的5种核心技能”的愿景下,我们筹备了蓝橡树未来学校。这是一所提供给3-12岁孩子、让他们用英语探究世界的线上学校。理论基于IB国际文凭体系,涉及语言、数学、社会学、科学、艺术、体育六个领域。
IB国际文凭体系,作为一个高水平的国际课程体系,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关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还要发展他们的兴趣,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面向未来世界的教育模式。就未来学校来说,我希望它不仅能帮到公立学校的孩子,也能帮到双语学校的孩子。
对公立学校的学生而言,未来学校和传统教育互为补充。我们所知传统教育偏重知识学习,而未来学校则侧重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未来学校要求学生必须用天生的好奇心去学习,更多靠独立自主的内驱力,有助于学生有更长远的发展。
而对于更倾向于进入双语学校或者国际学校的孩子来说,我们希望能帮助他们,提前接触学习国际课程,更快适应双语课程或国际课程,让孩子跟随外教和双语老师学习地道的英语语言和思维,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培养孩子的思考力、应变能力和创造力等“软实力”。
拿第一期开设的“英语语言与文学探究课”为例,我们使用的是美国小学的同步教材中的《格林童话》,每周一次的课堂上,中外教老师将从英语童话故事着手,以故事为载体,英语为工具,融入跨学科主题,启发孩子在现实中探究学习。
从中你可以看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英语课或童话阅读课,这是一个颠覆式的学习过程。通过双语授课,线上线下互动,预习复习,以及家长深度参与,一个学科将被延伸到数个学科,一个故事将被演绎出多个版本,发散的,创新的,极具想象力的,这是一个真正兼顾求知和兴趣的课堂,学习之路就应该这样越走越宽。
四月课程下周六(4月1日)即将开课,名额仅剩5个!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