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生资本论
应对中青年财富与职场焦虑,积累高效人生资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专家访谈汇总:中芯国际四季度迎来“逆袭” ·  昨天  
人生资本论  ·  太震惊!在编制的大本营,编制都没了 ·  昨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哪吒2》崛起,再次印证“舔狗经济”的衰退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生资本论

太震惊!在编制的大本营,编制都没了

人生资本论  · 公众号  · 投资  · 2025-02-13 21:25

正文

▲ 点击上方 马江博说趋势 ,再点击右上角的“ ··· ”,选择 设为星标 文章每天 自动推送

我是 马江博 ,关注我,看清 趋势与财富 (我的年度内部专栏《 政经参考 》已上线, 详情见文末

这对“编制”又是一个重击。

比如高校事业编,我们俗称的“铁饭碗”, 居然说没就没了。 而高校,可是编制的重要堡垒, 或者说大本营之一。

日前,一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布博士层次员额制教师招聘公告,大家见到了一个 新物种名词 “员额制”

这个公告称:计划招聘50名博士层次教师, 全部都是“员额制”

那么,这个 "员额制"到底是什么呢?

简单说, 高校的 “员额制”,不同于传统事业编,更不是“铁饭碗”。

按照严谨说法,“员额制” 也称人员总量管理 ,是由高校自主设定,上级人社部门核定备案后,可执行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传统事业编 与个人身份对应,如果离开岗位,编制会跟着

然而,“员额制”是 “在岗才能在编”、“对岗不对人” ,编制只与岗位对应,与人无关。

这也是和传统事业编 最大的 不同的地方。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说传统事业编是"买断",那员额制更像是"租赁"

它不再是终身制的"铁饭碗",而是一种"有进有出"的管理方式

一个员额对应一个人员,至于, 工资福利待遇,和事业编制完全相同

但是,合同续存期间是否续聘,要根据考核决定。

这种情况下,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岗位数量,只要 上级部门同意就行

换句话说,也可以大致理解为: “员额制”是 一直 处于“试用期”的事业编

高校为何用“员额制”代替传统编制?

第一,全社会都知道,传统高校事业编,定编定员,相对稳定,也常被称作“铁饭碗”。

有些人一旦有了"铁饭碗",就不太愿意往前冲了。 年轻教师在资源争夺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这对高校的发展,其实不太好。

高校实行 “员额制” 学科“末位淘汰制” 等人事管理制度,一来可以打破传统编制“只进不出”的局面,二是盘活高校教师流动的市场机制,提升高校办学活力。

广东深圳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南方科技大学, 它实施的是“全员聘任制”: 一个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员聘任制的高校, 建校之初坚持至今。

历经10余年发展,2022年入选“双一流”高校,充分验证了全员聘任制的有效性和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其实,无论是“员额制”还是“全员聘任制”,都只是个说法和称呼,本质上,是高校取消事业编的一个大动作。

第二,高校事业编的取消,更深刻背景原因, 是来自社会经济结构的大调整

最近,有一条新闻刷屏了江苏小伙伴的朋友圈——江苏淮安,2024年12月20日,一天之内注销了4家事业单位和 11所学校

这还没完,2024年12月18号,安徽某地又 注销了3所学校

短短几天时间,几十个单位和学校接连被注销,这是巧合吗?

目前这些被注销的,还仅仅是中小学层面。

全国各地学校和事业单位被注销,表面上是地方的一种行为调整,但深层次来看,它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一次调整。就是人楼下降对教育本身的巨大影响。

虽然高校现在还没有到大量关停的阶段, 但2024年民办本科招生难的苗头,却已经显现。

而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学校也好,事业单位也好,任何机构的存在,都是需要成本的,都是依靠资金、人力和资源来维持。

某种程度上,高校取消事业编制,更像 一种未雨绸缪之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