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一财经YiMagazine
这里是《第一财经周刊》读者俱乐部,我们为你发掘精彩的商业价值,也邀请你一起探寻明亮的商业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超4000只个股下跌 ·  19 小时前  
吴晓波频道  ·  如何用经济学的方式看《再见爱人4》? ·  22 小时前  
财经杂志  ·  高铁里程全国第一,为什么是山东?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财经YiMagazine

极端天气重整保险业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1-27 08:41

正文

记者 | 王杰夫

编辑 | 张云亭


“已经没有(所谓的)野火季了,因为全年都有它。”美国财产意外保险协会主席戴维·桑普森(David Sampson)在2023年一次采访中这样回答。

野火季是一个气象领域的专有词汇,例如美国加利福利亚州作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地区,有着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每年7月到10月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加州就像巨大的干蒸房,落叶和荒草迅速被烘干水分成为天然的可燃物,零星的火苗都可以引发浩大的野火,这段时间也就被当地人称作野火季,通常要等到秋冬季第一场明显的暴雨到来才会结束。

以往,野火会发生在一个相对规律的时间范围内——政府能制订应急预案,居民会提高警惕,保险公司可以依据稳定的风险模型提供保障。然而往年10月就会逐渐减少的加州野火从2023年一直烧到了今年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全球范围内极端火灾的数量将在2030年增加14%,到2050年年底将增加30%,截至本世纪末将增加50%。

不再规律的野火只不过是大规模气候变动的表征之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气候变化2021》报告中明确表示,未来任何持续升温都会引发愈加频繁和严重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包括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强降水和持续性干旱等。

当风险失去控制,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以降低风险为生意的保险业。

根据全球保险巨头怡安集团的统计数据,在2017年到2023年的7年中有5年保险损失达到1200亿美元,而在本世纪的前16年里,这个阈值只被突破过2次。保险损失是一个站在保险公司视角的专业术语,指在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根据保单条款需要赔付的总 额。

另一家保险巨头瑞士再保险旗下的瑞再研究院称,过去30年来全球自然灾害保险损失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从1994年到2023年,经通胀调整后的自然灾害保险损失平均每年增长5.9%,而同期全球GDP增长2.7%,两者间有着一倍多的差距。

不断上涨的保险损失预示着传统的气象风险的评估模型需要进化,为了实现风险减量和效益提升,保险公司需要更新频率更快、预测更精准的气象数据服 务。

01

为极端天气建模

平安保险作为中国最重视技术创新的保险公司之一,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第一代鹰眼DRS风控系统,聚合140亿地理、灾害、气象、保险大数据以提供气象建模和气象灾害预警。2021年它又推出鹰眼系统DRS2.0,增加了卫星遥感监测、机器学习等新技 术。

然而绝大部分中国保险公司在气象数据上投入不足,这导致它们在评估天气保险产品的可行性、定价、赔率等方面经验不足,出现超额赔付现象。随着近些年气象建模能力的比拼越发激烈,这些保险公司对第三方气象数据服务供应商的需求与日俱增。

“尤其在中国,精准且及时的气象数据到2015年中国气象局颁布27号令后才能被从事气象信息服务行业的民营公司有机会获取并使用。”华风象辑总经理陈建飞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在此之前,虽然全国遍布着2600多个国家级气象站,以及6万多个乡镇级自动气象站,但绝大部分气象资料都属于“机密”信息。

华风象辑总经理陈建飞,华风象辑是一家为保险公司们提供第三方气象数据服务的公司。(摄影/王晓东)

华风象辑是一家专门服务保险行业的气象服务公司,它成立于2015年,由商业气象公司象辑科技与中国气象局下属企业华风集团合资成立。创业最初的三年里,象辑科技与华风象辑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在搭建技术底座上。一方面,他们在多地区尝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众包气象数据交互,并利用国外卫星数据来丰富数据源;另一方面,他们利用深度学习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多源数据,形成时空精细化气象预测模型。最终华风象辑建立起一套面向保险行业的“天气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将天气风险评估、产品研发、灾害预测、监控和理赔等业务一体化,该系统可以向保险公司提供全流程服务。

在承保前,系统可以基于该地区和标的的气象风险评估数据给到保险公司,其中包含各类风险的潜在概率,以辅助保险公司估算产品费率;在承保后,系统又会实时监控相关地区的天气状态,当某些气象指标超过临界值,他们就会通过短信或邮件等方式提醒保险公司与用户可能出现的险情,并附上可以采取措施的建议,尽量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目前这个系统已经以API接口或者定制化软件这两种方式销售给保险公司,其中包括太平洋产险、中原农险、大地财险以及人保财险、中华财险的部分分支机构等等。


02

气象指数保险的优势

除了气象风险模型的技术输出,华风象辑另一块业务就是为保险公司设计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虽然从收入占比看,两者比例大约八二开,设计指数保险单一项目收入低且利润率不高,但公司并没有因此减少这一块的投入。原因有二,其一就是指数保险服务于地方特色农产品创新,这是当前国家政策鼓励的方向,其二就是通过为保险公司设计产品,可以实现气象和保险的深度融合,是客户接受并应用气象风险管理技术的重要切入点。

