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的内容是,建设广州至深圳高速磁悬浮可能性,目前深圳北至广州南,途经的广深港高铁运力还是非常紧张的,好的时间段往往是一票难求。如果建设广深高速磁悬浮,将大大方便两地居民出行条件,推进两地间时空距离。
深圳发改委对此还是比较积极的,将持续关注高速磁悬浮技术发展,在合适的时间将启动两地的磁悬浮规划。目前两地规划推进的项目是广深第二高铁(广深第二高铁:途经广州、东莞和深圳等市,按350km/h的速度建设。届时白云机场到宝安机场只需20分钟左右;广州到深圳只需40分钟左右。)和广深中轴城际铁路(处于规划中,途经线路有福田中心区、光明科学城、松山湖、东莞和天河中心区等地。)等,提升两地出行的便捷性。
根据深圳市发改委的回应,广深磁悬浮作为规划预留京广深战略通道的一部分,是广深间设计速度标准最高的通道,由于高速磁悬浮系统制式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轨道、车辆等技术应用仍不成熟,项目处于前期规划研究阶段,暂未明确开工时间与建设周期。
目前,广州至深圳主要的高铁——广深港高铁,起始站深圳北-广州南,两站间旅行最快只需29分钟。广深港高铁于2011年12月开通运行,广东段设计速速350km/h。广州至深圳开通城际列车主要走广深铁路,2007年4月1日开通运行,起始站广州站-深圳站,设计速度200 km/h。
深圳至广州还有一条在建高铁——深江高铁,预计2028年开通运行,实现【深圳】前海与【广州】南沙30分钟通达。
目前,国内建设磁悬浮最多的省份是湖南省,即磁悬浮线路有长沙磁悬浮快线(2016年开通运行,设计速度140km/h)、凤凰磁浮旅游专线(2022年开通运行,设计速度100km/h)和长浏快线(在建中)等。
然而,《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高速磁悬浮短期无法建设外,对于广深第二高铁、广深中轴城际铁路等建设问题,途经城市东莞、广州和深圳也因自身情况不同,使得各方态度并不一致。
深圳市发改委表示,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城间的发展联动,规划包括高速磁悬浮、高铁、城际等多种制式的轨道通道服务广深间的交通联系,同步也在加快广深第二高铁、广深中轴城际等线路的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广深间的交通出行便捷性。
目前,广深之间已开通3条客运铁路(1条高铁和2条城际铁路),分别是广深港高铁、广深铁路和穗莞深城际。其中广深港高铁是从深圳北站至广州南站;广深铁路是从深圳站至广州东站;穗莞深城际是从深圳机场站至广州东站。
近两年,广深港高铁和广深铁路客流量持续提升,接近广东省政府人士对记者表示,节假日期间两条线路更是一票难求。但是,穗莞深城际因耗时久、车次少且部分站点距离市中心较远等因素,上座率一直不高。
“当前广深之间3条铁路只有广深港高铁时速可以达到350公里/小时,其他两条线路时速较低。虽然广深港高铁速度较快,但在广深港高铁规划阶段,为照顾佛山市客流需求,始发广州南站距离佛山较近,距广州核心区较远,这也就导致广深港高铁难以满足广深两市中心间的快速联系需求。”一位接近广州市政府人士对记者表示。
对于该问题,有网友在人民网政府留言板上表示,从深圳北到广州南的火车票非常紧张,如果选择合适的出发时间需要提前一周以上抢票。而选择从深圳北到广州东的线路则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通常要一个小时以上,给通勤带来很多不便。
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之下,在广深之间建设新通道的呼声愈发高涨。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和广深两市官方各类规划中,多次提及广深磁悬浮、广深第二高铁、广深中轴城际等线路规划。
对于广深第二高铁、广深中轴城际等项目的推进情况。上述接近广东省政府人士对记者透露,规划中的广深第二高铁、广深中轴城际均途经广州、深圳和东莞市,由于目前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广深之间不可能同时开建两条铁路线路,当前各方对于两条线路的倾向性不一。
“对于广深第二高铁,积极性最高的是途经的东莞市,虽然广深之间现有的3条客运铁路均在东莞设站,但东莞市现在的高铁枢纽虎门站远离市区,位置较为偏僻,建设广深第二高铁可以为东莞市带来更有辐射力的高铁新枢纽,且高铁线路投资通常由省政府出大头,所以东莞市积极性非常高。”上述接近广东省政府人士对记者表示。
早在2019年,深圳市发改委关于《广深高速磁悬浮城际铁路规划研究》 (以下简称,《规划研究》)招标公告刷屏,该《规划研究》透露,速度达600公里/小时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或将应用到广深第二高铁。
2021年2月,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就发布了《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公众版提出,围绕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建设上海-汕头-汕尾- 深圳-广州( 沪深广高速磁悬浮)、北京-韶关-广州-佛山-珠海-澳门( 京港澳高速磁悬浮)的磁悬浮线路,还有阳江-珠海-深圳高铁(赣深客专西延线)、琼州海峡通道。
今年5月,《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公布实施,其中透露 广州正超前谋划与其他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及实验线建设, 预留京港澳高速磁悬浮、沪(深)广高速磁悬浮两条通道。若实际建成,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为例,沪广两市之间3小时即可通达;广州至北京单程也仅需约4小时。
今年10月,《 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正式印发,其中谋划“时速600至10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网络”的提法,引发人们关注。方案中提到:
研究 预留深圳磁悬浮枢纽,全面提升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直达效率和面向粤东、海峡西岸的辐射能级。
超前谋划 时速600至10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网络在深圳地区的合理布局,合理评估高速磁悬浮系统对城市对外通道格局的根本性影响,预留预控京港澳、沪(深)广高速磁悬浮线站位资源。
广州、深圳的规划中,提到的高速磁浮速度能有多快呢?——至少 时速600公里。
时速600公里有多快?大型民航飞机时速一般在800公里~1000公里,小型客机时速约500公里,600公里的时速, 相当于贴着地面飞。有人将它比喻为“零高度飞行器”,再贴切不过了。
深圳的规划中,提到高速磁悬浮网络的时速将达到1000公里的级别。
据了解,而 时速能达到1000公里以上的,为超高速磁浮,也被称为 “超级高铁”。全球目前都还在研发试验阶段。我国也有了相关研究成果:就在去年年底,国内首条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系统主体完工,时速可达1000公里。“超级高铁”最高时速理论上可达2万公里,意味着北京与华盛顿最快可以2小时通达,数小时可以完成一次环球旅行。
往期
精彩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