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影戏曲台
新影戏曲台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柳州晚报  ·  最新!国企回应:不存在违规操作! ·  昨天  
中国电信  ·  一大波“黑科技”重磅亮相国家博物馆! ·  2 天前  
中国能建  ·  不好意思,百亿男主哪吒被拦下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影戏曲台

以小见大的四出小戏:小剧团、大水平!|| 会演评议·江苏省小戏组台

新影戏曲台  · 公众号  ·  · 2017-07-27 17:33

正文



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
戏曲会演

剧目评议篇

主办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2017年7月2日至7月29日

剧种小简历: 锡剧

锡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苏南地区,在苏北地区和邻近的浙江、上海郊县也有演出。锡剧是由常州武进、无锡一带的东乡调经过滩簧阶段的发展而形成的,后又吸收了江南采茶灯的舞蹈,上世纪初辛亥革命时期,常州滩簧和无锡滩簧合并后搬上舞台,称“常锡文剧”,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常锡剧”,简称“锡剧”。 锡剧音乐抒情优美、悦耳动听,具有江南水乡秀丽风格,其曲调有簧调、老簧调、大陆调、新大陆调、玲玲调、紫竹调、高拨子、三角板等,伴奏乐器有板胡、月琴、琵琶、唢呐、打琴等。传统剧目有《双推磨》《庵堂认母》《孟丽君》《珍珠塔》等。2008年,锡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剧种小简历:淮海戏

淮海戏是江苏传统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苏北淮海平原的连云港市、宿迁市及淮安市、盐城市等地。源于沭阳吴集镇的“拉魂腔”,最初只用三弦伴奏,故民间俗称为“三括调”,又因其前身演唱的是“肘鼓子”,故又有“肘鼓子”的俗称。早期是沿门说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至道光年间,开始打地摊演出“对子戏”“三小戏”,女角均由男艺人扮演。清光绪年间,徽、京剧先后流入淮海地区,淮海戏的表演艺术迅速提高,出现了第一代女艺人。1952年,正式定名为“淮海戏”。 淮海戏音乐属板腔体,说唱性较强,男腔粗犷有力,女腔华丽优美,曲调演唱即兴变化较多。淮海戏以演小戏见长,代表剧目有《王婆骂鸡》《催租》《小书馆》等,正本大戏代表剧目有《樊梨花》等。2008年,淮海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小戏组台


专  家

点  评

谭志湘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这四出小戏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有温度、有感情。题材上反映了生活的多彩多姿,表演上都比较生动活泼。《稻草人》构思新颖,写出了人物感情,有层次、有矛盾、有起伏、有跌宕。《公鸡做媒》非常奇巧,小戏很难写,该剧找到一个非常巧妙的切入点,从《拾玉镯》中吸收了营养,又重新生活化了。《今天老师来家访》的多人联唱,造成了音乐上的起伏跌宕,这个戏好在没有更多地讲大道理,而是表现出生活现象,让观众进行思考。《贴春联》由一副春联引起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引申出老百姓的幸福观。这四出戏的表演都很好,有唱、有歌、有舞、有交流,是一台让人赏心悦目的演出。从剧本文学到表演、音乐还需要细细打磨,争取打造成精品。

朱维英

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这四出小戏从主题思想、立意、导演手法到演员的演唱都非常好,非常有韵味。演员的唱很动听、很诙谐,充满了乡村的泥土气息。乐队用得不大,唱腔写的都非常到位。每个小折子都要表现人物的感情,演员唱出来都非常贴近人物,贴近剧情,贴近气氛,贴近情绪。今天这一组小戏立意都比较高,都可以仔细打磨,保留下来,将来做为反映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常演剧目,可喜可贺!

王馗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看完这台戏我有一个感受就是:小剧团、大水平。四出小戏把江淮的气质、清新雅丽的剧种风格呈现在我们面前,展现了江苏的戏曲创作水准,以及基层艺术家们坚守艺术本体的作为。这四部戏表现出几个特点:一是人情人性的真实的生活质感。《稻草人》写得非常空灵,编剧构思很巧妙。基层院团立足于普通人最真实的情感,最真实的生活状态,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第二是内心世界的外化,《公鸡做媒》将传统的表现手段与现代的造型艺术稳妥地结合起来,这是基层的创造力的体现。第三点是展现了生活情趣,《家访》通过戏剧化手段把几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放大,乐观向上,幽默风趣。《贴春联》把现代探戈放到其中,融合得很好。小剧种的发展有两条路,一是向古典戏曲艺术学习,二是把从古典学到的技法很好地融入到现代生活,这是对现代戏创作很好的路径。当然,有些细节、调度都还可以做得更精致一些。这些小戏在基层演,会接受观众不断的检验,生命力可能会更长久,而这种长久的生命力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发现、推广、宣传。