气象指数保险是一种新型的保险模式,它与传统保险最大的不同在于赔付方式。传统的保险需要保险员在现场查勘定损后,根据理赔标准赔付。气象指数保险彻底舍去了这个环节,只要气象指数达到了保单上写明的阈值,保险公司就会自动走赔付流程。

举例来说,浙江的茶叶最担心霜冻灾害,而与霜冻最相关的气象指数就是当地的日最低气温,于是就能够在这两者之间建立“指数-灾损”模型,当日最低气温达到约定的值时,保险公司就会赔付投保人相应的补偿。

与传统查勘定损类保险相比,气象指数保险的一大优势在于理赔速度快、综合成本低,这意味着绝大部分保费都可以高效地用于补偿投保人的损失。此外,它还拥有一个陈建飞格外看重的隐性优点,即正向激励。传统的保险遵循损失补偿原则,即你遭受多少损失,保险公司就赔付多少,这种情况下,有些农民为了拿到更多补偿,反而会夸大,甚至故意扩大损失;而气象指数保险的赔付只会参考可观察的指数变化,农民更有动力尽量把损失降到最 低。

这些特点都使得气象指数保险在应对极端天气上有着独特优势。陈建飞表示,目前公司每年要设计近200款保险产品,最终实现落地的有约100多款,这其中有20至30款都是之前没有做过的创新产品。并且目前华风象辑正在研发一个自动化的指数保险产品研发平台,平台内嵌多种农业气象灾害致损模型,客户只需要填写农产品类型、种植地区和灾害类型等信息,平台就自动生成定制指数保险产品方案供投保选择。而随着最近几年极端灾害天气频发的现状,华风象辑的技术团队进一步引入了蒙特卡洛模型和中长期气候预测模型,为客户充分、科学评估气象指数保险产品承保风险。

气象数据服务供应商华风象辑展示其运行中的天气灾害预测结 果。

在极端风险预测上,蒙特卡洛模型打破了原有数据的局限性,传统数据统计想要推测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就需要依赖足够长的历史分析数据,并且预测得不够准确;而蒙特卡洛模型可以突破数据分析时空限制,并将各种极大值与极小值纳入模拟中,因此评估极端风险时更加有效。“最终我们就可以告诉保险公司,你的这款产品95%概率下最大赔付是多少,在5%概率下的最大赔付又是多少,这个估算就比原来的模型更加立体。”陈建飞说道。中长期的气候预测模型主要实现未来3至6个月的气候风险预测,这样可以让保险公司合理评估当期气象灾害风险。

达信(中国)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铭同样认可指数保险的优势,尤其是简单快速的理赔流程有助于受灾企业迅速恢复生产经营。不过他认为,想要全面应对气候风险,单纯依靠指数保险或者传统保险都已经远远不够,每家公司都需要完整的气候适应策略。

例如以一家农业公司为例,气象指数固然可以部分保障因天气风险导致农作物产量短缺所引发的收入损失,但除此以外,这家公司还应该尝试种植新作物类型、寻找替代品种,并且通过改善排水系统来应对并减少受灾的风 险。


2023年8月26日,门头沟地区,水灾过去一个多月后的景象。车与房屋属于个人的财产保险类别。(摄影:王晓东)

03

要不要商业化,这是一个问题

中国整体自然灾害保险覆盖率约为10%,而全球平均水平在40%左右,美国甚至达到60%,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由商业主体参与的。从好的角度看,更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能激发保险公司的创新能力、提高效率;问题在于,在极端天气愈发频繁的当下,保险公司几乎无法从中获益时,弃保也就无法避免。

温哥华所在的卑诗省就是这样一个最近几年保费不断涨价,甚至被保险公司放弃部分业务的地区。卑诗省位于加拿大西南部,毗邻太平洋,它一方面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属于地震高发区域,另一方面又处于弗雷泽河(Fraser River)的冲积平原上,暴雨引发的洪灾时刻威胁着城市。2021年,“500年一遇”的洪水袭击了整个地区,将温哥华围成了一座孤岛,造成了约4.5亿美元的保险损失。

2022年12月,加拿大卑诗省温哥华市约翰·亨德利公园的鳟鱼湖因降雨而发生洪水。

“现如今整个温哥华都买不到地震险,因为保险公司认为这里发生地震的风险太大,当然很早以前卖的地震险可以续保,但就不再新增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一家保险公司担任经纪人的李景阳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此外,由于最近几年洪水和山火越来越频繁,很多保险公司也早就不再向位于山区与河流周边的房屋提供相关保险。”

