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05年,一个叫阿北的年轻人,在二环的一家咖啡馆里敲着代码。后来,他把创立的网站用咖啡馆所在的胡同命名,那条胡同叫豆瓣胡同。
这边儿的小区后来是史家小学的学区房,有人开玩笑形容:“这个小学一开家长会,家长阵容就像北京每年三月的那场大会一样。”
同一年里,另一个年轻人左晖,刚刚结束了自己历时12年辗转10个地方的租房生涯。他说曾经也被人骗的一塌糊涂,这份经历让他至今仍然难以忘记。到了今天,光是在北京,左晖绿色招牌的链家市场份额就已超过了其它所有竞争对手的总和,他更是被人称为“绿魔王”。
与此同时,五道口的出租屋里,常能看到一个抱着笔记本发呆的人。除了发际线高一点,王兴似乎与这里的其他租户并无太大区别。没过多久,不止楼下酒吧一条街里年轻的大学生们、还有附近的所有重点高校、乃至全国的学生都成了他的用户,在校内网上刻下自己的青春。
后来,王兴卖掉校内网,又在这里搞出了美团。同样诞生于此的还有暴风影音、美丽说……每一个新来租房的创业者都以这些成功的前辈为榜样,并坚信有朝一日自己的名字也会和他们放在一起,在北京会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这边曾经最著名的景点有:火车道与枣糕王,每天前面都排起看着令人绝望的队伍。后来的如今,二者都早已消失了。只有从四面八方而来,怀抱着梦想的无边无际的年轻人,才是这里永恒不变的风景。
在这里亦是,在整个北京亦是。
- 2 -
刚刚发布的北京最新人才引进办法中,有这么一条儿标准,简单的说,就是互联网行业年入80万,金融行业年入200万。大家笑称:别的城市都是本科即可落户买房,像养蛊一样引进人口,期待有一天其中能诞生新的王兴和美团。而北京是掐尖儿,更像对胜出者们直接颁奖。
相隔短短几天的另一条政策是:北京限制四环内各类用地调整为商品住宅。本就紧张、不可再生的核心地段,随着优质人口的增加只会显得更加稀缺。最紧张的,还是象征人们心中老北京皇城根儿文化的二环。
人们涌入这座城市,使城市日益成长。来的更早的人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十几年间迅速发展的不止互联网,还有房价。还是同一套房子,当年一平米的价钱,如今也许还不如一个月的房租。
在北京,很多人曾以为,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是努力的终点,买了之后才发现,其实这是新生活的起点。
一些有一定生活经历的人,在二环路过一个地方,以前可能会说:“这里当初是什么什么”,现在的感慨会变成:“这里当初一平米才多少多少钱”。当初没有在二环买或多买房,成了很多人深夜关灯后心中的块垒。
水库论坛创始人,可能是最著名的房地产多军,人称“欧神”的欧成效说:“后来的年轻人,是要掀桌子的。”
掀桌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牌桌上的人手里牌不好,他不会选择继续玩下去,而是会把牌桌一掀,拒绝承认这种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当时正好赶上比特币暴涨,你除了在地铁里能看到拿着kindle聚精会神地阅读《区块链是一种信仰》的穿格子衬衫的人,还会在写字楼的过道里又听说有哪个高管跳槽去干ico了,以及,哪个一直不起眼的眼镜男靠炒币一年财富自由北京买房。
正如网上的那个段子:
“老同志语重心长地对90后说,别玩那些虚拟币啊什么的玩意,在北京踏踏实实买个房子娶个媳妇儿多好!90后回答:你们当年几千一平买的房子现在十几万一平了,我们不搞一串数字十几万一个卖给你们,怎么买得起房子啊!”
比特币历史最高点的时候,有位币圈大佬顶着寒风来到了北京,与看空比特币的欧神在一家家常菜馆子里进行了会晤。大佬把牙签一根根摆在桌子上,试图讲解比特币的分叉。欧神频频点头,也不知听懂了几分。
有群友描述为:一人抱着币一人抱着房本,二人寒风中相遇,心中互骂一声傻瓜。
也有群友持不同意见:要是一人抱着币一人抱着房本,二人寒风中相遇,然后变成一人抱着房本一人抱着币,那就有趣了。
以我对欧神执着程度的了解,他是不会买币的。后来那位币圈大佬在高位套现数亿买了房子,大佬每天依旧很忙,都是由他怀孕的太太每天挺着肚子踩着高跟鞋奔波在大大小小(或者说是大和更大)的房子之间。
在人们的价值观里,总还是会有着浓重的落房为安意识,把保佑安稳平安与房产联系在一起。
唯愿佑安,府即是福。
- 3 -
与其说是北京成就了人们的梦想,不如说,是追求梦想的人们共同成就了北京。多少甲子,追梦者们成了北京这舞台上最美的风景,就
在这皇城根儿下,在这千年福佑之城。
千年北京城,一座右安门。
自明清以来,宣南地区由于文臣学者聚居,成为士大夫文化的集中演绎地,也被称为宣南文化。治国良才层出不穷,历代国士生生不息。项目根植于福祉之上,故命名为佑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