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左岸读书
致力于美好的阅读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书单来了  ·  发现一款特别适合上班吃的零食 ·  3 天前  
壹读  ·  一生爱喝热水的中国人,变了? ·  4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治愈启程,温暖升级:2025遇见猫全新升级,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左岸读书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速记

左岸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24-09-22 10:18

正文

文/高乐可

这是一篇关于黄灯老师《我的二本学生》的读后感速记:这个时代带给人的主旋律,终究还是无力胜过活力、迷茫胜过笃定。抛开书中每个学生的个体命运不谈,一种共性的不可抗力量最让人印象深刻,无力和迷茫正是源于此。

一是高房价,二是原生家庭。它们似乎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落到每个孩子身上依然是扛不起的大山,也是导致学生毕业后逐渐分化的重要因素。

在黄灯的观察中,高房价已经成为当下大学毕业生在城市去留的决定性因素;原生家庭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权衡结果。而那些“为了子女教育而被吸干、正等待孩子反哺的贫穷家庭”,更是令年轻人不得不将生存摆在第一位,经受着现实和精神的撕裂,也更有可能怀疑当今时代文凭的价值。

若把时间线拉长,早在这些年轻人们上大学之前,他们原生家庭本身的命运走向就早已牢牢被地产经济抓住——父母是否有幸抓住低房价的红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家的财富状况,以及孩子在未来是否拥有心理层面的后盾。而那些当年来到城市却没有选择“上车”的家庭,此后在房价狂飙的时代,一家人再也难以落定下来。他们的子女接过这种漂浮、迷茫,不安和压力,带入到自己的生活,看不到任何安居的希望。

黄灯在对照后发现,跟自己2005年任教的班级相比,2015级想要强烈留在广州的外来孩子已经寥寥无几。高房价让他们望而却步,因为它意味着一个无需测算就知道无法实现的未来,于是毕业后就心生退意。在如此明确的无望面前,追求稳定的生存成为首要策略。于是年轻人选择考公或考研,前者主要是为了回到老家、依托体制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后者与其说是清楚自己的追求,不如说是为了找到一个逃避和延迟就业的避风港。
当然,也有选择毕业后马上找工作的,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务实类,他们早早看透规则和现实,在实践中注重行测,摸清面试和笔试的规律,并“投其所好”将自己打造成社会更加喜欢、单位更会录用的风格。二是理想类,始终无法违心去做不喜欢的事、写不喜欢的文章、混迹不喜欢的职场。他们较难向现实妥协,做不到欺骗内心,可能在一个又一个工作之间摇摆转换、难以安稳。

在黄灯看来,务实类的学生做出的决定最能让长辈放心,他们的策略和行动与所就读的该二本院校主打的“应用型”风格相一致,并因此获益,拥有了一个较为安稳的生活,这固然令人欣慰。但她也明确表达了隐忧的心情和内心真正的失落。“对个体而言,这是一个突围者的胜利,但从教育效果而言,却也掏空了年轻人身上更为重要的青春特质。”

而坚守个人理想和信念的孩子,最是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托举和支撑。然而正是因为原生家庭(家庭关系、经济情况等)的初始分化,给后代带来了难以突破的先天限制。在黄灯的叙述中,能感受她对这批学生的守望、心疼和无奈。
最终,一切还是回到房子。《我的二本学生》通过交流、观察、勘测和描写执教过程中的学生,呈现的核心画面之一就是,超高房价是怎样以压倒性的力量,对个人、家庭和城市活力进行透支和伤害的。在最后一章《深漂二代》中黄灯以深圳为例写道:
“对深圳而言,失控的房价给它自身的发展,留下了巨大隐患,并从根本上瓦解一个实业见强城市的后劲和活力。”
出身无法选择。而当本应最具活力和希望的一代连生活也无法选择、只能转身离开大城市,将考公视作可靠甚至唯一可靠的出路时,这个社会未来发展的动力从何而来?——我想,这是来自一名基层教育者最忧心的拷问。
左岸记:我们看书,大抵就是要从书中看到一些我们平时观察不到的问题或者思考,但我们不可能也不要从书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自己要的答案还得在自己的路上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