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凹凸镜DOC
从独立纪录片出发,打捞一切“非虚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出彩写作  ·  写材料电光石火般的灵感 ·  6 小时前  
园长说广州楼市  ·  卷了别人一辈子,今天,亚运城要挨揍了 ·  17 小时前  
园长说广州楼市  ·  卷了别人一辈子,今天,亚运城要挨揍了 ·  17 小时前  
财宝宝  ·  //@有理向前冲:活学活用-20250222 ... ·  2 天前  
财宝宝  ·  小小菜进步了。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凹凸镜DOC

UCCA影像艺术交流丨现代化的困境与机遇:徘徊于“之间”

凹凸镜DOC  · 公众号  ·  · 2024-04-03 21:33

正文

本文转自: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24年4月6日,UCCA将携手艺术家柴觅展映其自2007年至2018年期间完成的一系列运动影像作品。作品涵盖叙事或非叙事影像,皆缘起于一些与手工、拍照、以及数字编辑有关的问题意识及困境经历,揭示了作者在十几年间对于动态影像的探索和突破。同时,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几位熟识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艺术策划人与学者,他们都有着在不同艺术领域工作的经验,既是创作者也是艺术活动的策划和推动者。几位嘉宾将共同探讨运动图像在当下环境的探索方式及未来可能性。


UCCA 影像艺术交流

现代化的困境与机遇:徘徊于“之间”


活动时间


2024.4.6(周六)

14:00-16:00



活动流程


14:00-14:30

影像呈现


14:30-16:00

映后交流



活动地点


北京UCCA报告厅



语言


中文



参加活动请扫码预约

本次活动免费


活动须知


* 影像作品由艺术家柴觅授权提供;

* 请于活动当天开场前30分钟在UCCA报告厅签到入场;

* 场地准入人数有限,建议提前规划出行时间,迟到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入场;

* 影像活动期间请保持手机静音,请勿拍照或录像;

* 如有问题,请随时联系“影小P”:18210851472。





影像简介


《梦雀》

Birds Dream

2014 | 10分钟


一只新生的麻雀在一个充满彩色形体和怪鸟的奇异世界,遇到一只年轻乌鸦。它们开始同行并经历了各种奇遇,不久它们的身体开始产生变化。作品主要以定格动画的方式拍摄完成。片中的鸟类模型由艺术家手工绘制完成。该片很多想法源自柴觅在2012年设计并启动的现场音乐动画演出项目“麻雀与乌鸦”,该演出项目曾在国内外多个美术馆和艺术节上呈现。



《我知道你也喜欢玩》

I Play You Play We Play

2014 | 4分钟


本片使用定格动画的方式,记录了一场关于“创造”的游戏过程。多种最基本的几何形木块:圆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在拼图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组合、变化、运动,从而形成图形、生物、人造物、场景以及事件。拍摄材料为儿童拼图玩具。



《文件已丢失》

The Files Are Missing

2015 | 7分钟


该影像由9个段落组成,来源于通过电脑合成的视频工程文件在内容文件丢失后,由程序产生的报错信息及自动渲染效果,由艺术家柴觅发现和收集。



《不见》

Vanished

2017 | 6分钟


一部只有文字的短片,一则艺术家所写的,关于身体与意识的故事。



《方圆间》

Between Round And Square

2018 | 7分钟


该片是基于艺术家柴觅的系列绘画《方圆间》(2015-2018) 而产生的, 旨在展现和探索秩序与无序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绘画在一个由正方形和正圆形构建的统一形制下完成。由于手工作业和水性颜料的混合使用呈现了多种不确定的自然变化,视频展示了338幅《方圆间》系列绘画中发现的 变形规则 ,并使用绘画所完成的日期作为构建视频的时间顺序。本片的背景声音源自一个被撕扯时的纸张声音样本,该声音样本被输入到一个通过编程语言实现的自定义代码中,样本在这个过程中成倍增加并同时不断地抵消自身,这一过程伴随着不断的随机化和被重复。于是,这个由单一样本数字化生成的多重音效最终组成了视频的背景音乐。合作声音艺术家:Kai-Luen(美)。




活动嘉宾




柴觅

艺术家、导演


艺术家、导演,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8年获纽约CIVITELLA RANIERI基金会颁发的视觉艺术荣誉学士,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洛杉矶。其艺术实践围绕着个体身份、个人经历和思想游牧展开,使用多种媒介挖掘和聚焦日常生活中的可见线索和隐秘关系,揭示其中的模糊性和流动性,关注不同时空中的个体或群体困境。艺术探索融合多种媒介:运动影像、摄影、绘画、装置、文本、表演、策展等均成为了她的工作路径。其工作持续地展露对物、生命体和意识关联方式的探索,以及对固化概念和既定规则的反思。





程一楠

策展人、下榻艺术节创办人


现居南昌,艺术工作者、下榻艺术节发起人、Two Chairs联合策展人、 约瑟夫·科苏斯 (Joseph Kosuth)工作室顾问。参与过艺术创作与写作,策划过多个展览。曾任纽约艺术基金会领导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与假杂志联合出版《下文》,《下文二》《下文三》(即将出版)并担任主编。近期将呈现策展项目“吾丧我——纪念胡先骕先生诞辰130周年特展”(江西师范大学美术馆,南昌)。策展实践还包括:2024伊冯娜·雷纳/三重奏A:最后的迭代,两把椅子(2024;Yvonne Rainer/Trio A: The Final Iteration, Two Chairs, Vermont), 佛蒙特州 ,2024第七届溪流展,两把椅子,佛蒙特州(2024; Stream Chapter7, Two Chairs, Vermont)。




甘莹莹

策展人、艺术家


生于广西,目前工作生活于朱家角,以摄影、装置、行为、策展为创作媒介,身份、环境与权利背后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她创作的丰富来源。善于拓展媒介的边界,以自我袒露、与环境对抗等方式引起观众对相关议题的关注、讨论和共振。曾获2023年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2019年马格南基金会奖金,入围2018年集美·阿尔勒Madame Figaro女性摄影师奖,曾参加2017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2018终南山艺术驻留计划·冬、2021千岛湖艺术驻留计划、2022浮梁大地艺术节等。亦是朱家角艺术家平台“不急宇宙”主创之一。




吴小霜

策展人、 Gallery Where 展览总监兼合伙人


硕士毕业于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专注于文化艺术领域的写作和策划工作。曾先后任职于多家艺术机构和媒体,包括艺术云图、三里屯CHAO艺术中心、K11等。目前是三联人文城市的策划编辑,及Gallery Where展览总监兼合伙人。近年来,尤其关注当代艺术与普通生活的相互介入,以及艺术与公共之间的动态关联。




黄竞欧

作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师


蒜蓉空心菜、马嚼脆枣声和短时强降雨爱好者,不会骑自行车。清华大学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师。哲学小说《鹦鹉暂停刷牙》作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