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三农
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最新政策、权威解读、实用信息、独家观点。本号已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投稿:[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发展绿色种养循环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  3 天前  
吴立话农业牛股  ·  【天风农业】如何看白鸡引种最新变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三农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种养循环串起绿色“致富链”

微观三农  · 公众号  · 农业  · 2024-12-09 10:39

正文

今年初,江苏省徐州市环能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在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棠张村研究种植的沼肥大米被中绿华夏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大米,并颁发了“有机转换认证证书”。沼肥大米通过有机认证在全国尚属首例,这标志着铜山区以“畜禽粪污-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运行机制再上新台阶。

“施用过沼液、沼渣的水稻长势格外好,利用半干式太阳能沼肥给水稻施肥和防虫治病,采用人工拔草和机械打草,真正做到了零化肥、零农药。”徐州市环能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苗瑞福介绍,通过对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干湿分离,产生的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返还大田,用于有机稻米、有机小麦、有机梨种植,对带动人居环境整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起到了明显作用。

近年来,铜山区借助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推进畜禽粪污集中处理和粪肥合理还田。围绕畜禽粪污肥料化综合利用,应用畜禽粪污沼气工程技术、高温好氧堆肥技术,以及配套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畜禽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特色蔬果种植技术,构建了“畜禽粪污-沼气工程-沼渣、沼液-果(菜)”“畜禽粪污-腐熟粪肥-果(菜)”技术模式。通过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市场运营模式和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了“畜、沼、粮、热、气、电、肥”循环农业,实现了全区养殖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021年开始,铜山区以培育粪污收集、处理、配送、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建机制、创模式、拓市场、畅循环,着力构建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衔接紧密、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整区推进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去年小麦用了粪肥和沼液,化肥用量减少了两成左右。”铜山区单集镇贺庄村的王夫勤是一家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在施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后,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使小麦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这得益于绿色种养循环链式合作机制的形成。铜山践行“一个实施主体,两种运行模式,三年探索时间,四种技术路线”的工作导向,共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14家,签约养殖场345家、链接应用主体1500户,收储畜禽粪污超32万吨,完成还田面积22万多亩,施用粪肥36.45万吨。项目区化肥减量(折纯)超1200吨,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6.61%。

铜山区坚持探索构建政府引导、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机制,打通堵点卡点,形成“社会化服务组织+养殖场+种植户”多方协作、“村集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社+农户”协同推进的循环发展新机制。农户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服务主体购买粪肥,服务主体可享受每吨40元~200元的财政补贴。这种“政府补贴一点、种植主体掏一点、服务组织赚一点”的种养循环利益链接机制,能够驱动多方互利共赢。

2021—2023年,铜山区先后开展了13项试验示范,建立了20个长期效果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水稻施用沼液,亩平均减施尿素2.3千克(折纯),复合肥6.75千克(折纯),能够减少化肥施用量18.5%,平均每亩节约40元~50元肥料种植成本。梨树通过有机无机配施方式,单果重、糖锤度等指标增长显著,每亩减施化肥约10千克(折纯),增产19.8%。通过项目的落地实施,优化了施肥方式,实现化肥减量与综合增效并重,进一步促进了产地环境清洁,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农业农村局)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4年第14期
编辑:程明
监审:郭平稳、蔡薇萍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