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法人微信:瞭望军事风云,关注国家安全。
51好读  ›  专栏  ›  解放军报

推荐|军报6篇评论,谈军人2017年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

解放军报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2-06 18:26

正文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今天军报的“八一评论”专版刊发“2017年,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系列文章第6篇《胸怀大局,别因得失讨价还价》。文章指出:"置身改革强军的时代洪流,每一名官兵都要站在全局想问题,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多谋“大棋局”,少打“小算盘”,既为一己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胸怀大局,别因得失讨价还价


——2017年,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⑥


■田庆龙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置身改革强军的时代洪流,每一名官兵都要站在全局想问题,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多谋“大棋局”,少打“小算盘”,既为一己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毛泽东多次讲过这么一件事: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因为,“向南走向北走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问题”,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小小一名炊事员,也有大局观、战略观。“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懂大局、谋大局、顾大局,是一名军人的基本素养,也是一支军队必须严守的纪律。


  胸有大局观,方有大气魄。眼里有大局则看得高远,胸中有大局则经得起考验。有什么样的大局观,就有什么样的胸襟气度和精神状态。“只有了解大局的人,才能合理而恰当地安置小东西。即使当个排长,也应该有全局的图画,也才有大的发展。”今天的大局,就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为了党和军队的利益,每一名官兵都是改革的“铺路石”和“顶梁柱”,不能讨价还价、说三道四,更不能争谁先谁后、你高我低!


  我军历来以胸怀大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著称于世。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中央军委政治部找李先念谈话:“先念同志,组织决定你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当营长,你有什么意见吗?”当时红军缩编,此次岗位调整是从军级降到营级,李先念毫不犹豫地说:“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同时降职的,还有贺龙由方面军总指挥改为师长,聂荣臻由军团政委改为副师长,有的甚至由指挥员降为战士,但为了能打胜仗,大家都欣然受命。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大局,个人的小局也难以维持,或根本无法存在。立乎其大者,其小者不能夺也。局部之失,是为了全局之得;个人之失,是为了军队之得。军队打不了胜仗,一切都无从谈起。如果连这一点都“拎不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不是政治上的明白人,就容易心理失衡、思想波动、行为越轨,在个人利益上患得患失,在局部得失上斤斤计较,甚至叫板对抗组织、违反改革纪律。


  改革大考当前,对于“改则强,不改则弱;改则生,不改则亡”的道理,绝大多数官兵思想认同、身体力行,但因一己得失向组织讨价还价的也不是没有。有的一事当前只考虑个人利益,执行组织决定“算小账”、讲条件,对进退去留挑肥拣瘦;有的总感到自己受委屈,摆出一堆“个人业绩”,讲出一串“充分理由”,安置不满意有牢骚,岗位不合意有怨言,闹情绪撂挑子;有的视之为“不定项”,对己有利者从之、对己不利者弃之,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此种种,影响个人形象,损害集体利益,影响改革大局。


  改革说到底是利益关系的调整。改革对利益的触动,不逊于流血的战斗。如果只想个人后路,不想单位出路;只想做加法,不想做减法;只想“搭顺风车”,不想“动奶酪”,改革必然寸步难行,甚至迟滞不前。改革是场攻坚战,军令重如山,讨价还价行不通,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大局是战略,大局是党性,大局是担当。小平同志早就讲过,“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组织的决定就是我们的第一选择。服从改革这个大局,就要坚持党性、挺纪在前,壮士断腕、舍小顾大,自觉在大局下定位、思考、行动,党旗所指之处,必万难不辞;军旗所立之地,必赴汤蹈火。


  “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既是服从大局、服务全局的表现,更是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品格。一场大考就是一次全面检验、一次深度砥砺、一次政治考量,每一名官兵都必须交出优异答卷。


(作者单位:96657部队) 


相关链接

  “2017年,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系列文章到此结束,前5篇分别为:

1

使命在肩,别因懈怠误了主业


■刘国顺

  广大官兵牢记主业主责,心怀家国大义,胸中燃烧着激情,时刻不忘练兵备战,不管何时一声令下,确保迅疾而动,决战决胜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军人因打仗而生,为打仗而存,一丝一毫的懈怠都不能有。


  时代先锋、南部战区航空兵某团参谋长刘锐驾驶“战鹰”,备战长空,无所畏惧。他说:“一想到身后的祖国,唯有勇往直前。”


