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硅发布”,选择右上角“星标”或“置顶”
了解美国科技趋势,我们角度不一样
以下是美国3D打印公司ZSFab创始人张靖在硅发布第35期跨境直播中的分享。张靖,ZSFab创始人,致力于实现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医疗健康,业务主要集中在个性化手术导板、关节假体的设计与3D打印制造。博士师从”3D打印建筑之父”Khoshnevis教授,硕士师从清华大学林峰教授。下面是张靖在硅发布跨境直播里的部分分享。enjoy。
核心观点:
如果一个东西,3D打印不能帮它提升核心功能,并且成本会因为3D打印而增加到十倍以上,那么3D打印对于这个东西,可能就是伪需求。
目前3D打印在两个领域有真正的价值,一是研发,二是医疗。
我们聚焦骨骼的植入体,主要做“关节”里的“髋关节”和“膝关节”,以及脊椎方面的产品。3D打印技术能够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个性化/定制化;第二,股长入。
中国基本上是一个高速增量市场。我们的判断是:这个领域国内增速会比国际快2-3倍。这里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的老龄化在加速。
中国CFDA一个部长过来,讲到CFDA希望这个技术能在中国高效、快速地得到应用。我感觉:中国可能会有一些比美国更快批准的流程或法规。
3D打印的几个伪需求
我个人认为:目前3D打印在两个领域有真正的价值。
第一个,是研发领域。比如说,不管是汽车还是个人护理方面, 都会不断有新产品出来,这些行业,对新产品的叠加速度要求比较高,而用3D打印可以快速帮它完成研发周期,大幅缩短成本。
举一个简单例子。 像福特汽车,用3D打印设备后,根据他们自己的说法:可以把研发周期从大约两、三个月的时间,缩短到两、三周。所以在研发领域,3D打印是一个真实需求。
第二个,是医疗领域的需求。3D打印其实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个性化”, 同时,它目前的成本比较高(这一点很重要),
而从医疗领域讲,医疗领域东西的附加值比较高。我们常常会看到,一块钢板,如果只从材料角度看,可能也就几十块钱的事,但如果应用到医疗,把它变成一个医疗器械,可能会卖到几千块钱,所以医疗领域比较符合3D打印必须“高附加值”的特点。
另外,医疗与人体相结合的一些应用对“个性化”要求更高,这也很符合3D打印特点。所以适合3D打印的行业有两个关键字:一是高附加值,二是个性化。
而哪些行业可能是伪需求呢?第一个,可能是玩具行业。现在市场上,我们看到一些公司用3D打印的方式提供玩具。但就目前时间段,第一, 小孩子们玩一些卡通形象的时候,比如说小黄鸭、机器猫,其实并没有一个非常强的“我们家小孩玩的,就要和别人家小孩玩的不一样”这样的想法。也就是说在玩具领域,小孩子的需求其实不是要不一样。
那也就意味,它无法得到一个高附加值的体现。因为玩具严格意义上,它更有“意义”的做法是:让小孩子自己去设计。但真实情况:一方面,小孩子可能不会用这个软件,所以即便用3D打印来做玩具,它更多时候也是去网上下载一些模型,然后通过不管是自家3D打印设备,还是社区里的,或学校里的3D打印机,把模型打印出来。但如果只是这样,附加价值其实很小,因为对儿童教育的价值低。
而这时候,另一个问题就出来了:如果需求只是下载一些模型,那为什么一定要用3D打印来做这个玩具呢,对吧?为什么不是用其它一些机器来做呢?甚至,可能是一些非常便宜的什么东西来做出这个玩具?
所以简单讲:第一,它不能让孩子玩得特别高兴,可能也就半天的时间,然后,快感就没了,而父母买了后, 周边家长一看,小朋友用得也不是很舒服,也没什么太多用处,就不会做进一步购买决策。第二,可能在有些小孩子心里面,有一只小猫小狗或是小兔子,然后他想表达和描述,但这对小孩子要求很高。而要解决这块,又必须到另外的地方去找,得先把“设计软件”这件事搞清楚。
因为现在,其实哪怕是专业人员去设计小猫小狗,也是花了大量时间,所以3D打印在玩具领域的价值就很难体现。这是我的一个观点,无非这个市
场,可能会忽悠到早期一批父母,但如果你要让这些父母觉得购买决策(的动力)少了, 这个事就无法继续下去了。
另一个伪需求例子是:3D 打印人像。我觉得这个领域也是有一些问题的,包括心理学的问题,和工艺方面的问题。
工艺上,我们把人3D扫描出来后,其实它的3D打印精度还不足以把人非常逼真地表现出来,这个时候,基本上它就进入了心理学方面的问题了。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区域叫“恐怖谷”。就是说,不管你是做机器人还是做什么东西,当这个东西跟我们人类很像但又不完全像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恐怖。
包括洛杉矶很豪华的一个商场里,其实开过一个3D打印人像馆,但很快就死掉了。它开这个人像馆,是因为洛杉矶是一个旅游城市,很多的游客会来来往往,但因为3D打印的效果实在太差,功效上达不到,基本上介于真假人间,刚好跌入“恐怖谷”区间,加上成本又很高,所以就倒闭了。目前这一块,说实话我没听到任何一家公司做得好的。
我还可以再举一个伪需求的例子,就是食品。我看到有人用3D打印方式做巧克力,或是打印披萨,或是打印牛肉卷。但是我觉得,做企业或是做应用的人,首先要考虑做这件事,到底它的效用是什么?
食品的效用一是吃,甚至“吃”是最重要的,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原本卖5美金、10美金的好的巧克力,当它用3D打印出来后,价格上涨10倍、20倍。然后小朋友拿着它,也没有多好看的时候,除了告诉你说:这个东西是3D打印的。
另一方面,它价格涨了,但“吃”这件事没有提升。比如我曾经觉得,3D打印做的披萨如果能做得很美味,可能有点价值。但事实上,你达不到很美味,因为要满足3D打印的特性,口感上就会有很多牺牲,然后,整个制作速度又很慢。包括国内前一段时间,有个公司号称要用3D打印方式做铜锣烧,然后,饼的价格比别的饼要贵上五倍到十倍,而它的口感也没有提升多少。
所以食品方面的应用,我觉得也是伪需求,因为它偏离了“吃”这一核心目的。 所以总结就是:如果一个东西,它不能够提升这个东西的核心功能,并且成本会为此增加到十倍以上,极大偏离了它同类产品的价格,那么3D打印对于这个东西,可能就是伪需求。
3D打印在医疗植入体领域的作用
我们聚焦的主要是骨骼的植入体。而在骨骼的植入体里,我们主要做“关节”里的——“髋关节”和“膝关节”,以及脊椎方面的产品。那么第一个问题是:过去的传统方法是怎么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