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搬砖小组  ·  小爆! ·  16 小时前  
搬砖小组  ·  小爆! ·  16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巴菲特突然宣布后事安排 ·  2 天前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极端天气重整保险业 ·  2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国家层面首次!将建超100个!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楼市调控阴影下:“地王”受波及,诸多房企或成“接盘侠”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0-12 12:38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地王”项目将受到此轮调控的波及,是确定无疑的。

一波突如其来的楼市调控,正使此前热闹非凡的房地产市场陷入尴尬。


据统计,自9月30日晚间至10月9日的10天里,全国共有21个城市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政策手段以限购、限贷为主。这也是今年以来,全国最大规模的楼市政策收紧热潮。且分析人士认为,这将可能使今后的市场出现明显降温。



从土地市场来看,国庆长假之后,上海、长沙、成都等地都曾诞生溢价率超过150%的高价地。但根据同策机构的报告,在经过市场博弈期后,土地市场的降温将不可避免。且按照当前的房地产开发节奏,今年出现的众多“地王”项目都可能面临踏空的风险。


不仅如此,从业者对市场的判断也已发生变化,这将导致房企的策略出现调整,“控制节奏、以价换量”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策略。



“接盘侠”悬疑


国庆长假之后的土地市场,似乎并未受到调控政策的影响。近日,上海青浦区一宗商业地块以21996元/平方米的单价拍出,溢价率达到263.8%。成都出让两宗高溢价地块,龙泉驿区的一宗土地,溢价率达到191.7%;温江区的一宗土地,则以113.3%的溢价率竞出。


上述两个城市都在国庆期间出台了调控政策,在未出台调控新政的长沙,也诞生一宗高溢价地块——雨花区的一宗住宅用地,拍出的单价为6116元,溢价率却达到221.1%。


中原地产将高价地的诞生机制称为“惯性”,即虽然调控政策短期抑制了市场成交恐慌,但房企的资金情况依然宽裕,在并未出台限地价措施的城市,高价地依然会在短期内频繁出现。


但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尚属未知。北京某上市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该公司在年末和明年的策略确定为“不拿高价地、放缓扩展步伐”——这是其在今年8月对政策和市场走势进行研判的结果。


该人士认为,尽管大部分企业手中“缺粮”,但在连续出现的高价地刺激下,企业的情绪已开始冷静。加上很多城市出台了控制地价的措施,因此预计土地市场的降温将不可避免。


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从业者的认同。但若果真如此,此前因抢得“地王”而风光无限的诸多房企,是不是就成了接盘者?


同策机构的分析指出,按照周期论的研判,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多面临未来12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收紧期。从市场表现来看,本轮楼市的触底期应该在2017下半年。


但根据正常的房地产开发周期,今年以来诞生的大批“地王”项目,恰恰将在此时进入销售阶段。房价涨幅放缓将是大概率事件,部分区域甚至可能出现降价。


而按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的观点,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未来一年房价不涨超过50%,拿了“地王”的企业都将面临入市难题。未来三年,如果周围房价上涨不超过100%,这些“地王”都将面临巨大的入市难度。


也即,无论“接盘侠”的名声是否坐实,“地王”项目将受到此轮调控的波及,是确定无疑的。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还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地王”项目较多、且比较集中的房企,未来的资金压力是比较大的。换言之,二季度以来部分民企纷纷拿的“地王”,基本上都会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此类企业规模多属于中等,需要警惕资金链方面的压力。



房企策略渐变


在全面调控之下,资金链的压力体现在各个环节。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北区项目及开发顾问部负责人熊志坤表示,本轮调控的侧重点在于抑制需求,一旦成交量出现下滑,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状况会受到明显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91573亿元。其中,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两项合计占比达到44.9%,且二者的增速分别达到29.7%和52.2%。显然,成交量的变化将是影响房企资金的主要因素。


此外,很多城市出台的政策中,在金融机构放贷、拿地保证金比例、购房杠杆等方面有所收紧,此举会对企业的资金造成全面影响。


事实上,本轮房地产市场火爆的一项重要原因,在于宽松的货币环境。虽然大部分房企录得较好的销售业绩,但由于大量融资,房企的总体负债率并不低。


据同策机构的统计,2016年上半年,上市房企资产负债率排行TOP 100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7.6%,超半数企业在这一平均值之上。其中,前20房企的总负债为51181亿元,占全部上市房企总负债金额的6成。恒大以8179亿元的总负债金额排名首位,鲁商置业则以93.7%的负债率而最高。


上述机构指出,根据企业融资情况,2017年底到2018年是集中兑付时期。如果房地产市场调整,企业偿付变难,配资购房者也会因为市场调整出现弃房停供的情况。


资金层面的压力正在影响到房企的策略。上海某知名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放缓拿地和扩张步伐、维持资金安全已成为企业的共同选择。该公司则拟尝试通过平价跑量的方式,来借助当前的市场惯性,尽快实现去库存。


该房企今年曾在“长三角”地区获取数宗地块,且价格不菲。按照公司管理层的观点,虽然调控力度较大,“长三角”仍属于相对“安全”的区域。然而,由于整体市场情绪转为冷淡,项目的去化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


严跃进部分认同这一观点,他指出,限购政策具有利空效应,因此,为积极蓄客,房企的推盘节奏势必会加快。但在营销方面,由于购房群体的结构在变化(恐慌和投资需求可能大幅减少,刚需亦受到影响),对于部分专注长三角投资的房企而言,实际影响是比较大的。因此,项目定价和营销策略都需要改变。


房企的担心还不止于此,上述房企负责人还表示,房地产市场的“蛋糕”已经越做越小,此次楼市调控,可能会进一步压缩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间。具有资金和土地等优势的大型房企,则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此轮调控将可能使房地产业的“马太效应”更加凸显。


(编辑:林虹)


本期编辑 :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