  全军典型、中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某保障队总工程师温立新,全部心思为主战保障、为胜利导航。他说:“今天加班加点,为的是明天‘读秒’制胜。”


  后备战线尖兵、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武部政委邢锦程,视岗位如战位,和海上民兵一道,有勇有谋,敢于维权,时刻守护“祖宗海”。他说:“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人人都要为之奋斗、为之付出甚至为之牺牲。”


  使命在肩,责任如山,战鼓催征。改革强军的伟大征程上,很多官兵像刘锐、温立新、邢锦程一样,牢记主业主责,心怀家国大义,胸中燃烧着激情,时刻不忘练兵备战,不管何时一声令下,确保迅疾而动,决战决胜。


  戎马鸣,金鼓震。我军的核心职能是打仗,一切建设和工作的根本指向是战斗力,每名军人的主业主责是备战打仗。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这个职能,背离这个指向,游离这个主业。


  然而,在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全面开启之际,少数官兵滋生出改完再说的心理,产生了放松懈怠的思想。有的认为,自己可能被转隶,现在再努力也没用,不如到新单位再好好干;有的认为,自己年纪大、职务低,肯定是被精减的对象,不如趁这段时间好好休整一下;有的认为,自己已经递交了转业报告,再怎么干也意义不大,不如学些有用的技术实惠;还有的认为,该奉献的奉献了,该拼搏的拼搏了,工作标准可以降一降了。诸如此类,淡忘主业主责,必定会影响练兵备战。


  军不思战,国之大患。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淡忘了能打仗、打胜仗的使命担当。军人不同于其他职业,身系国家安全、人民幸福,不容丝毫懈怠,不能片刻放松。“有位置要有好状态,换位置要有好姿态,没位置要有好心态。”只要军装一天在身,就应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戒备状态,保持“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负戈”的进取精神。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段时间既是军事力量重组的机遇期,也是威胁挑战并存的风险期。如果因为懈怠而丢了主业主责,顾及个人利益而忘了神圣使命,一旦有事,冲不上、拿不下、打不赢,就会有辱使命、有负重托,承担重大的政治责任,付出惨痛的历史代价。


  纵览军史,不难发现,敌人从不会等你准备好了再打,战争也未必等改革完成后才会发生。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在军事改革和大革命过程中,遭到反法联军的多次阻击;20世纪40年代,美国在进行机械化军事改革时,遭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战争挑衅。历史的教训警示我们:改革当头,备战御敌的任务不是变轻了,而是更重了;不是可以休息了,而是“睡觉也要睁只眼”。


  当前,有人不断鼓噪“重返亚太”战略布局,有人在东海南海蠢蠢欲动,还有人加紧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我国周边热点增多、燃点降低,海上方向安全威胁凸显,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性增大。“任期内打仗”“今晚准备打仗”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现实存在。面对国家安全的严峻形势,想想肩上的使命和责任,想想祖国和人民的如山重托,我们有什么理由懈怠松懈、淡忘主业?有什么理由不常备不懈、苦练不怠?!


  《关尹子·九药》中写道:“人不明于急务,而从事与多务、他务、奇务者,穷困灾厄及之。”改革强军深入推进之际,正是备战打仗的重要关口。每名官兵当时刻紧绷战争弦,日思夜想打赢事。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拼命干,一丝不苟钻研作战,一门心思准备战事,一腔热血投身战场,敢于担当、担起所当,才能不辱神圣使命,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刊于1月20日,作者单位: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


2

真诚关爱,别因漠视冷了兵心


■许志天 黄德旭

  春节马上到了,飘飘洒洒的雪花伴着送温暖的脚步,飞入千门万户。各级组织和领导到基层“串门子”,到官兵家中“走亲戚”,踏雪嘘寒,倾心帮困,现场解难,成为改革大考之年的一道风景。


  “党是咱靠山,组织在身边。”面对新故相推、时序更替开启的新一轮改革,许多官兵虽然有这难那难,但组织的关爱从未缺位。


  爱,胜过一切有力的语言。“真诚的关心,让人心里那股高兴劲儿就跟清晨的小鸟迎着春天的朝阳一样。”关心关爱对情绪、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直接而持久。组织从细微之处关怀官兵,官兵也会在工作中给以真情回报。反之,漠视大家的情感需求,就会在心中筑起无形的高墙。


