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活动 | 从长安到世界,《大唐国库》讲述最炫目的东方传奇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5年01月03日 17:06
浙江
在时间的长河中,
大唐王朝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化和强盛的国力,
铸就了中华文明的一段黄金岁月。
而《大唐国库》一书,恰如一把钥匙,
开启了这个伟大时代宝库的大门,
引领我们穿梭于千年的历史烟云之中,
探寻那些被遗忘的宝藏与智慧。
作者:
葛承雍
定价:188.00元
书号:978-7-5540-3061-5
∣精装∣16开∣
《大唐国库》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古代国库制度之作,从国家预算、会计审计、收支出纳、钱帛财物、府库调拨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唐代国库的机构、职能、制度和沿革,引用出土文物,挖掘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实,印证了古代盛世国库由繁荣到断层的嬗变,启动人们深层次思考大国经济命运。唐代国库制度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一份极为宝贵的历史财富,对我国现行的国库制度研究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本书文物与文献交相辉映,钩沉史料,图文并茂,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唐代国家财政经济的画卷。首次以唐代国库制度及其兴盛衰败为研究对象,有助于启迪读者读史鉴今,也是了解古代国库的首选读物。大唐的钱帛库藏制度,既是七至九世纪大中华的经济主脉和延伸,也是向日本等周边国家传播的典范,从而成为世界财政史上的中华文明标本。
葛承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退休二级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现为陕师大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特聘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双博士生导师,1993年为
政府特殊津贴
专家,1998年入选国家级“百千万工程人才”。出版有
《大唐之国》
《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等 20多种著作,多次获得国家社科学术优秀成果奖。
第一章 唐代国库组织制度
第二章 唐代国库收支制度
第三章 唐代国库管理制度
第四章 唐代正库与专库储备制度
第五章 唐代国库的经济法制
第六章 唐代国库与唐代财政
附录
唐代京都太仓试探
唐代皇家的左藏、右藏与内藏
唐代国库制度对日本的影响
法门寺地宫珍宝与唐代内库
何家村出土珍宝映射的唐代国库
后记
这是一本绝版三十多年的名著,因其史料扎实,考证细密,见解独到,涉及
东瀛
,在唐史学界久负盛名,是学习和研究中古史的必读书。作者是广受认可的历史文物学者,他探索的大唐国库不仅是心血凝结的力作,而且至今再无专人涉足此重大课题,其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全面深厚的文献功底以及缜密娴熟的考证,大大扩展了人们对中国历史与文物的深入认识,曾被日本学界评价为代表了中国学派的最高水平。
——
王小甫
北京大学历史系荣休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名唐史和中外关系学者
国库是维系王朝国家的基石,作者借对国库深入肌理的解析,穿破遮蔽的厚墙,将读者带回还原的历史现场。在谱写出大唐国运的共同记忆中,也指出绵延近三百年国家财政所埋下的病根与顽疾,最终决定着大国跌宕起伏的经济命脉。因而本书有警醒世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古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原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经济史》首席专家
中国古代的国库制度是流淌于历史深处的财政经济脉息,本书在唐代研究学术脉络中具有重要学术史意义,被列入高校古代史必读书目。常读常新,本书用考古出土文物照亮文献文本缺漏,填补空白发前人所未见;不但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更新了研究方法;不但使众多隋唐史相关学者和学生受益,而且语言清澈,图文互证,阅读体验极佳,是史学推动公众教育的典范之作。
——孙英刚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长聘教授、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中国古代的国库制度是流淌于历史深处的穴位脉息,捧书在手,将带领读者沉浸在盛唐转衰的反思之中。本书是一部以学术研究回应新时代主流的典范之作,为发掘梳理国家财政得失提供了学术支撑,吸引各界人士从不了解的国库角度,重新评估唐代国力空前强盛的世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