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波涛汹涌的中美贸易谈判成为了市场矛盾的暴风眼。全球股市大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大、央行时刻警惕事态发展准备随时干预。从表面上看,目前中美的矛盾在于贸易纠纷、技术竞争,而实际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国与国较量。
就算眼前的中美贸易谈判顺利达成协议,未来也一定会在更多领域发生冲突。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这是对中国几十年来发展壮大及其实力的肯定,但同时也明确了未来打压目标。
美国想要维持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中国想要实现崛起大计。两国之间的角力是迟早的事。美国一定会想尽办法压制中国,而中国也一定会不惜代价力争冲破阻力,最终赢家将再次书写历史。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全世界都将被中美两国之间的互相较劲所影响。历史上,美苏冷战足足打了44年。这次中美之争必然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中美之争毫无疑问是只黑天鹅。当5月13日传出美国将对中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货物进口关税从10%上调至25%的消息后,全球股市迎来了黑市星期一:
标普500指数大2.41%,报2811.87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2.38%,报25324.9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3.41%,报7647.02点。
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跌1.10%,报1465.11点;欧洲STOXX 600指数跌1.21%,报372.57点;德国DAX30指数跌1.52%,法国CAC 40指数跌1.22%,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55%。
上证指数跌1.21%,报2903点;深证指数跌1.43,报9103.36点;创业板指数跌2.01%,报1503.6点。
此前,美国对中国的加征关税已经造成了巨大影响。自2019年开始,被加征关税的货物出现了明显的行业性危机征兆。中国对美国600亿美元货物的反制措施也导致了美国部分行业损失。
遥想18年前,当克林顿签署文件允许中国加入WTO后,中美之间曾经历了一段美好的“蜜月期”。在那段时期中,中国经济依靠入世机会结合本国的人口红利高速发展,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完成了巨量财富的积累。
回顾历史数据可以发现,2003年是数据上的腾飞起点。但是,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确定加入WTO,所以,WTO带来的红利效果经过2002年一年的发酵才反应于2003年的数据上。因此,真正帮助中国经济火箭式发展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加入WTO。
经过十几年与世界的融合,中国与全球各国之间也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关系,其中自然也包含美国。在15年的最惠国待遇期间,虽然中国赚到了前,但中国也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廉价产品帮助美国人节省更多生活成本能够用于其他领域消费。
中国对美国出口主要以生活用品及零部件为主,产品本身可替代性较强;而中国从美国进口产品主要以原材料及高科技产品为主,原材料本身可以被替代,但具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则不宜被替代。
不过,虽然如此两国之间的贸易产品竞争力不同,但中国依旧表现出极其强硬的态势。中国对美国总计有1300多亿美元货物的可调控空间,现今只对600亿美元货物上调关税,主要原因还在于有些高科技产品的不可替代性。
5
月16日,彭博报道称,中国和欧洲的航空监管机构接近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该协议将飞机更容易在双方彼此的市场上获得认证和销售,双方最快5月20日签署协议。
这份协议对应的恰恰是H588——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的贸易货物。这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加征关税的货物前期铺垫,意味着中国准备与美国全面开打贸易战。
中美贸易问题,最好的结果是双方达成协议,最糟糕的结果是两国互相封锁大门。就当前的局势看,中美双方都有意愿想要签一份协议,但双方又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想要签署这样一份协议,路途还很遥远。(注:国内股市就别指望能有一波像样的牛市了,至少在中美贸易问题结果出炉前不可能出现大幅上涨。)
除了贸易方面的纠纷,中美之间关于技术方面的争斗也很激烈。从中兴没有“芯”到当下的限制华为,美国处处以行政手段打击具有战略价值的中国企业。
在中兴赔付了几十亿美元的罚金后,华为成为了美国下一个目标。不仅仅是从华为长公主孟晚舟下手,美国本土也宣布了对于华为的打压政策。中国也以同样手法制裁加拿大,倒霉的是加拿大,莫名其妙卷入两大国家的争端受着夹板气。
中美之间的战火,未来可能还将传导至外汇、投资、国际市场份额的争夺等战场。两国之间的争斗直到决出胜负前是不可能再平息的。
美国国内驴象两派的对华战略目标早已高度统一,分歧只在于手段和方法。而且,美国社会的对华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部分美国人都站到了中国的对立面。事情发展到今天这地步,不能再指望回到以前双方和睦相处的环境,中美两国间甚至连井水不犯河水都不可能做到。
未来,有这么几个时间点需要注意,这些时间点上一些事的发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中美之争的最后结果:
第一,每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最近一次是2020年)。特朗普能否连任决定了当前局势是否会依照线性规律发展。驴象两党的操作方式差异会对整个局势产生巨大影响。
民主党虽然不像特朗普那么奇怪,但民主党的战略也是打压中国,差异无非是民主党希望联合盟友共同打击中国,而特朗普这边则只顾美国利益优先,狠起来连盟友都一起整。但不管怎么样,策略的变化都会带来政策衔接中的机遇。
第二,2030年前的中国人口拐点。人口拐点看似是个宏观指标问题但实际上会关系到国内最可怕的房地产泡沫、社保体系问题。甚至全社会的劳动力市场也会因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人口拐点的到来会对国内经济产生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