张兰阁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总体来讲,这组戏江南特色非常强烈,从戏剧文学的角度讲,委婉细腻,一波三折。《稻草人》构思很巧妙,应该算是“意识流”戏剧。它不是一个实体故事的展示,用“走神”的表演细腻地表现了农村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不过“稻草人”参与剧情演出时太真实了,要更抽象一些。《公鸡做媒》身段、唱词等细腻地表现了女人的心理,但唱词时代感差一些,演员在表演上还要用音乐与情感把身段撑起来。《家访》演员很棒,节奏感很强,举手投足和表情语言都非常到位,但是在反转的时候把大段唱放到老师身上是否会好一些。《贴春联》主题上写出了这个时代基层农村老百姓满腔洋溢的幸福感,映射出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让观众看到了中国农村的缩影,这出戏在艺术上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柯凡

中国戏曲学会秘书长

这组戏有些共同的特点,首先,它们在主题上关注普通老百姓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关注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弱势群体的情感状态,同时又涉及到城市发展、乡村发展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有创作者的人文关怀在其中,让人感觉很温暖。第二,小戏以小见大,处处有戏,人物的塑造和一些身段非常饱满,这些戏都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愿望,对情感的刻画非常细腻,演员表现出来也非常真实,给人乐观向上的感觉。第三点就是这几台戏虽然是现代戏,但是在传统的戏曲技巧和程式的运用上非常娴熟,收放自如。这几个戏发扬了小戏的优点,短小精悍,带有喜剧色彩又很生活化,戏剧矛盾非常集中,编剧功力较强。最后,小戏也是戏曲发展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从文化艺术的多样化发展来说,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小戏的发展。

李小菊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小戏比较善于展现一个打动人心的场景、塑造一个性格鲜明的形象、讲述一个相对比较曲折的故事、挖掘一个相对比较深刻的主题,这些特点在今天演出的小戏中表现得特别充分。《稻草人》以巧妙的舞台表现形式,塑造了一个坚守家庭的留守女性形象,让人感受到传统诗歌哀而不伤的气质。《公鸡做媒》继承了传统戏曲中喂鸡的程式表演,但把无形的公鸡性别化、个性化、拟人化,赋予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以新的品格,真正体现了戏曲的推陈出新。《今天老师来家访》表现了一个普遍存在又发人深省的家庭教育缺失的主题,特别巧妙地从陌生化的角度、用陌生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家庭,通过陌生化的效果让剧中人去警醒、去反思,既富有戏剧性,又有教育意义。《贴春联》从对“风流”的不同解读,到对“幸福”的个性化体悟,最后才告诉观众男主人公是想借助这个“奇葩”的春联为自己的鸡场打广告,戏剧冲突一波三折,奇峰迭起。这几出戏都非常讲究从传统中寻找表演支点,对戏剧样式和表演形式的选择和确立非常富有匠心,也很有生活质感,这对大戏的创作具有启示意义。

溧阳市锡剧团



溧阳市锡剧团组建于1942年,前身为国华剧团。剧团自创、复排的剧目有《珍珠塔》《三看御妹》《秦香莲》《寻儿记》《五女拜寿》《金玉奴》等传统戏,其中《三看御妹》获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华奖“优秀传统剧目奖”等六项大奖;另有儿童音乐剧《我们快乐成长》《妈妈你不要哭》《放飞》《心灵的震撼》等,2010年《我们快乐成长》获全国戏剧文华奖“优秀演出奖”等六个奖项。该团创排的大型现代戏《天目湖之恋》获江苏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入选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华奖。现代小戏《稻草人》于2014年获第五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赛表演金奖、导演金奖、优秀演员奖等。剧团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王兰英曾是国华剧团主要演员,蒋盘芳被称为“小王彬彬”誉满江南。

江阴市锡剧团



江阴市锡剧团成立于1956年,是江苏省第四批非遗代表性项目、无锡市非遗传承示范基地,拥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位,被评为“江苏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剧团以弘扬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为己任,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百姓为宗旨,每年下乡演出200多场。原创剧目《寂寞红豆魂》《天涯情仇》《大桥情》《双推磨后传》等在省锡剧节、戏剧节等赛事中屡获大奖。2017年创排的大型锡剧《徐霞客》反响良好。小锡剧《阿二骂钱》《鸡笼风波》《今天老师来家访》获第十一届、第十三届全国“群星奖”金奖和第十七届全国“群星奖”入围奖。

响水县淮海剧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