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券业新力量
面向证券业从业人员,无论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传递优质理念,分享先进方法,解析实操案例。以“新力量”产品体系为抓手,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服务内容,服务所有券业人的梦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焦DeepFocus  ·  在柏林,已经看了23部电影… ·  2 天前  
深焦DeepFocus  ·  年度日本电影总结,现象级女演员出现! ·  昨天  
参考消息  ·  大国重器!探秘“造岛神器”! ·  2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伊州地毯清洁工4.99美元淘的盘子,竟是中国 ... ·  2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伊州地毯清洁工4.99美元淘的盘子,竟是中国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券业新力量

成年人,谁不是一边焦虑一边努力“胜任”工作!

券业新力量  · 公众号  ·  · 2022-07-28 15:52

正文

提示 点击上方 蓝字 订阅 30万+金融从业人员在看

导言



筹备新力量读书圈,Link最近和同事在不断地走访券商营业部。昨天,我们来到一家相熟的营业部,骨干员工小文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近期不见,你怎么憔悴了这么多?”看到小文有些肿胀的眼睛,我忍不住问他。

“三个月前领导提拔我做了团队长,我每天晚上八九点到家,还要认真看团队成员的日报,有问题的及时和他们聊下,经常搞到很晚,要是有应酬,更是到一两点才睡呀。”小文回答。

我问:“你是怎么分配你在管理团队和自己跑业务上的时间的?”

这位新晋的团队长表示:

我之前完全 没有 管理经验,现在工作时间还是自己做业务,只好在 下班 时间加班加点 研究 怎么 管好团队 总感觉自己还是胜任不了管理的工作,怕辜负了领导的期望 呀!

看着这位暂时不胜任的团队长,我想到了管理学中著名的 彼得原理, 也叫 不胜任原理 如果你胜任某个职位,你就不会一直干这个职位,而是会得到晋升,晋升到一个自己不胜任的职位。

那我们要怎么理解这种不胜任现象,并应该怎么做呢?请往下看。

不胜任现象普遍存在

小文的焦虑,我相信很多新晋的领导者都遇到过。不止在券业,各行各业甚至古往今来,这种不胜任现象都普遍存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诸葛亮任用马谡为战阵指挥,防守街亭以抗曹魏,但马谡临阵慌乱,最终战败,诸葛亮不得不以军法处置。

难道马谡没有才干吗?当然不是,正是当时身为参谋的他向诸葛亮建议“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才有了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

作为参谋,马谡可太“胜任”了,正是因为胜任参谋,诸葛亮才晋升他,让他领兵,但他尚不能胜任战阵指挥一职,有了街亭之败。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不胜枚举。只要科层组织金字塔式的组织形式不变,员工一级一级晋升的制度不变,不胜任现象就永远存在。

因为不胜任现象其实就是由科层组织的晋升制度本身的悖论造成的。

在科层组织中,如果某人在自己的职位上干得很好,那么就会得到晋升。但是,新职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往往和旧职位差异很大,这就让原来的好员工变得不胜任新职位。

领导:如何判断员工是否胜任


对于如何评判员工是否胜任他现在的职位,彼得给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标准:

标准1: 他实际工作成果的质量、效率等方面;
标准2: 是否服从安排,严格遵守组织的制度、惯例。

不同的领导会选用不同的评判标准,你可以思考下,自己会按照哪个标准去评判自身和员工?

如果你采用的是 标准1 ,那么恭喜你,你自己就是一位“胜任”的领导,因为对于公司的客户来说,他们只关心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不会关心公司的制度和惯例。

而一位自身“胜任”的领导,也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评判员工。

而本身就“不胜任”的领导就会用 标准2 来评判员工的表现。这样的领导认为,维持现状是最重要的,不犯错误就好。所以,对他来说,服从安排,遵守制度的员工就是好员工。

但是这无疑会剥夺员工的天赋、梦想、个人特色、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为平庸者打造了一个天堂。

员工:如何缩短“不胜任”期


1、如果你对你现在的工作感到痛苦,不要惊慌,这说明你在变得“胜任”的路上。

青果的工作对员工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自从我来青果以后, 经常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感到痛苦,总是 不由自主地去想: 这件事我能做得到吗?

还好有同事们不断的开解、鼓励和帮助,我一步步做到了很多事情,渐渐向“不胜任”走向“胜任”。最让我感到暖心和安心的一句话就是: 别担心,你现在遇到的问题,我刚来的时候都遇到过。

所以面对小文的忧虑,我能洒脱地安慰他:“ 别担心,既然你会为这个事情焦虑,就说明你领导没看错人!”

2、如果你不是一个“佛系青年”,请你保持终身学习。

水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走。这是人之常情,当然,你选择“躺平”、“摆烂”除外。

但是这并非让你一味地追求职位晋升的速度,而是说无论在什么职位上,你都应该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尽量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让自己尽快胜任这个职位,不断提高自己工作成果的质量和效率。

而不只是满足于服从安排,遵守制度,抛弃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疏于自我发展,最终沦为 平庸的恶者

选拔人才,潜能比绩效更重要


上面谈了在不胜任原理下,身为员工可以如何缩短“不胜任”期。那么对于领导者来说,如何尽量避免自己挑选的管理干部出现不胜任现象呢?

1、在任用每一名管理干部时,不能仅仅着眼于他在本职工作上的绩效表现,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和科学的维度,去评判他在管理岗位的潜能。 例如他和同事关系是否融洽;他是否有承担责任的勇气;他是否有坚持读书学习的习惯……

2、可以多采用临时性、非正式性的“提拔”,来考察潜在的管理者,避免草率的晋升。 例如让他 牵头策划一场客户活动,考察他是否有组织力和推动力;让他带领新同事,考察他是否有沟通力和感染力……

如是两点,可以帮助管理者选拔出能尽快胜任管理岗位的员工。

而我们的团队辅导营,会教授 6 种管理方法,选取 5 种业务场景,既帮助业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也充分锻炼储备管理干部的管理能力。

用两个月时间,多维度培养并评判储备管理干部的管理潜能,帮你选拔最合适的管理人才,避免储备管理干部的不胜任现象!

扫码咨询


往期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