  真诚关爱官兵,是最有威力的思想武器,也是上下同欲、夺取胜利的基石。当年转战陕北时,毛泽东同志得知警卫团一名战士患病昏迷不醒,十分着急,命令赶紧把仅有的“特效药”盘尼西林给这名战士用上。医生为难地说,这是给首长留的。毛泽东说:“什么首长、首长,首长只有巴掌大,兵民是我们胜利之本!现在要紧的是抢救病人,一刻也不能延误!”药水换回了普通战士的生命,温暖荡漾在全体官兵的心头。


  改革强军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脖子以下”的改革涉及面更广,与基层官兵联系更紧密,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一些官兵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涉及撤、并、降、改的单位,官兵会遇到大量现实困难和问题。思想疙瘩怎么解,现实困难怎么帮,心神正气怎么聚,都是摆在各级面前现实而紧迫的课题。组织多一点温度,官兵就增几分温暖;组织多一点关怀,官兵就增几分理解。从我军历次改革的成功经验看,只要把关心关爱的工作想在前、做到位,大家就会多一些理解支持,少一些抱怨不满,多一份踏实自信,少一份忐忑彷徨,更好地处理“小家” 与“大家”、 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全力支持改革,推动改革巨轮破冰除障、奋力前行。


  “推进改革越是有力度,思想工作越要有温度。”正是在这种思想共识下,许多单位出台关心关爱官兵的具体措施,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正如有的同志说的那样:就冲组织上这份真情,咱说啥也不能“掉链子”。但也有个别单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不到位,讲服从多、讲服务少,讲奉献多、讲关怀少,对官兵现实困难研究解决不够。如果一场改革只让官兵产生失落感,却感受不到温暖,就必然会伤害大家参与改革的热情,甚至会出现“你改你的,我做我的”的现象。


  “军令如山”与“真爱如海”,两者相辅相成。对干部个人,我们要强调自觉服从安排,但组织上必须满腔热情关心每个干部切身利益,多办暖人心、稳军心的事。组织讲感情,官兵有激情。关心和关爱,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多少问题,更是在传递一种“跟你在一起”的决心意志,树立一种“请你跟我做”的示范导向。在改革大潮中,各级领导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困惑,带头扛起困难干,迎着困难上,本身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


  关心关爱体现的是对官兵的根本态度,也是高级而且管用的带兵艺术。特别是当下,官兵遇到的那些具体困难,放在全局看可能是小事,可对于每个官兵来说,都是牵涉到切身利益的大事。个人对组织讲服从,组织对个人讲负责。改革是篇“大文章”,需要全体官兵齐心协力、共同书写。各级党委机关和领导干部用真诚关爱,拉直官兵心中的“问号”,写好改革的一个个“分号”,才能赢得更多“感叹号”,为改革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刊于1月23日,作者单位:武警安徽省总队政治部)


3

笃定前行,别因迷茫乱了心神


■李 军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才有可能到达。为了改革强军,我们决不能在一时的困难面前迷茫徘徊,在艰难的选择面前六神无主


  容易让人迷茫的地方,往往是十字路口。这种十字路口多种多样,如思想观念的、发展路径的、能力素质的、利益得失的,等等。置身其中,往往会左右为难、无法取舍,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眼下,一些官兵就站在这样的十字路口。改革深入“脖子以下”,涉及各个领域、各个系统、各个层次。大规模地减“脂肪”,就避不开这样那样的切肤之痛;大强度地壮“筋骨”,就少不得里里外外的全面升级;大气力地强“内功”,就免不了与各种难题的正面交锋。面对叠加交织的诸多痛与难,该笃定前行还是迷茫彷徨,是对官兵最现实的考验。


  某部机关完成移防搬迁后,又将迎来精简整编。一位参谋毫不掩饰自己的两难:爱人有一份好工作、孩子有一所好学校,这种稳定和幸福来之不易,但随迁到新驻地就意味着从零开始;脱军装又极不舍得,好比“割皮剐肉”,况且在部队已这么多年,离开军营也不知道该干什么、能干什么。


  某部将与兄弟部队合并,而且级别还要降低。一位营长思忖:“庙”小了、人多了,位置少了、竞争强了,走留当然要听党的,但无论走还是留,都面临一些实际问题,都不会一马平川,前途之忧不时地从心里跳出来。


