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伊朗往事:霍梅尼的崛起 ·  昨天  
朝文社  ·  英国开征“富人税”,中国富豪套现跑路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朱棣刚驾崩,太子就哭着从天牢放出一罪臣,结果 ... ·  4 天前  
国家人文历史  ·  这个突厥王族甘心四代做唐朝的“西域守护神”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舌尖上的中国3》揭开一段真实历史:唐朝回坊的兴起和消亡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8-02-22 18:24

正文

新播出的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3》第二集,一句解说词“ 西安回坊在唐朝已经成型,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格局 ”,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

事实上,唐朝时帝都长安,本无明确的所谓“回坊”的说法,不过唐朝后期,在长安西市,确实有一群享受种种宗教、商业特权的胡族人士,就是历史上的 回鹘(回纥) 人。

回鹘,其部族本名回纥,在突厥灭亡后,接受唐朝册封,控制漠北草原。当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国势衰落时,回纥汗国实质上取得独立,并出动4000骑兵,协助唐朝平叛。

唐肃宗李亨为了和远在四川的太上皇李隆基争权,急于尽快收复长安、洛阳两京,确立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因此不惜许以东都洛阳的子女财帛,任由回纥军抢掠为报酬,“ 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

唐肃宗:李亨

收复洛阳后,回纥军便将城内的财帛和女子尽数抢掠而归。当时众多女子为躲避回纥军的“合法抢劫”,躲到白马寺的阁楼上,回纥兵竟纵火焚楼,令这千年古刹从此一蹶不振,而回纥军的暴行也深深印刻在唐人心里。

等到唐军主力围攻安史叛军老巢幽州,回纥登里可汗又率十万劲骑进逼关中,胁迫唐朝。唐朝被迫让登里的岳父、大将 仆固怀恩 前往劳军。后来,仆固怀恩联合吐蕃、回纥,举兵谋反。虽然郭子仪恩威并施,平定此乱,然而吐蕃却趁机夺取河西、陇右,西域,更常年寇掠关中和巴蜀地区。因此,唐朝不得不和回纥结盟,与实力强大的吐蕃抗衡。

大唐国势江河日下,唯有的三次以皇帝之女,出嫁外族和亲,全发生在此时,都嫁给了回纥可汗。回纥后来改名回鹘,名义接受唐朝皇帝册封,其实自持强大,时常倨傲无礼。

大唐公主,和亲回纥

回鹘人原本信仰萨满教和佛教,后来又接受了西方传来的摩尼教,以之为国教,更 要求唐朝在中原各地州府都建立摩尼寺,允许摩尼教法师在中原自由传教布道。 唐朝不得不应允。这些回鹘籍摩尼法师,和回鹘商贾狼狈为奸,在长安西市强买强卖,欺行霸市。

两国长期进行的绢马贸易,即以唐绢购买回纥马,回鹘人也常以劣马充当良驹。

【摩尼至高师,岁往来西市,商贾颇与囊橐为奸。】

公元840年,回鹘被其北方的黠戛斯人击败,十万精锐军队战死,回鹘乌介可汗率部众南下,并要唐朝将山南麓的河套地区让给回鹘,供他们休养生息。唐朝此时国力已经衰朽之极,却仍果断回绝。回鹘军三十万部众分路南侵,而晚唐名相 李德裕 调集北方的幽州、振武、河东各藩镇兵马迎击。

公元842年, 渔阳之战 ,幽州节度使张仲武派其弟张仲至率精兵三万,全歼回鹘将领勒那颉啜部,斩杀、俘虏回鹘军九万人,受降三万人,俘虏回鹘王侯贵族一千余人,缴获的牛马、骆驼不计其数;

杀胡山之战 ,河东镇麟州刺史石雄引兵夜出,攻破乌介可汗牙帐,击溃其可汗亲军二十万,斩首万级,降其部落二万余人。

两战之后,回鹘部众尽皆丧胆,其公主密羯可敦等七支回鹘部族三万余人,向幽州镇投降,另有回鹘宰相、尚书等五支回鹘部族,向振武镇投降。

此时乌介可汗所剩十万残兵,已成惊弓之鸟,闻唐军马蹄而胆落,当河东镇唐军奔袭时,他们不敢应战,就这么飘零饿冻了整整一年多,部众不断离散,最后乌介可汗内讧被杀,传首长安,其余众向幽州镇乞降时,仅剩下三千余人。

多年在大唐境内侵掠欺压唐人的回鹘人,也被新仇旧恨一并彻底清算 ,摩尼教被下令禁止,而此前遍布大唐各地的摩尼教寺庙,均被拆毁,摩尼教僧侣尽被处决,回鹘人除部分西迁外,其余归降部众同样沦为罪奴,从此消亡殆尽。

【会昌三年四月中旬,敕天下杀摩尼师,剃发令着袈裟,作沙门形而杀之。】

大唐报了回鹘之仇后,接下来便轮到了吐蕃人。公元851年,趁着吐蕃爆发内乱,唐宣宗出兵收复河湟三关七州。更有传奇英雄 张义潮 率领河西汉人大起义,推翻吐蕃人在当地的统治,甘凉十一州和西域东部吐鲁番盆地,均重归大唐版图。

吐蕃帝国最后一任统治者、宰相(大相)论恐热,同样被杀后传首长安,其国土四分五裂,宣告了这个雪域高原空前绝后强权的彻底终结。

唐朝灭回鹘、破吐蕃后版图

吐蕃、回纥,乘着唐朝的内乱和衰落而逞凶一时,终究被唐朝灭亡,其首领的头颅也成了长安大唐府库的珍藏品—— 这便是九世之仇犹可雪耻的大唐风骨!

微信公众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