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羊史记
「鱼羊」意为「鲜」,鱼羊秘史,访远古之鲜,揭万世之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和蔡瀾一起,夜夜不設防... ·  昨天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2024长江文明论坛 | ...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宋仁宗多得人心?誉为“千古第一仁君”,死后敌 ... ·  6 天前  
忘川边的但丁  ·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年,没有任何丰功伟绩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鱼羊史记

清代将领在馒头里挑骨头,智断砒霜杀人案

鱼羊史记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5-24 20:01

正文


都说“鸡蛋里挑骨头”的人难缠,这要是到馒头里挑骨头,那可更非同凡响了。说起这位敢到馒头里挑骨头的不是别人,就是清代大名鼎鼎的爱国将领邓廷桢,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奋起反抗英国的侵略。在当两广总督和闽浙总督时,他都及时务实地加强防务,尤其是1839年在广州海面,他先后六次打退英军武装进犯,好生了得。


各位您还不知道,邓廷桢不仅打仗是好手,当年他在地方上做官时,断案更是高手。他硬是在馒头出了骨头,才让一起冤案,得以昭雪天下。


邓廷桢(1775-1846),江苏江宁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嘉庆二十二年(1817),邓廷桢调任西安府知府。他上任后,悉心查阅案卷,这也是他每到一处的习惯,他发现有一个案子,虽然已经定案,可是疑窦丛生。说是,有一汉中兵营的士卒叫郑魁,他把砒霜放在馒头中毒死了人,被判处死刑。卖馍的人、卖砒霜的人及郑魁邻居的妇人都作了证,案件就是这样被定了下来的。


邓廷桢反复阅读卷宗,感觉卖馍的人证言颇值得推敲,不能贸然轻信。他认为在西安这样繁华的大都市,街头买馍的人必然不少,接触的顾客极多,他的目的是赚钱,并不是结识顾客,怎么会对这么多顾客的体态相貌、姓名和买馍的时间都记得一清二楚呢?是有心人?还是别有隐情?邓廷桢好奇心和责任心上来了,决心来一个馒头里挑骨头。



邓廷桢秘密地将卖馍人叫跟前,像拉家常一般语气平和地问道:“你一天卖多少馍?”卖馍人答道:“两三百个”。邓廷桢又问道:“一人大约卖给几个?”卖馍人答道:“三个或四个”。邓廷桢顺势问道:“那么你一天要和一百多个顾客打交道了?”卖馍人点头称是。这时,邓廷桢有数了,突然话锋一转,问道:“这一百多个顾客的形状相貌、姓名和买馍的时间,你想必是都能记清楚了?”卖馍人干笑着答道:“那怎能记清楚呢?”听到此处,邓廷桢陡然声色俱厉地叱问道:“既然如此,那么你怎么就能单单记得住郑魁在那天买了你的馍呢?”卖馍人愕然,半晌答不出话来。邓廷桢一直追问不放,卖馍者这才说了实情:“我本来并不知情,是县里的差役来告诉我说县府审问一个杀人犯,他已经服罪了,只是缺少一个卖馍的证人,你何不替这个案子作个证。”


邓廷桢拿下了卖馍人,又来讯问那个邻居,也回答是县里的差役要她当证人,同卖馍的说法一致。但是当继续询问第三个证人时,卖砒霜的人却一再申辩他的证言是真实的,郑魁确实买了他的砒霜。邓廷桢看着卖砒霜的人,没有硬去否定他的说法。而是对郑魁为啥买砒霜进行了调查,经过细致调查,结果郑魁果真买了砒霜,他只是为了毒老鼠。案情至此真相大白了,郑魁是无辜的,被无罪释放。可是,邓廷桢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认为死者的死因又成了悬疑,是真有其凶?还是其他?邓廷桢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立即着手调查死者的真实死因。经过深入的调查,原来死者是死于狂犬病,所以嘴唇才是发青的。结果竟然被一帮子昏官误认为是砒霜中毒而死,而诬赖了郑魁,演绎了一出冤假错案。要不是邓廷桢馒头里挑骨头,这起冤案还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昭雪?


邓廷桢之所以能平冤案,就是因为他有一颗为民的心,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替百姓伸张正义,正是这位爱国将领的为政初衷。在古代那个冤案横行的年月,人们怎能不呼唤邓廷桢这种“馒头里挑骨头”的精神!


*作者:刘永加,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刘永加独家授权「鱼羊秘史」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否则视作侵权。】合作联系QQ:248384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