  新体制下的实战化训练理念更新、内容更实、标准更高。一位高级指挥员前所未有地体会到备战打仗的难:从单一军种指挥到联合战役指挥,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思维习惯都需要立体重塑。努力了那么多年、钻研了那么多年,没想到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练兵的要求越来越严、转型的时间越来越紧,一些官兵感到“不知道该怎么干”。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事实上,置身一支日新月异的军队、一个变革重塑的时代,官兵心生迷茫不足为怪。就像一个习惯了用右手拿筷子吃饭的人,忽然要用左手拿筷子一样,会感觉难以掌控、无所适从。但是,再难也要努力调整和适应,尽快从迷茫中走出来。


  行进在改革强军的新征途上,官兵不妨扪心自问:曾经,我们为什么那般迫切地呼唤改革?如今,我们为什么不遗余力地推进改革?因为改革就是一道“传送门”,经由这里,人民军队将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中国军人将向世界一流军人靠拢。那时,军队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程度将更高,军人知识结构、信息素养、科技能力将更优。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才有可能到达。为了改革强军,我们决不能在一时的困难面前迷茫徘徊,在艰难的选择面前六神无主


  人既迷茫,必其将亡之道。心之茫然恰似船不掌舵,即便港口近在咫尺,也靠不了岸。迷茫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既吞噬我们的时间、精力,又吞噬我们的信心、梦想。一个在十字路口失去方向、徘徊不前的人,怎么能克难攻坚、赢得挑战?怎么能尽好职责、担起重任?


  诗人汪国真曾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改革强军的路上,每名官兵都是主人公、责任人。让我们满怀勇气上路,对自己的初心保持执着,对自己的事业保持专注。我们坚信,笃定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强军的宏伟蓝图就会如期实现,个人的获得感也会相应提升。

(刊于1月25日)


4

主动作为,别因等靠错失机遇


■魏智威

  该做的事,不管困难再多,殚精竭虑也要干;该负的责,不管功成在谁,抛开名利也要担;该破的障,不管风险再大,开路架桥也要闯


  三国时期,曹操欲征讨刘备,众将担心袁绍“乘人后”,曹操说:“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兵多将广的袁绍果然一败涂地,与他缺乏主动作为有很大关系。


  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有一句名言:“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从“想到”到“得到”,因为它们中间隔着“做到”。无论是推进改革强军,还是抓好练兵备战;无论是完成大项任务,还是化解各种矛盾,都需要抓住时机,主动作为,都需要我们撸起袖子去干、甩开膀子去拼、迈开步子去闯。实践告诉我们,主动作为才能彰显担当,有凝聚力;主动作为才能紧抓实干,有执行力;主动作为才能攻坚克难,有战斗力。


  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注定是一场诸多矛盾叠加、各种挑战交织的新长征,需要闯过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百舸争流,不前进必然会落伍,前进慢了照样会落伍。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恰如宋人杨万里诗中所言:“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在等待观望中空耗时间,而应提振精气神、走好新征程,在主动作为中打开新局。


  经济学上有个“机会成本”的概念,指一笔投资在专注于某一方面后所失去的在其它方面投资的获利机会。高谈阔论,无所作为,丧失的不仅是“机会成本”,而且是一个单位发展的未来。“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等待是最大的代价,不做是最大的风险。看不到危机和隐患,或者明知差距而不奋起直追,是一支军队最大的危机。


  当前,强军兴军的列车铿然前行,深化改革的航船云帆高扬。习主席告诫我们:“谁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谁就会错失宝贵机遇,陷于战略被动。我们必须到中流击水。”我们有过错失历史机遇的惨痛教训,今天,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窗口”,察势而谋、顺势而动、乘势而上。


  随着“脖子以下”改革全面实施,个别官兵却存在等待观望心态。本应主动开展的本职工作变成了“等等再说”,本应按计划推进的各项建设变成了“缓缓再干”,本应抓紧破解的棘手难题变成了“放放再看”,本应加快解决的遗留问题变成了“拖拖再议”。这种心态,说到底是责任意识的弱化、打仗意识的淡化。


  马克思曾说,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在前进的征途上,既有“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的顺畅,更有“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的急迫。惟有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把自己的全部心思和汗水用在打赢事业上,始终保持那么一种拼劲、闯劲、韧劲,才能走出“心中一团火、脑中一团麻、办事一团糟”的困境,才能做到“想作为,迈得开步;敢作为,忍得住痛;能作为,摘得到果”。


