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精彩书摘、文摘,好书推荐,心得分享。用指间的碎片时间,品读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国最大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社区,与您一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93交通之声  ·  毒性胜砒霜!女子吃一口抢救3天,千万小心! ·  昨天  
杭州交通918  ·  最新确认:今天抵达杭州!做好准备啊🤜 ·  昨天  
FM93交通之声  ·  46岁章子怡发文!网友:祝福! ·  昨天  
杭州交通918  ·  刚刚,三地突发地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李形 利天佑:美西方至今没弄明白:中国究竟是一支什么力量?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公众号  ·  · 2024-08-30 13:07

正文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号你别错过

欢迎关注“道中华”




李形 利天佑:美西方至今没弄明白:中国究竟是一支什么力量?

作者:李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云山领军学者、丹麦奥尔堡大学兼职教授;利天佑,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府与行政学系副教授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导读

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极力将中国塑造成“全球安全威胁”的形象,然而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中东和俄乌冲突中的外交调解努力表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并不对任何人构成“制度性对手”,而是重要的对话合作伙伴与和平建设者。中国不像其他大国那样简单地“选边站队”,而是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建设性态度促进包容发展,以创新的方式降低冲突,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直想努力弄清楚一件事: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力量?是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的一支破坏性力量还是建设性力量?是维持世界现状的力量还是修正主义变革力量?中国是否会利用其军事和经济实力,以放弃既有的国际规则为代价来推进自己的利益?中国崛起带来的影响,包括经济、科技、贸易、金融等硬实力方面,以及理念、规范、文化、思想、价值体系、学术等软实力方面,究竟应如何解读?西方应如何理解中国正在发挥的国际领导力,如何更好地理解中国外交政策和行动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今天,美国坚定地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意图重塑国际秩序,也越来越多地拥有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来实现这一目标的竞争者”。美国最新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指出:“中国有在印太地区建立一个更大的势力范围,并成为世界领先大国的野心。它正在利用其技术能力和对国际机构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为自己的威权模式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塑造全球技术使用和规范,以维护其利益和价值观。”


因此,在美国眼中,中国成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制度性对手”,是全球经济和技术竞争者和全球安全挑战者。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被解读为“在政治和思想上和美国形成了竞争关系,要在全球推行一种不同于美国的发展和治理模式”。 中国在经济崛起的同时,释放出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和观念冲击,中式传统思想和社会规范也得到了广泛传播,正日益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虽然西方主流媒体极力将中国塑造成“全球安全威胁”的形象,但这并不能让世界信服,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相反, 最近几件有关全球和平与安全的大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于中国作为“全球调解人”角色的认识 。一是几周前,中国通过巨大的外交努力,将哈马斯、法塔赫等巴勒斯坦不同派系聚集在一起,为推动国际上承认巴勒斯坦国创造条件,从而推进“两国方案”。中方一贯主张以“两国方案”结束冲突,实现地区和平。二是中国一直不遗余力地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搭建桥梁。中国在这两场目前最紧迫的武装冲突中促进对话和稳定的外交努力,被视为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去年,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达成历史性和解,两国同意重建外交关系,重开大使馆,而中国为促成和解发挥了重要作用。沙伊和解标志着海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朝着缓和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并可能为解决该地区的其他大小冲突铺平道路。


如何理解中国取得的这些外交成就?作为一个公正的斡旋者,中国的和平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原则能在国际上得到互为劲敌的势力和派别的一致接受?


第一,中国首创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些原则不是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正在成为国际秩序的基石。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中国是国际舞台上一支建设性力量、一支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的力量、一支给世界带来积极变革的力量 因此,重要的是要注意到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特征:它是一个建设性的文明大国,理解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发展轨迹,它们都需要一定的包容空间。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其次,中国并非只会空谈,而是已经成长为一个积极的、平等的外交伙伴。 它的话有人倾听,而且确实有助于化解紧张局势。与其他挑事、拱火的大国不同,中国明确致力于和平与发展,待时机成熟时果断采取外交行动。 事实上,中国的国际交往并不构成“制度性对手”,而是以创新的方式处理冲突,以建设性态度促进包容性进步,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或许,与其说中国是一个“制度性对手”,不如说中国正在西方框架之外扮演一个全球事务参与者的角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