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2024年4月发表在《心理科学PS》上的论文《操纵先验信念因果性地引发了自信不足和过度自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常常伴随着对自己选择的信心,这种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行为表现。然而,不同个体在面对相同任务时,其自信心却可能差异巨大,有的人会表现出过度自信,而有的人则显得信心不足。这种现象不仅限于实验室中的任务,更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如过度自信可能导致虚假信息的传播或医疗误诊。尽管自信差异对现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界对其背后的形成机制了解尚浅。为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新假设:个人对自己完成任务能力的先验信念,可能是导致自信心差异的重要原因。
为验证这一假设,研究者进行了两项实验,通过操纵参与者的先验信念来探讨其对自信心的影响。在实验一中,参与者完成三项感知决策任务,每项任务分为训练阶段和测试阶段。在训练阶段,参与者在完成一系列任务后会收到反馈,这些反馈暗示其表现优于、等同或低于其他人群,实际上这些反馈是人为操控的。研究者希望通过这种操纵反馈来改变参与者对自身任务能力的预期。在测试阶段,参与者不再接收反馈,但需在每次决策后报告自己的自信心。实验二采用了类似的设计,但先验信念的操纵方式有所不同:研究者通过调整任务的难度来改变参与者的自信心。简单任务会让参与者更容易成功,从而提升其自信;而难度较高的任务则会降低自信。在两个实验中,研究者通过模型分析,测量了先验信念对自信心和实际任务表现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通过反馈还是任务难度的操控,参与者的先验信念都显著影响了其自信心。那些被告知表现较好的参与者或接受简单任务训练的参与者,在随后的测试中表现出更高的自信,而那些接收负面反馈或困难任务训练的参与者则自信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先验信念显著影响了自信心,但参与者的实际任务表现并未受到影响。这说明,自信水平的变化与任务的客观表现无关,而是由个人的主观信念驱动的。研究进一步通过计算模型验证了这一机制,表明通过引入先验信念参数,可以有效解释个体自信心的差异。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过度自信和自信不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还为调节个体信心提供了潜在的应用方向。
PS,Volume 35 Issue 4,April 2024
Manipulating Prior Beliefs Causally Induces Under- and Overconfidence
Hélène Van Marcke, Pierre Le Denmat,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