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外诊断价值圈
聚焦IVD,传播诊断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春耕 · ... ·  7 小时前  
CFC农产品研究  ·  【建投快评】玉米下跌 ·  2 天前  
中国水利  ·  水利部全面部署各地春灌保障工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体外诊断价值圈

自身免疫,这篇全了!

体外诊断价值圈  · 公众号  ·  · 2025-02-16 12:07

正文

图片

什么是自身免疫?


指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低水平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现象。 通俗的讲就是得了自身免疫疾病那么自己得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身体 就被称为自身 免疫。


自身免疫疾病主要指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硬皮病、肌炎等)、血管炎、抗磷脂综合症、自免肝、自免性甲状腺疾病及胃肠道疾病等。


临床应用: AID的早期预测、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检测。

适用人群: 高危人群的健康体检筛查,如育龄期女、AID患者的亲属、处于诱发AID环境及免疫功能异常者。临床怀疑AID患者,特别是多器官受累的疑似系统性AID患者。

适用科室: 风湿科、肾内科、肝病科、神经内科、妇产科、消化科、皮肤科,其他科室。


图片


检测方法学


自身免疫疾病检测方法主要为免疫印迹法IB、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T,其它如免疫沉淀、免疫扩散、化学发光、RIA等方法学。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作为成熟的检测方法以其灵敏性高、特异性好等优势现已广泛地应用于血清学免疫诊断,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过敏性疾病等。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可以全自动完成ELISA实验,包括稀释、样本分配、试剂分配、孵育、洗板、酶标判读、结果打印等全步骤。


免疫印迹法既可实现从全自动加样、温育及清洗、到全自动成像及结果判读的全自动检测解决方案,也可实现从温育清洗、到反应条带成像及结果判读的分体式自动化检测解决方案。


间接免疫荧光法(IIFT)作为自身抗体检测中最为经典的方法,被广泛认可。荧光自动操作系统、专业荧光显微镜、全新的全自动荧光核型及滴度判读系统及荧光成像和辅助判读软件。最大程度的解放人力,有效避免人为错误的发生,减少IIFT操作及判读过程中的主观性,推动荧光判读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自身抗体相关项目汇总


1、 抗核抗体(ANA)


ANA检测项目

自身免疫病筛查临床意义

抗组蛋白抗体(His)

多种CTD中均可出现,不具有疾病特异性。如果单独出现,而不伴有其他抗体,则可诊断为药物诱导红斑狼疮(DIL)。

抗双链DNA抗体(dsDNA)

红斑狼疮(SLE)的特异性标志(60-90%),疾病活动度和狼疮肾炎的指标。

抗核小体抗体 (Nuc)

SLE的标志性抗体,可用于SLE的早期诊断,与狼疮肾炎相关。

抗Sm抗体 (Sm)

抗Sm抗体对SLE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抗体发生率为5-30%。

抗核糖核蛋白nRNP抗体 (nRNP)

是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的标志抗体,阳性率为95-100%,SLE中也可出现阳性,但一般同时伴有Sm抗体阳性。

抗Ro52抗体

干燥综合征(SS),抗体阳性率为40-95%;SLE中抗 体阳性率为20-60%; 新生儿红斑狼疮中抗体发生率100%。

抗SSA抗体 (SSA)

不具有疾病特异性,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中均可发生。

抗SSB抗体 (SSB)

对诊断SS具有高度特异性,抗体发生率为40-95%;SLE中也可出现,抗体发生率为10-20%。

抗Scl-70抗体 (Scl-70)

是系统性硬化病的血清特异性抗体,诊断系统性硬化症的特异性100%,该抗体阳性与弥漫性皮肤改变、近端皮肤累及、肺间质纤维化、心脏受累、肾脏受累等密切相关,被视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抗PM-Scl抗体 (PM-Scl)

多肌炎/皮肌炎(8%),弥散性PSS(3%)。

抗着丝点蛋白B抗体(CENP-B)

是系统性硬化亚型-CREST综合征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可达80-90%;还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抗体 发生率为10-20%。

抗组胺酰tRNA合成酶抗体(Jo-1)

见于多发性肌炎,阳性率为25-35%;常见于合并性肺间质纤维化综合症。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 (PCNA)

SLE标志性抗体(2-10%),临床症状相关性不清,可能与SLE弥散性肾小球肾炎相关。

抗核糖体蛋白P0抗体(P0)

SLE的标志性抗体,与中枢神经系统、肝脏或肾脏受累相关,存在于SLE活动期、狼疮脑病(50-90%)。

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

AMA M2抗体在大约90%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可检测到。因此,该抗体有极高的诊断灵敏度,在一定的条件下,是PBC的标记物。


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检测项目

临床意义

抗髓过氧化物酶(MPO )抗体

主要与多发性微脉管炎(MPA)、新月型肾小球肾炎(NCGN)、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相关。抗MPO抗体阳性强烈提示坏死性血管炎或特发性肾小球肾炎。

抗蛋白酶3(PR3)抗体

为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的标志性抗体,其诊断WG的特异性大于95%。其敏感性和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在初发的非活动性WG中阳性率只有50%,而活动性的典型WG可达100%阳性。

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

是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的特异性抗体。抗GBM抗体可在大约90%的肺出血肾炎综合症病人中查到,抗GBM抗体滴度可与肺出血肾炎综合症的活动性相关,可用于检测病情变化、临床疗效观察。


3、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


检测项目

临床意义

抗肝肾微粒体I型(LKM-1)抗体

仅约1%的成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中抗LKM-1抗体为阳性,但在儿童患者中抗LKM-1 抗体的阳性率更高。在1-2%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也可检出抗LKM-1抗体。

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LC-1)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异性指标,在AIH中的阳性率大约2%左右,但是其特异性非常高。为2型AIH的另一种特异性标志,在2型AIH中的阳性率达到48%,特异性为99%;在2型AIH中可单独出现,也可与LKM抗体等其他自身抗体一起出现(60-70%);抗LC-1抗体对AIH的特异性高于LKM抗体。

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腺抗原(SLA/LP)抗体

抗SLA/LP抗体对AIH具有高度特异性。至今尚未发现在其他疾病或正常人群中存在,因此诊断价值很高。自身免疫性肝炎最特异性指标,阳性率几乎为100%,如果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每一个阳性结果基本可诊断为AIH。

抗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抗体100(sp100)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特异性指标,在PBC患者中的阳性率为20%-30%,在AIH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抗核膜糖蛋白210(gp210)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特异性指标,在PBC患者中的阳性率为20%-30%。在AIH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抗线粒体M2(AMA-M2)抗体

AMA M2抗体在大约90%的PBC患者中可检测到。因此,该抗体有极高的诊断灵敏度,在一定的条件下,是PBC的标记物。


4、 I型糖尿病抗体


检测项目

临床意义

胰岛细胞抗体(ICA)

糖尿病诊断与分型,初发Ⅰ型糖尿病阳性率60-85%。

谷氨酸脱酸酶抗体(GAD)

Ⅰ型糖尿病(70-90%),僵人综合征(60-100%)。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新诊断的T1DM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0%,高滴度IAA者发病较快。


5、 抗磷脂综合症抗体


检测项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