  有幸投身改革强军的伟业,是我们这一代军人的荣耀和机遇。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姿态,迎接这一时代大考,直接考验着官兵的境界、担当和识见。科学家华罗庚曾经这样断言:“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我们应该珍惜机遇、珍惜岗位,做一个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做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当好强军兴军的主角,离不开广大官兵的主动作为、勇敢担当。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抛却理想、背离初心,没有任何理由停下脚步、踟蹰不前。该做的事,不管困难再多,殚精竭虑也要干;该负的责,不管功成在谁,抛开名利也要担;该破的障,不管风险再大,开路架桥也要闯。


  让时代见证我们的奋斗与担当,让历史记下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刊于1月30日,作者单位: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


5

勇立排头,别因走样乱了队形


■徐国岩

  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凸显领导干部主心骨、定盘星的作用。站在一支队伍排头的人,就应当挺胸、收腹、抬头,带着队伍为改革拓荒开路。


  军之大事,命在于将。改革当前,将稳则军不乱,将立则兵不散。


  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兵头怎么站,兵尾怎么看。指挥员之于军队,如同舟行之罗盘,夜行之明灯。领导干部摆正了位置、把准了方向,披坚执锐、奋勇当先,才能带出威武之师、胜利之师,才能确保队伍打不垮、走不散。


  改革攻坚,同样如此。置身改革大考场,部队能否考得好,关键要看领导干部能否考得好。领导干部不丢分,官兵就不会失分,改革大考就能取得高分。


  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凸显领导干部主心骨、定盘星的作用。当年南昌起义后,部队转移到天心圩,在面临溃散的紧要关头,朱德同志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振臂高呼“要革命的跟我走”“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历尽坎坷却始终向前,就是因为党员领导干部抱有一往无前之志、胸怀百折不回之气,点燃了官兵的信念之火和希望之光,确保队伍始终拢得住、过得硬。


  如今,“脖子以下”的改革已全面展开,涉及部队多、人员多,触动利益既广且深,很多领域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笃定前行,官兵才会心神不乱;领导干部聚焦主业,官兵才愿尽心履职;领导干部主动作为,官兵才会不等不靠;领导干部胸怀全局,官兵才能提高觉悟。领导干部要带着一支队伍为改革拓荒开路,任重如山。


  领导带头,万事不愁;干部不领,水牛掉井。在历次改革中,领导干部都作出了表率。某师改为旅级单位,师政委马宝川成了旅政委。面对现实考验,马宝川进退走留一切听安排,困难面前决不讲价钱,他说:“改革当前人心思动,我更得给大家带好头。”今天的改革,呼唤更多的“马宝川”用实际行动交出合格答卷。


  不可否认,当前也有个别领导干部站在排头却不能带好头。有的怕担责任,遇事不是往前一站,而是往后一缩;有的不肯出力,不敢喊“跟我上”,只会喊“给我上”;有的打小算盘,有盼头就好好干,没希望就站着看。如果让这样的人站在排头,就无法确保队伍的高度稳定、集中统一,反而可能把队伍带乱、带散、带“跑偏”。


  站在一支队伍排头的人,不能总想着职级升了还是降了、官位保得住还是保不住,而应当扪心自问:大是大非面前,能不能坚定立场?现实考验面前,能不能担当重任?解决矛盾问题,有没有实际成效?工作破局起势,有没有思路办法?这些,才是领导干部应当认真考虑、做好解答的问题。


  鸡年春节刚过,不禁让人想起去年央视春晚播出的情景剧《将军与士兵》。它讲述的是抗战胜利日大阅兵中,一位军长在膝盖积液的情况下仍刻苦训练的故事。在那场阅兵中,50余名将军领队站排头、当先锋,摆臂踢腿,昂首阔步;挥手敬礼,刚劲利落;呼喊号令,山岳震动。


  时代呼唤这样的雄师阵列“排头兵”。站在排头,就应当挺胸,拿出破釜沉舟的胆魄、逢山开路的勇气;应当收腹,放下个人的私欲;应当抬头,找准既定的目标、前行的方向。有了这样的“排头兵”,就一定能形成勠力同心推进改革的强大势场。

(刊于2月3日,作者单位:武警上海市总队)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