这两年保险公司亏损得很厉害,李景阳表示,虽然越来越多的居民想要为自己的房屋购买保险,但保险公司能提供的产品只会越来越少,并且价格会越来越 高。

美国加州居民面对的情况与卑诗省相似。2022年11月,好事达(Allstate)率先暂停加州的财险业务,一年后,州立农场(State Farm)与农夫保险(Farmers)也宣布放弃,2024年年初USAA也选择了暂停新增保单,自此加州四大财险公司全部放弃或暂停了保险业务。保险商业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在遭遇非常规极端天气的冲击后,保险公司主动弃保的情况也就越频繁。

“这类巨灾风险有着‘低频高损’的特点,这使得它天生就很难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消化。”对巨灾保险有深入研究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刘新立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

在刘新立看来,巨灾保险有明显的厚尾特征。厚尾分布是指概率分布的尾部比正态分布的尾部更厚,换言之,这意味着极端事件(位于分布尾部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的损失比正态分布预测的要高,且由于数据缺乏,较难对尾部风险作评估。并且巨灾普遍波及面积大,保险公司很难如同传统产品那样在空间尺度上分散风险。举例来说,张三的房子被火烧了,但同区域其他人的房子没事,他们交的保费就可以覆盖张三的风险,但如果洪水来了,整个区域的房子全都被水淹,损失就会击穿保险公司的承受上 限。

所以巨灾保险天然有着准公共产品的属性。2016年5月,原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这是国家层面的首个巨灾保险制度。2024年3月,“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更名为“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扩大保障范围(加入了台风、暴雨、洪水的风险保障)的同时,保险金额也翻 倍。

宁波是巨灾保险的首批试点城市。2014年宁波市政府作为投保人与人保财险宁波市分公司签署巨灾保险合同,每年从财政预算中专门留出资金用于购买保险,年度经费不超过4100万元,而人保财险宁波市分公司是首席承保人,与太保财险宁波分公司、平安财险宁波分公司、国寿财险宁波市分公司、大地财险宁波分公司等保险机构组成共保体,共同承接宁波公共巨灾保险业务。10年来,宁波累计向34.3万户受灾家庭支付救助理赔金2.26亿元。

国际上很多巨灾保险的运作方式是政府与市场相结合,不是完全商业化的。刘新立表示国内巨灾保险还在探索过程中,还没有一个特别成熟的产品模型。对政府来说,通过综合巨灾保险安排,将每年用于应急救灾的一部分预算转化为固定的保费,相当于从时间上让政府的预算支出更加平滑。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份74个地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

04

像剥竹笋那样分散风险

在巨灾保险制度中,再保险公司的作用也尤为重要。再保险公司只承保保险公司,提供“保险的保险”,一些保险公司考虑到部分风险可能无法承受,于是就会为一定比例或超出一定额度的风险再上一层保险,通过购买再保险,将风险进一步分散。“所以再保险公司在极端天气风险保障中承担了更多的尾部风险,”刘新立说道:“它们承担着巨灾保险链条中更末端一部分,也对巨灾风险有很多深入研究。”

为此中再集团于2018年成立中国保险业首家专注巨灾风险管理的保险技术公司,专注于巨灾模型的研发。巨灾模型是一套复杂的计算机模拟系统,主要用于估算潜在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也是设计巨灾保险相关产品的重要工具。

而此前,这类模型技术主要被发达国家掌控,“这些模型都是黑箱模型,你只能知道答案,但不知道具体计算过程。”刘新立解释说。中再集团的地震巨灾模型与台风巨灾模型在2022年就正式推出并实现商业化,洪涝巨灾模型将在今年年底推出可商业化的2.0版本。

当再保险公司也不足以承担风险时,巨灾债券就是最后一道保障。这是1990年代才诞生的一种新型风险管理工具,再保险公司在发行时会将该债券与某个潜在的巨灾事件关联,如果巨灾没有发生,则再保险公司偿还本金和利息,如果巨灾发生,则本金优先用于保险赔偿。

过去6年,全球巨灾债券市场的容量以每年4%左右的速度增长。根据巨灾债券数据库ARTEMIS统计,2016年全球发行巨灾债券37笔,总额67亿美元,到了2023年,发行数量上升到95笔,总额164亿美元,而2024年前5个月已发行50个项目、117亿美元。不过巨灾债券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中再集团分别于2015年和2021年尝试发行过两个项 目。

想象一下,化解巨灾风险的过程就像剥一节竹笋,最外面一层是保险公司,其次是再保险公司,最里面是巨灾债券;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再保险公司,风险还是在保险公司间分散,而面向全球投资人发行的巨灾债券是面向整个社会分散风 险。

7月8日,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表示,今年6月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事实上,自2023年6月以来,每个月的气温皆打破纪录,全球已连续13个月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温。我们甚至来不及反思2023年是人类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意味着什么,毕竟从现有数据推测,2024年将大概率打破这一纪录——最近这12个月的平均温度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64摄氏度。

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字。2015年195个联合国成员国签署的《巴黎协定》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摄氏度的目标,并将努力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当然,这个升温目标并不是以个别年份为单位来衡量,但1.64摄氏度并不是个好兆头。

无论如何,保险不是魔法,它所能做的不过是将极端天气的风险分散出去,而不是消弭。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购买《第一财经》杂志2024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